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我的小爷爷马寅初与民革的缘源

发布时间:2021-6-18 10:56:45   点击数:
脸上长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18/4698562.html

马寅初纪念馆是假我小爷爷马寅初杭州庆春路旧居“竹屋”辟建而成。自年9月马寅初纪念馆对公众开放以来,经常有省民革的老党员和他们的家人来馆参观,并向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述他们在这里办公和居住时的往事,以及房子和周边的格局,还有曾经在这里办公的名人。我作为马家的一员,又与一些相关老领导及家人有过接触的原因,单位领导曾多次吩咐我写一篇关于马寅初旧居的沿革和周边原貌的文章,以作为历史档案存档;省民革的领导和老同志也曾提议我从马寅初旧居曾作为省民革办公驻地写一篇马寅初与民革关系的文章。因为马寅初旧居变迁太过复杂,而我接触的人又实在太多,大家讲的又都不一样,很难将园内旧貌和房间格局正确描述,因此迟迟未曾落笔。现在静下来思考觉得:马寅初旧居房间的布置和园内及周边的格局虽不能正确描述,但“竹屋”的沿革还是可以说清楚的,另外除马寅初旧居曾作为省民革办公用房外,小爷爷曾为民革前身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起草《政治主张》中的经济部分,而且还是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成立时的中央临时干事会成员,与民革确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缘源。今特作《我的小爷爷马寅初与民革的缘源》一文,算是作为我交的作业。

旧居的原貌,据家叔马本初和曾在此居住的堂兄回忆,马家在此居住时,朝南大门临法院路(今庆春路),前为铁铸西式双开大门,左右大门柱子上各有一个球形灯柱,左边铁门设一小门,大门左是车库右是厢房。主楼为三层楼,楼后是厨房和天井,园中种植梅竹,立有假山,楼前为草坪,草坪左辟有石板走道。旧居主楼基本是原貌,为三层土木结构建筑,占地.5平米(《浙江日报》公布为平米,明显错误),建筑面积.2平米;一楼地板比地面高出公分,其中80公分为架空层,设有13个通风口,以保持一楼楼板干燥;主楼正面采用粗面石工,屋顶涡卷山花,两侧壁面以盾饰西式古典装饰;三层楼板皆红漆木地板,建筑内平面布局、空间分隔合理,设有会客室、书房、厢房等17间;厅堂和客厅装饰华丽,室内装修都采用“洋式”,然侧面和背面却以中式清水砖砌筑,三楼背面还专门设一中式露台,体现当时的建筑潮流和业主的身份及审美取向,典型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建筑特征;是属于当时杭州上流人物居住的独立式“花园洋房”。根堂兄回忆,旧居占地面积约在多平米,建筑面积约在平米,杭州文物普查时测量数据登记则为:占地面积平米,总建筑面积平米。造成面积不同的原因,既有测量数据的差错,旧居曾经经历过沧桑变迁也是原因之一。

旧居建于清末民国初,也有资料明确说是建于年,不管那一种设法,旧居都已是百年老人,在杭州象这样中西合璧的洋房已所存无几,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年前后,旧居为我国著名实业家、民主人士陈叔通居住,陈老先生是否为原房主,已无从考证,陈老家人也不知陈老是否为该房主人,只知曾在此居住。陈老之孙原民进中央副主席陈难先院士曾多次来馆参观,还曾带着家人专程来旧居参观和缅怀。年,马文车一家迁入该房。马文车(—),字心竹,浙江东阳人。曾任广东卫戌司令部秘书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厅厅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将秘书长,解放后任杭州市民革副主委。年,马心竹调任浙江省党部指导委员,遂买下此屋。年,马心竹将旧居重新翻修,因马心竹名字中含一“竹”字,故将此屋取名为“竹屋”,于屋顶镶上“竹屋”和“”字样。年,嵊藉绅士我小姑公的二哥杨成章获悉马文车大夫人欲将“竹屋”出卖,遂告知家叔祖。两个马家原就交好,可谓一拍即合,根本没有讨价还价,即请两家都认识的原浙江省高等法院推事宋贤华作中人,愉快地转让了“竹屋”。

小爷爷自年调任南京立法院后,虽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重心在南京和上海,但他认为南京官宦气息太浓,上海的商业气份太重,繁华而歌舞升平的环境会对子女的教育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一直希望将家安居在文化氛围浓厚,民风比较淳朴的杭州。家叔祖对“竹屋”非常满意,在搬进竹屋前对竹屋进行了大修,但没有将“竹屋”两字抹掉或改写其他名字。“竹屋”两字非常醒目,过往行人远远即能看到,又园内种竹,杭州文人以为小爷爷喜竹,又陈叔通在此居住时种了很多梅花,曾名此屋为“百梅草屋”,遂给竹屋取了一个非常雅致的别号“梅竹双清”。

年,庐山军训,小爷爷携眷上山讲学,不久抗战爆发,全家辗转重庆,竹屋则沦为日军警备司令部交谊所,夜夜笙歌艳舞。抗战胜利后,又被第三战区某部长官瞧上了,不问青红皂白赶紧派员接收,虽经浙省主席黄绍竑差人阻止,老总们还大打官话:“屋子即使是姓马姓牛的,但是家具是敌宪遗留的,我们有权处置。”说时迟,搬时快,马家所有的家具,被装满三大卡车,就此不别而去。待到小爷爷匆匆从重庆赶到杭州时,室内藏书和家具已是凤去,只剩下躯壳一座。

年,小爷爷调任北京大学校长,全家迁居北京,遂将竹屋出租给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每月租金元,分配给浙江省副省长包达山居住。年又安排作为浙江省民革办公用房,一直至年。中间年“文革”时,杭州下城房管所红卫兵曾一度“入驻”。此后,又有浙江省土管局、浙江省文史馆在此办公。浙江省土管局进驻时将后边厨房拆除改建成三间二层平房。省民革在此办公时期,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和上海黄浦军校同学会浙江分会同时在此办公,民革与其他单位在此办公不同的是,三楼居住着民革干部的家属,难怪几年来,来馆缅怀的除了两个马家的后人、陈叔通后人、包达三后人,以及原来的邻居外,多是省民革老人的家人。

谈起小爷爷与民革的缘源,则要追溯到抗战时期。年12月,小爷爷因为抨击国民党财政、经济政策和孔祥熙、宋子文发国难财,提出征收战时临时财产税,被蒋介石下令秘密逮捕,辗转关押于贵州息烽集中营和江西上饶集中营。年8月,在社会各界呼吁下,蒋介石虽释放小爷爷回到重庆歌乐山家里,并重新安排为立法院立法委员,研究战时和战后经济。上世纪三十年代,小爷爷曾给蒋介石讲财政经济,算是蒋介石的老师,蒋对小爷爷个性比较了解,因此对小爷爷回到重庆很不放心,一面安排从侍从室每月支取元补贴小爷爷家用以示安慰,一面又让孙科和朱家骅请小爷爷住到立法院内,以便观察监督。遭到小爷爷拒绝后,年初,蒋介石派他的贴身士卫马家亲戚任定浩住到马家长达两个多月之久。任定浩走后,又派特务住医院长达半年。

在蒋介石努力控制小爷爷行动和工作自由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同样也在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zn/229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