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白居易造园中的水景设计
原文作者:焦尤杰
一生中,白居易多次造园,在江州营造庐山草堂,在洛阳营造履道里宅院。庐山草堂是暂时的寓所,履道里宅院是白居易晚年长居之地,两处均为私家园林。白居易在江州任司马时,在官舍内开池蓄水,在洛阳任河南尹时,对河南府西水亭院重修,二者都是官舍。作为主人,私家园林的设计可以随心所欲,而对官舍的改造却要有所顾忌,不管是私家园林、还是官舍,在设计中,白居易都能够匠心独运。其对地形、植物的利用与设计,对园林中各种建筑物的搭配与设计,以及园林中建筑小品的建造与设计都很讲究,特别是对水景的设计极有特色。一、水景设计的特点造园中,或者利用现成的水、或者改造已有的水,根据不同水的特点,考虑全局景观,精心构思,巧妙布局,白居易设计出不同的水体景观,满足主人休闲娱乐、陶冶性情与审美享受的需要。白居易园林中的水景设计可分为三个类型:落水景观设计、流水景观设计与静水景观设计。(一)落水景观设计:自然落水与人工落水并重,构筑园林互补的落水景观。落水指从高处下落之水,自然落水指不经人为修饰而形成的落水,人工落水指经过人工处理而形成的落水。白居易在设计园林落水景观时,注重自然落水与人工落水互相配合,营造出别具特色的落水景观,满足主人的审美享受。庐山草堂的落水景观设计最能够体现白居易的此种设计理念。“(庐山草堂)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1](《草堂记》)在选择庐山草堂地址时,白居易便把堂东的瀑布考虑在内,让瀑布成为草堂一道自然落水景观。可能觉得仅在草堂东面设计自然落水景观有点单调,所以,白居易又在草堂的西面设计人工落水景观,“(庐山草堂)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草堂记》)自然落水景观是把自然落水不加改造直接吸收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而人工落水则显示设计者对落水的设置,庐山草堂的人工落水是白居易用剖开的竹筒,架在半空,把北崖的泉水引入屋檐,令其下落台阶,可见,人工落水景观设计比直接利用自然落水要费事得多。庐山草堂自然落水景观与人工落水景观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落差小(水悬三尺),一个落差大(自檐注砌);一个水量大、下落的方式是倾泻(泻阶隅,落石渠。),一个水量小、下落的方式是滴落(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一个水落潭中,水声与水花被潭水吸收,一个是水落砌上,水声与水花被石砌突出出来;一个向人们展示的是水的颜色与声音(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一个向人们展示的是水的状貌与形态(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自然落水景观与人工落水景观互为补充,共同营造庐山草堂的落水景观。(二)流水景观设计:水渠以屈曲为美、水流以悦耳为美,构筑园林屈曲、悦耳的流水世界。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或者平缓,或者急促,这些流动的水就是流水。白居易喜欢水,造园的时候,爱在园林的恰当位置上建一个水池,而水池里的水则需要从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引来,水从宽宽窄窄、弯弯曲曲的小沟流经园林,流入池内,小沟流水本身便成了园林的一道景观。庐山草堂、洛阳履道里宅院以及江州官舍、(洛阳)河南尹官舍都有引水入园、建造流水景观的情况。所以毛妍君说“水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山中缺少了水就缺少了灵气一样,小园中没有了水就没有了生机。白居易在营造园林时非常看重引水入园,常以水景取胜。”[2]白居易设计的流水景观很少有直的,大多是蜿蜒曲折,以弯为美。庐山草堂建成,“广袤丰杀,一称心力”(《草堂记》)白居易颇为自得,作诗赞曰“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泠屈曲绕阶流。”(《重题》)白居易在《与微之书》中亦言庐山草堂:“流水周于舍下”。元和十四年(),白居易离开江州,赴忠州任刺史,对庐山草堂恋恋不舍,作诗留别:“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别草堂三绝句》之三)从“屈曲绕阶流”、“周于舍下”、“山泉绕舍”这些词语、句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庐山草堂设计的流水是蜿蜒曲折的。徐松也说“(洛阳)居易宅在履道西门,宅西墙下临伊水渠,渠又周其宅之北”[3]白居易设计流水时,特别强调有声。未如吾舍下,石与泉甚迩。凿凿复溅溅,昼夜流不已。洛石千万拳,衬波铺锦绮。海珉一两片,激濑含宫徵。??愿以潺湲声,洗君尘土耳。-《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来往颇劳避居新泉实在宇下偶题十五韵聊戏二君》伊流狭似带,洛石大如拳。谁教明月下,为我声溅溅。-《引泉》如果地面高度落差不大,流水过于平缓,那么水流动的声音就会很小,或者没有声音。为了让流水能够发出悦耳的声音,白居易有时会在水渠中放置几块石头,种植几株植物,水击外物,便铮铮有声。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直万金。-《南侍御以石相赠助成水声因以绝句谢之》朱槛低墙上,清流小阁前。雇人栽菡萏,买石造潺湲。影落江心月,声移谷口泉。闲看卷帘坐,醉听掩窗眠。--《西街渠中种莲叠石颇有幽致偶题小楼》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立为远峰势,激作寒玉声。??高枕夜悄悄,满耳秋泠泠。终日临大道,何人知此情。此情苟自惬,亦不要人听。--《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碧玉班班沙历历,清流决决响泠泠。自从造得滩声后,玉管朱弦可要听。-《滩声》(三)静水景观设计:池里景、池面景与池上景配合,突出“深”;岸景与池景配合,突出“阔”,构筑园林“幽深广阔”的静水天地。“所谓静水,就是水的运动变化比较平缓的水。??水池为普遍采用的一种静水水体景观形式。”[4]与落水景观设计、流水景观设计相比,白居易最注重静水景观设计,白居易在其居住地,不管是私宅还是官舍,也不管是长期居住之处还是暂时寓居之所,最常见的水景就是水池。淙淙三峡水,浩浩千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帘下开小池,盈盈水方积。中底铺白沙,四隅甃青石。勿言不深广,但取幽人适。-《官舍内新凿小池》白居易言洛阳履道宅“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池上篇》)履道里宅水池的水景设计,在静水景观设计中最有代表性。1、池里景、池面景与池上景配合,突出“深”。“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池上篇》)从“水五之一”中,可见小池在洛阳履道宅院中的面积大小。除房屋之外,小池就是履道宅院最为主要的景观、是宅院的主体景观。白居易在设计小池时,除了考虑在整个园林的布局中,小池面积所占的比例,小池的形态与整体环境设计的一致,水池的深度与水面大小相适应这些基本因素外,还特别白癜风能治吗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yj/17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