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苏东坡为何如此可爱

发布时间:2024/5/13 14:23:52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怎么算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702.html

公元年1月8日,苏东坡降生于四川眉山,此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命将会以怎样荡气回肠、精彩绝伦的人生,叩击和震撼着每一个走进他的看客,跨越千年而依然动人心魄。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这个曾经创造了北宋科举考试中制科考试历史上“最高分”的青年学子;这个激扬文字、博学多才的文坛领袖;这个纵横捭阖、指点江山、救国济民的政治家;这个拿起镰刀,扛起锄头,挥汗如雨弯腰耕田的田野村夫。这些鲜明的符号和精彩的经历塑造和造就了他独特的魅力。苏东坡,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一个真诚得让人心碎的人,会散发出怎样的魅力,让人们喜爱他呢?

01

苏东坡在文学艺术上丰厚的天赋与才气,这是他可爱的一个基础。

在诗歌领域里,苏东坡和他的弟子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被认为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给我们留下了空灵之笔“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感叹之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勉励之笔“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题画之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在词的领域里,苏东坡开豪放之先河,和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怀念妻子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思念弟弟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败皆空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春光易逝的伤春词《蝶恋花·春景》等,都足以让我们吟诵千年。在散文方面,他和他的恩师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人赞颂为“欧文如潮,苏文如海”。前后《赤壁赋》、《喜雨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汪洋恣肆,使人洞见肺腑。在书法方面,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在这四大家中排名第一的苏东坡,给我们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李太白仙诗卷》、《归去来兮辞卷》等,苏东坡的书法境界,让后人的我们难以企及。在绘画方面,苏东坡和他的表哥文同创立了“湖州竹派”,善画枯木、怪石、墨竹的苏东坡为中国绘画提供了丰富而又新颖的艺术经验和理论观点,打开了中国文人画的大门。苏东坡传世仅存的三副名画,即《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和《雨竹图》,其中《潇湘竹石图》成为中国文人以竹石绘画寄托精神情怀的经典之作,《枯木怪石图》成为传世画作中唯一被私人收藏的珍品。在哲学方面,苏东坡是北宋当时洛学、蜀学、关学三大门派中蜀学的杰出代表。在史学方面,苏东坡也颇有见地。

雨竹图

苏东坡在文学和艺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就是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是首当其冲的。无论是韩愈和柳宗元,还是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和苏辙,他们或许在各自领域内堪称大家,但在诗、词、文、书、画等领域均有所建树的仅苏东坡一人。

就诗歌而言,对于庐山,李白写出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宛若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对于庐山,苏东坡写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让人沉思感悟,浮想联翩。这两位大诗人写出了两个时代与两种性格:李白的“庐山诗”挥出了唐代的气象万千,青春勃发;苏东坡的“庐山诗”洒出了宋代的成熟与思考。所以,苏东坡能毫不愧色地迈入李杜行列,一点也不。

如此才华横溢的苏东坡,在中国文化史上散发的文学光芒和艺术魅力,让人啧啧称叹。他的这些作品滋养我们的精神和心灵世界,如同血管里的血液一样,须臾不可分离。这样的苏东坡怎么会不可爱?

潇湘竹石图

02

苏东坡作为士林领袖和文坛盟主的人格和道德感召力使他散发出了“可爱范”。

苏东坡的政治生涯起点很高,在地方上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和定州8地的太守,在中央做过翰林、吏部尚书、中书舍人、侍读等,在政治上有广泛的经验且政绩卓著,这些都有助于他在民间形成社会影响力。这些政治基础都是苏东坡成为士林领袖的重要基础,能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欧阳修也曾经做过文坛盟主,但他在民间的影响力根本没法和苏东坡相比;韩愈和柳宗元作过古文运动的领袖,但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力要弱得多。

在苏东坡的身边活跃着一批著作等身、闻名天下的文化精英,苏东坡以士林领袖的身份带领和感召他们推动了北宋文坛的风起涌云,为北宋文坛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为求于苏东坡的门下,黄庭坚毛遂自荐,秦观模仿苏东坡写诗风格在扬州寺庙墙上留下诗篇以求引起重视;为了自觉履行领袖的职责,苏东坡主动结识规劝张耒、晁补之。这些当时文坛上数一数二的翘楚就成了“苏门四学士”,“六君子”,他们皆视苏东坡为精神领袖,愿意追随在他的身边,接受他文学和文化上的指点,人格的感化和道德的感染。

当然,作为一位文坛领袖,不仅心要热,心要细,还要懂得关心人。晁补之的诗词和文章水平很高,拜入苏东坡门下后,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给他的老师苏东坡看,苏东坡看后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有一定的才情,可是觉得有点小问题,就是过于华丽。对于一个刚刚从事创作的文学青年来说,其创作应该先平和自然,然后慢慢走向华丽,这才符合创作的一般规律,如果现在就华丽了,欠缺平和之气,这对未来的创作发展极为不利。可是,晁补之也不是一般人,能入到苏东坡的门下,那水平也是卓尔不群了,担心自己直接和晁补之说,会伤了他的锐气。苏东坡想到这个问题,就给大弟子黄庭坚写了一封信,将这件事告诉了他。苏东坡交代黄庭坚将自己的说成是黄庭坚的意见,然后由黄庭坚去告诉晁补之。他想得那么细致和体贴入微,他战的高度如此之高。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既给晁补之提了意见,又不挫伤他的锐气,这就是领袖的风采,就是苏东坡的可爱和厉害之处。

枯木怪石图

03

苏东坡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总感觉他长不大,有趣,可爱,是一个世俗和方外的顽童。

苏东坡不仅在读书人中有着较高的威望,在民间也广泛为人称道,无论他面对怎样的险境和黑暗,不管周遭的关系怎样的尔虞我诈,苏东坡总是用他的那片真心、热忱和温情去面对一切。所以,不管是山野村夫、贩夫走卒,还是老妪孩童、和尚道士,他们都真心喜欢这个有着阳光心态,有点犯傻的苏东坡。一向谨言慎行的弟弟劝告他说,交朋友要谨慎。他曾对他的弟弟说过:“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辛弃疾曾作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苏东坡总是让人觉得风趣、诙谐、可爱,因为他看这个世界是可爱。

苏东坡曾因“乌台诗案”被抓捕入狱,看管他的一狱卒对他态度很不好。后来,苏东坡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在赴任的路上,恰巧就碰到了当年那个在监狱里头看管他的狱卒。这狱卒一看见他,颇为尴尬,脸上表情非常不自然。善良的苏东坡见状,想宽慰一下这个小官,让他放下担心,就给他讲了个小故事。苏东坡说:“有条蛇咬死人了,被押到阎王爷那儿,由于出了人命,阎王爷非要判这条蛇死刑。蛇说:‘你别杀我啊,我是咬死人了,可我还救过人呢,我将功补过。’阎王说:‘你怎么补过的?’蛇说:‘我肚子里有蛇黄,蛇黄可以入药,我这蛇黄救过很多人。’阎王爷一听:‘你有蛇黄,好,免过死罪。’过了一天,有一头黄牛,牛角把人顶死了。阎王说:‘你这死刑。’这牛说:‘我也有黄,我有牛黄,牛黄做成解毒丸,我这也是将功补过呀。’‘行,放了。’又过了一天,押来一个杀人犯,阎王说:‘死罪!’这人急了,情急之下说:‘我也有黄啊。’阎王说:‘蛇有蛇黄,牛有牛黄,你哪来的黄啊?’这人想了想说:‘我……我很仓惶,我很惶恐,这就是我的黄。’”这个用来告诉小官员不要仓惶、不要惶恐的故事,使得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苏东坡正是以这种顽童的心态,来对待所有的人,无论是他的政敌,还是他的挚友,他都用一种极大的善意和温情,去以德报怨。

就是这么不精明、有点犯傻而又有一颗赤子之心的苏东坡出现了,这不正是我们生活的侥幸吗?一个可爱的人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可爱、有趣、生动起来。

04

苏东坡在遭遇贬谪和流放的生活里是个达者。

苏东坡的超然达观不是在浅吟低唱中形成的,而是在惊涛骇浪中超脱和铸就的。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四十四岁,在黄州呆了四年多;被贬惠州时,五十八岁,在惠州呆了三年;被贬儋州时,六十一岁,在儋州呆了三年。困苦的逆境和厄运一点点撑大他的胸怀,塑造和圆润他的人文气质和精神情怀,愤恨少了,豁达多了,郁闷少了,幽默多了。

苏东坡曾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唐宋八大家中,被贬谪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岁数最大,条件最艰苦,对人生影响之深远的,莫属苏东坡。若说,苏东坡在被贬黄州、被贬惠州和儋州之前,我们还对他不是那么了解和熟悉,那么等他被贬之后,我们迎来了一位练达的、可亲的、可爱的一位智者。在黄州,苏东坡迎来了他文学和艺术上的创作高峰,他在诗、词、书、画方面如井喷式的作品让我们一叹再叹。他的弟弟曾说,哥哥自从黄州回来以后,他的文章就如长江一样奔涌而来,自己难以望其项背;他被惠州和儋州之后,广泛涉猎佛家与道家老庄著作,与儒家糅合,学问的广大如浩瀚的海洋看不到边界。

苏东坡被贬惠州时,他的朋友道济和尚写信嘱咐他,注意保重身体。苏东坡给他回信说,自己现在已不是当年的翰林学士了,也不是士林的领袖了,现在就是杭州灵隐寺一退休的老和尚,整天拿着一断了腿的锅,里面乘点粗米饭,吃的香着呢。达观淡泊的苏东坡就是以这样的心态来面对那难以想象的困苦条件的。

你说,这样的苏东坡如何不可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jq/252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