肖像画在我国传统绘画中称“写真”“传真”“传影”或“传神”,是一种以具体人物形象为对象的人物画。瓷上肖像画,俗称“瓷板画”“瓷像”,是一种直接在瓷板(器)上绘画的瓷制艺术品,瓷上肖像画是在中国传统画法、陶瓷彩绘和西方照相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绘画艺术与烧瓷工艺结合的产物,源于清末景德镇,创始人为邓碧珊(~年)。文革瓷绘肖像是指“文革”期间制作,以描绘毛泽东等各种形象为主的瓷上肖像作品,是毛泽东时代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景德镇“文革”瓷绘肖像由轻工业部景德镇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和艺术瓷厂制作。以不同形制、尺寸的瓷板和瓷瓶为主,大多选料精良,手工制胎,精工细作,修胎规整,釉层均匀,釉质白中泛青(除白釉外,也见蓝、绿釉),表面光滑平整,多数显现橘皮纹,以柴窑和煤窑烧制。纹饰风格除主图肖像外,瓷板画均无辅助纹饰,瓷瓶分有辅纹和无辅纹两种。辅纹以传统如意头、璎珞纹为主,也见时代特征的火炬、五谷丰收、忠字纹等。
景德镇“文革”瓷绘肖像题材主要是毛泽东各时期各种场合的形象,均以历史照片和新闻摄影作品为蓝本。这些经典摄影作品大多是由跟随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摄影记者侯波、杜修贤、吕原民所拍摄,人所共知的红军时期“戴八角红星帽的毛泽东”则为美国友人斯诺所摄。其次是影响了一代人的样板戏剧照,集中再现了各出戏中主要正面人物的经典造型,真实记载了童祥苓、谭元寿、洪雪飞、李炳淑、钱浩亮、刘长喻等著名演员的不同角色。其他还有雷锋、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陈永贵等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刘春华的肖像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单画印刷发行9亿多张,其他绘画艺术都纷纷仿制,成为红极一时的“样板画”。瓷绘艺术也不例外,自章文超瓷上仿制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成功后,吴康、章鉴均画有此同一题材的作品。
在景德镇画瓷上创作肖像画的艺术家较多,其中卓有成就者当推吴康(艺术瓷厂)、章鉴(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章文超(艺术瓷厂)。
吴康(~年)中国陶瓷肖像画一代宗师。他13岁起学画瓷上人物肖像,师从王琦等名家。他创造性地采用西洋油画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用明暗适应的笔调来塑造肖像,使之色彩分明,惟妙惟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建国后,他一直承担为国家敬制毛主席巨幅画像、为国家领导人绘制肖像画的任务,并获得政府及各方面高度评价。
章鉴(~年),陶瓷美术家。年毕业于浮梁县立陶瓷职业学校饰瓷科。曾受汪野亭指点,擅长绘瓷像,兼画花鸟羽毛。年进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研所(后为轻工业部陶研所)后,艺术才华得到发挥和提高,他把油画、水彩、素描等技法运用到陶瓷彩绘上,打破了前人用单色绘瓷的历史,并首创多次彩绘和多次焙烧法,瓷像作品给人以清新细腻的美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章文超(生),陶瓷美术家,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临川人。14岁由家乡到景德镇,随叔父章鉴刻苦学习人像瓷绘,学习相关素描、油画、摄影、人体解剖知识,掌握颜料色彩、陶瓷材质、烧成工艺的特性,注重写形传情。所绘瓷像人体结构准确,形象逼真,色彩丰富,质感强。几十年来绘制了大量的毛泽东瓷像,被称为瓷都“毛泽东瓷绘第一人”。
瓷绘肖像以新彩绘制,用特殊的瓷用颜料,以乳香油和樟脑油调色,直接画于烧制好的白胎瓷上,再通过烧花窑焙烤而成。其主要工序有勾轮廓、彩底子、修像、画背景、加彩、题款和烧制。烧成前后彩料色调基本一致,操作简便,色彩丰富明快,画面永不褪色,光洁明亮。瓷绘肖像作品以彩绘为主,偶见单色(黑白)绘制。瓷绘艺术家以传统肖像画的深厚功底,将各种经典摄影作品移植于瓷上。他们不是完全照搬照片,而是在保持所绘对象典型特征的前提下,对原作照片作进一步的研究,绘制过程对一些具体部位或加强、或减弱,以达到最佳艺术效果。
“文革”瓷绘肖像画面主题突出,瓷瓶上一般正面绘主图,背面书写文字及款识。独特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文革”瓷绘肖像有别于传统的款识风格,具有鲜明的“文革”特征。常见款识一般置于瓷瓶的背面及器底、瓷板的上下端或左右端留白处。款识内容为主图标题、恭颂语、说明文字、样板戏剧照介绍、订制或珍藏单位、制作单位、作者姓名、印鉴、制作时间等,部分样品瓷标有编号。文字以红黑彩书写,简体繁体均有,书体以行书、楷书和隶书多见。
有一件《红灯记》人物纹瓶较少见,以两面开光形式分别绘制了李铁梅、李玉和的舞台造型,底款书“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剧照,景德镇艺术瓷厂革委会,一九七O年吴康绘”。其他如瓷瓶“毛主席在庐山”,背面仿毛体书“为李进同志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诗一首,底款为江西省庐山毛主席纪念馆珍藏,章文超画。“毛主席打乒乓球”瓷瓶,背书“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在上海住地打乒乓球”。底款为景德镇艺术瓷厂,年样品“6”。瓷绘作者分署名和无署名两种,通过对无署名作品的系统分析,其艺术水平高者,非吴康、章鉴和章文超莫属。景德镇“文革”瓷绘肖像出于政治的需要,作为特殊的宣传陈设品,仅供机关、单位、团体使用,在当时已属高档艺术品,普通百姓难以一见。其中的样品瓷更是由以上三位大师精心绘制,供陈列选样或作档案资料收藏,数量稀少。
姑苏景文阁潜心于景德镇“文革”瓷绘肖像的收集研究,所藏“文革”瓷主要为不同尺寸的瓷板和瓷瓶,其代表作品有:年毛主席在陕北、年毛主席在延安枣园、年毛主席主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年在中央政治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起研究文件、年毛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炊事班战士谈话、年毛主席在安徽工厂视察、年毛主席在河南农村视察、年毛主席和新疆维吾尔族老贫农库尔班·吐鲁木亲切握手、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毛主席在书房读报、毛主席和林彪在九届一中全会上、毛主席林彪同美国友好人士埃得加·斯诺亲切交谈、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毛主席林彪检阅文化革命大军、毛主席和华国锋谈话、全党楷模——周恩来、周总理在中南海幼儿园等。
“文革”十年,景德镇瓷绘肖像主要集中在~年短短5年里,如此短的时间内,仅靠少数几位瓷绘高手制作众多的艺术品,实属罕见。瓷器保管不易,几十年来经历了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存世量有限。“九一三”事件后,曾要求上缴、销毁带有林彪形象的物品,故这批瓷器中有多件毛主席和林彪在一起的作品愈显珍稀。
十年一瞬,“文革”瓷器是一个顶峰,一个绝响,是狂热的顶峰,是红色的绝唱。
作者:滔惠民
刊登:《收藏》总期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