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景区 >> 苏轼和王安石到底谁才是北宋诗家之冠读完他
先谈谈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在我写的《“唐宋八大家”水平最高的10首诗排行》文章后面评论区,有人说苏轼写诗水平高于王安石,也有人说王安石写诗水平高于苏轼,“挺王派”和“挺苏派”各持己见,难解难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所以写了此文。
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顶级“名人”,若论政治和官职大小,苏轼肯定自愧不如;若论词作和美食,王安石也只能甘拜下风。
若单论写诗,两人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那他两人写诗水平到底谁更胜一筹?
本文就进行透彻分析,做一个了断。若只选一、两首诗进行对比难有说服力,若选上百首诗也毫无必要,所以我就各选了两人的20首经典诗进行对比、评分,最后得出结论。
我将两人各20首诗按照A、B、C级进行分类,A级属千古绝唱,得5分,B级属佳作,得3分,C级属水平尚可,得2分,最后看看二人谁得分更高。再强调一下,本文只讨论诗,不讨论词。
苏轼最经典的20首诗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第1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是很著名的写景诗,可评B级。
第2首《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写景抒情诗,可评B级。
第3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写西湖的压卷之作,毫无疑问属A级,尤其“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为千古丽句。
第4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哲理诗的“压卷之作”,被提及的频率颇高,毫无疑问是A级。
第5首《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画诗的“压卷之作”,A级。
第6首《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写景抒情诗,也有人认为这是政治寓意诗,属佳作,B级。
第7首《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婉转、优美动人,第一句千古丽句,A级。
第8首《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情景交融的千古名作,A级。
第9首《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佳作,B级。
第10首《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乃千古丽句,A级。
第11首《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意一般,C级。
第12首《戏张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佳作,尤其“一树梨花压海棠”一句流传甚广,B级。
第13首《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托物言志的佳作,B级。
第14首《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很有哲理的佳作,B级。
第15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七律的“压卷之作”,首联流传甚广,A级。
第16名《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腹有诗书气自华”写得颇好,备受推崇,但其他各句只能说还可以,B级。
第17名《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最后四句令人泪目,可惜首联格调不高,尚属佳作,B级。
第18名《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很有哲理,哲理诗佳作,B级。
第19名《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一联流传广,其他各联尚可,B级。
第20名《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一联优秀,其他各联只能说一般,C级。
王安石最经典的20首诗如下,排名同样不分先后。
第1首《夜直》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写景抒情,有人说是一首政治寓意诗,堪称佳作,B级。
第2首《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咏梅诗的千古绝唱,毫无疑问是A级。
第3首《泊船瓜洲》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千古绝唱,练字典范,A级。
第4首《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优秀的哲理诗,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A级。
第5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年诗的压卷之作,A级。
第6首《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很有政治见解的一首怀古诗,A级。
第7名《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这首诗托物言志用得不错,属于佳作,B级。
第8首《明妃曲》二首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咏诵王昭君的千古绝唱,尤其“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句深含哲理,A级。
第9首《明妃曲》二首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比上一首略有不足,但仍属佳作,B级。
第10首《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写景诗力作,诗意无穷,A级。
第11首《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这首诗比上首差远了,只能算C级。
第12首《江上》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诗意尚可,C级。
第13首《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这首诗褒贬不一,“一鸟不鸣山更幽”被有些诗评家评为“直为死句”,但有人认为这是政治寓意诗,可评B级。
第14首《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诗意只能说一般,C级。
第15首《读史》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并无太多过人之处,C级。
第16首《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最后两句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B级。
第17首《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很有哲理,属于佳作,B级。
第18首《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在大诗人的作品中算水平一般,C级。
第19首《壬辰寒食》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这首诗主题属于老生常谈,内容只能算平平,C级。
第20首《午枕》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了无新意,C级。
分享了这么多好诗,有一定文学修养的朋友们应该能看出一些眉目了。
最后我总结一下,苏轼20首诗:A级7首,B级11首,C级2首,总得分72分。王安石20首诗:A级7首,B级6首,C级7首,总得分67分。
若只看顶尖诗作,苏轼和王安石水平差不多,难分伯仲,若拿出多篇作品对比,则王安石比苏轼略逊一筹,很明显苏轼的佳作略多一些。但两人都是诗坛名家,在北宋诗坛稳居前两位。
当然,凡是对文学作品评分肯定带有一定主观性,此文只是抛砖引玉的个人之见。
朋友们,你们认为王安石和苏轼写诗谁更胜一筹?欢迎各抒己见。
罗隐水平最高的10首诗排行,《蜂》第二,哪首诗超过它高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