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指南 >> 杨宪金从中南海护卫者到文化使者
他17岁走进中南海,成为中央警卫团一名战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们身边工作43年,40多年的红墙生涯,让杨宪金耳濡目染伟人的人格魅力、精神气度,渐渐融化到他的人生理想塑造修炼中去,成就他的辉煌人生。他就是著名出版家、书法家、诗联家和中南海文化研究学者——杨宪金。
杨宪金:年出生,肥城市桃园镇人,历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科长(师级),西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现任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书法艺术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
年秋,中央警卫局在泰安招收新战士。17岁的杨宪金得知这个消息后,打定主意要参军,于是杨宪金做了一个对今后人生至关重要的决定:拿了5块钱,走出家门,进入军营。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我父亲给了我五块钱,就算我上路,这是我一生当中革命的资本。这样的话从年我就离开了家乡,到了中南海,中南海实际上就是中央警卫团。
当时中央警卫局一共在泰安招收名新兵,其中达到初中学历的只有两名,杨宪金就是其中一名。杨宪金说,进入中央警卫局后,刚开始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班长’,后来他发现‘班长’太小了,上面还有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于是,他更换了目标:当师长。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给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就是真正能够进入到中南海,实实在在的体验中南海的文化生活,最根本的是在接触了这一代领导人的同时又接触了老同志对我的启发和教育,我这一生当中是不能忘怀的。所以他们这一代人对自己严于律己的事业心,那我们是无法比拟的。人家都说在延安工作的老同志都能对工作那么精益求精。就拿这么一点事情来讲,烧煤炉子,那时候中南海没有暖气,都是烧煤球。早晨起来把火熄了之后,老同志把煤球重新捡一捡,没烧透捡好了之后再重新烧。早晨起来秋天,秋风扫落叶,树叶子落下来之后,我年轻的时候,早晨一起来看人家都扫的很干净了。
他将家乡培养的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带到军营里,当别的战士将业余时间用来休息时,杨宪金则是一有时间就上中南海业余大学。这个“业大”是毛泽东主席建国后看到警卫战士文化基础普遍低下而亲自创办的。杨宪金在“业大”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成绩非常突出。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这个学习从初中一直到大学,业余时间从初中一直补到大学。
当时杨宪金被安排给中央主要领导做司机,虽然有种种便利条件,但是他从没拿打着领导人的“旗号”在外谋取特权专利。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那一次我去庐山会议,有些司机同志都上了庐山了。领导都去了,有些司机他还要跟着去,他想让你在家看家,行,没问题。你说从内心来讲也想去,庐山谁都没去过,农村来的孩子谁还不想去看看庐山,那时候交通又不方便,但是为了工作一想到这一块不去就不去了。有些时候为外宾开车,有时候没安排我,没安排我我的心态也很正常,组织需要,其他同志需要我就把自己家里的工作干好就是了。到年,名泰安兵中只留下5名优秀者继续待在中南海。而到他60岁离休的那一年,则是成千上万的战士中,唯一在中南海工作长达43年的人——这对杨宪金来说,除了步步上升的军衔之外更是无形的褒奖和荣誉。青春少年的雄心,终于成为现实。也许别人会觉得毫无背景的农村孩子从普通小兵升到师长是一种传奇,但亲历者知道每一个上升的阶梯都由勤奋的汗水铸就。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在这期间学习工作当中,学习研究中南海文化,中南海是古老的文化建筑群,名胜古迹比较多,这时候我看了很多有关方面的书,看了之后我也受启发。作为自己的一种爱好,有时多观察多注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领导决定成立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专门来编辑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南海珍藏的名贵字画的精品,公开向社会出版发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经过领导委派,刚过而立之年的杨宪金走上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的岗位。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中南海年开放,主要宣传中南海的名胜古迹,一些宣传册,纪念册、挂历。给了几个兵,还弄了一些家属孩子,这可怎么干啊,这活儿
新工作千头万绪,但他还是全身心投入新工作中,策划主编大型精装画册《中南海珍藏书画集》,让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伟人的故居中与中南海所珍藏稀世名画面世,受到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好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将之作为赠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国际友人的珍贵礼品。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我这个要做成从那时候起就打定一个基础,从中南海的艺术必须是传承的,是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我就在这个基础上就打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把中南海这一块,当然最后还是同意了我的观点。在中南海珍藏画集发行式的时候,老的一些革命家同志都出席了开幕式,给我了大力的支持我也很高兴。
年,杨宪金受命筹建西苑出版社,这是一家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管的中央级出版社。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成立西苑出版社,杨宪金出任社长兼总编辑,同时仍兼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主任。这对于杨宪金来说,是考验、是责任,更是一个展示身手的大舞台。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纪念毛主席诞辰周年笔会,是我最受感动的。原先我的想象,党的书法艺术家来个百儿八十的就不错了,中南海编委会发动者,还不是中央也不是中央办公厅,都没有惊动任何人,就是中南海编委委员会的名义给了通知,我们搞了这么一个活动,那个当今的第一把大腕都来了。
他先后策划主编系列精装画集《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中国传世名画》、《世界传世名画》、《毛泽东手书真迹》等。其中《平凡与伟大——毛泽东中南海遗物轶事》,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成为许多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公认的抢手藏品。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有这个打基础了,自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概念了,对中南海文化有所了解了,技术上我做了一些关于宣传中南海工作大量的工作。
从弱冠少年到年逾花甲,杨宪金在中南海度过大半生,那里留下他的青春激情,也塑造他与红墙内老同志代代相承的精气神。西苑出版社经过杨宪金十几年的精心经营,现在已发展成中国的一流大社。
西苑出版社原社长杨宪金
从这时候开始,陆陆续续的,在宣传中南海文化研究中南海滨文化,在宣传老一代革命家丰功伟绩这一个方面,我就更深一步的去做,分步的去做,我把中南海的历史文化整理出来。
耳濡目染名家经典之作,再加上受大师的亲自指点,从军人转型为出版家的杨宪金,现在又实现漂亮的转身,成为一名书法家。杨宪金的书法初习王羲之、王献之,深受《兰亭序》、《圣教序》和《中秋帖》等帖的浸淫滋润。晋字的韵律影响他的书法始终,这为他书法的成功和特色行程奠定基础。现在他的作品不仅苍劲刚硬,自由合度,而且洒脱俊迈,气势磅礴,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