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景区 >> 花样翻新的吻戏吻好了是爱情,吻砸了只能让
吻戏,作为爱情戏躲不开的桥段,成为观众最喜欢的看点,
也因此一直被影视工作者当成作品中表现唯美爱情的手段而反复使用着。
以前的爱情戏到了浓情蜜意时,镜头切一对鸳鸯或者某个像征爱情的景物就算交待了。
中国银幕第一吻是由一位叫冷眉的女演员贡献的,为此她当时被称为伤风败俗的代表人物。
后来《庐山恋》中张瑜和郭凯敏的第二吻,彻底拉开了中国影视吻戏的大幕,
各种姿势、各种情景的吻戏花式来吸。
也许是花样翻新到找不到突破口了,近几年来,小鲜肉们首创面条吻,
画风是这样滴:
我们可以暂且认为小孩子年轻有玩闹的天性,童真稚气的一面还未蜕尽,
有一种游戏的感觉,虽然有油腻之感,但画风看起来比较轻松,还能看。
然而,近期在一众中年实力派演员倾力打造的行业剧《在远方》剧中,
两位加起来将近九十岁的演,上演了一段让人极度不适的面条吻:
这样的画风,看着就尴尬,话说是因为社长有老婆,一者为了避嫌,二者要契合剧情需要,
通过面条来完成表演吗?可是你得问问面条怎么想吧?面条也太难了,除了要满足人们的胃,
还要承载伟大的爱情?作为面条未免也太难了吧?
但是即使牺牲了面条的真正价值,也并未换来编导想要的结果。
这场吻戏的画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也是毫无美感的:
乔治实在想不通编导想表达的是什么,是甜蜜?还是饮食男女的人间烟火气?
还是姚远和路小鸥之间有苦同当,有面共吃的患难爱情?
然而沾着油和水的面条吻纵使影帝级别的刘烨和视后级别的马伊琍也一样演不出美感来。
这不是演技的问题,也不是面条的问题,而是创新无力而被腰斩的黔驴技穷!
犹记得三十多年前《上海滩》中许文强和冯程程在上海霞飞路上的雪中漫步,
其浪漫和经典程度,至今都被奉为佳话,这一分柔情和这一份爱意,
从赵雅芝向往的眼神中,从发哥温柔的笑意里都得到了极好的展现。
这场戏,男女主要公手未牵,身体也未有任何接触,但观众明显能感受到,
他和她的心在一起。有诗云:一个是心如白雪不染尘,另一个是怕见明月减轻辉,
没有吻戏的爱情,一样动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你觉得《上海滩》没有吻戏是因为时代的原因,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播出剧。
《我的前半生》中贺涵和罗子君雨中打伞的画面,一样唯美而有意境,
他们于人生的半路相爱,他们于复杂的情感中交织,伞下的两个人,
纵使情深灸烈,纵使情意暗许,奈何周遭有风有雨无法让他们的爱情风和日丽,
这段戏没有吻戏,但凭着一把伞,伞中贺涵看向罗子君深情的眼神,和罗子君低垂的眼帘,
无一不在向观众展示着爱而不能的情感走向。
哪怕是被人吐槽演技的AB和朱一龙在《我的真朋友》中阳台的轻轻一吻,
井然浅尝辄止的吻,表现了井然小心翼翼的爱情,程真真无所适从的一躲,
将两位主人公在剧中的感情发展方向早已预言。
朱一龙心醉的眼神和AB无所适从的躲闪,无一不再刻画着主人公内心的感情世界。
表达爱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吻戏只是其中的一种。
如果剧情的铺垫够好,即使没有吻戏也一样不防碍观众的观影体验。
不要太小看观众的想象力,情节推动的如果恰到好处,适当给观众留白反而更富有戏剧效果,
没必要非得肉欲满屏,结果弄巧成拙,尴尬满屏。
翻开中国吻戏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简直就是一部由素菜变荤菜的过程,
到现在已经到了用料过多油腻不堪的程度。
爱情戏不是不可以有吻戏,但最重要的是应该把心思多放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上,
而非用吻戏来制造噱头。花样翻新的吻戏,吻好了是爱情,吻砸了只能让人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