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这首《望庐山瀑布》想象奇异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潀云汉来
但是仅有这一首《题百丈崖瀑布》,以及后来的《望庐山瀑布》,已经对沂山文化尤其是题百丈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东镇沂山志》以及近年间出版的《东镇沂山》一书中,共收录诗歌二百余首,其中仅写百丈崖瀑布的篇章就有七十多首诗中多云汉、银河之类的意象,都是受李白诗的影响似乎李白诗一出,就把历代文人才子的思路给套住了,绞尽脑汁,皆难出其右是啊,唐诗宋词,李白诗歌所形成的浪漫主义顶峰,的确是千百年来无一人能够跨越所以这首《题百丈崖瀑布》,也许比《望庐山瀑布》略显逊色,但在写百丈崖瀑布的诗篇中,却属上乘,代表了沂山文化中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李白移居山东后,好像再没有庐山的云雾图片搬过家,日后仗剑去长安是孤身一人所以后来他又填过一首词,叫做《万愤词投魏郎中—穆陵关忆旧》,词中有“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之句穆陵关是齐长城名关,在沂山东南穆陵关北,正是沂山一地,也可以泛指临朐、青州一带而前句中的“始滔天于燕齐”,是指古齐国,也在沂山的北面说明李白当时来沂山并不仅仅是游历了事,很有可能在这儿生活了一段时间,曾寄妻室或把儿子托付给了当地的人家所以说李白与沂山的关系,绝非写了一首《题百丈崖瀑布》那么简单,只不过是年代久远,资料佚失,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发掘
李白是浪漫主义大诗人,人所共知说起李白的咏瀑布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那首《望庐山瀑布》这武汉到庐山旅游攻略首《望庐山瀑布》想象奇异,激情奔放,写出了瀑布遥挂飞流直下的壮丽景色,又长期被收入小学课本,真正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影响深远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李白去庐山之前,曾先游览沂山站在丹壁若倾水出如练的百丈崖下,一样诗情澎湃,思如泉涌,并作了一首《题百丈崖瀑布》这首诗是这样的:
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泄九天
通过对李白生平的考察,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李白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一是出蜀之前;二是循江东游到离开安陆;三是移家东鲁到离南陵入长安;四是在长安;五是离开长安到长流夜郎;六是巫山遇赦到病逝当涂他从安陆移居山东后,在任城安家,又曾隐居徂徕山,与庐山恋插曲孔巢父等五人时时欢聚,号称竹谿六逸任城是东夷古国之一,今隶属济宁市;徂徕山也是一座历史名山,是泰山的姊妹山,位于泰山东南20公里处李白游沂山,当在这个时期,而去庐山应该是在离开长安之后李白的长安之行,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去长安之前,他还是有心于仕途的,而长安之行却使他的功名破灭了,从而使诗歌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更多超乎常人的想象和浪漫主义激情,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而那首《望庐山瀑布》,也是其中之一李白移居山东是736年到742年,在他35岁之后,40岁以前,正是壮年,功名之心正重,诗风也比较严谨,产生《题百丈崖瀑布》这样的诗作是不足为奇的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蔼蔼沂山生紫烟,何人瀑布挂长川
有意思的是,在明代有一个叫周具九江庐山天气瞻的人,仅仅是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换了几个字眼,也成了一首咏沂山百丈崖瀑布的诗这首诗是这样的:
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对百丈崖的景色作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描绘四山丹壁开,是写百丈崖山体的形状和颜色;百丈素崖裂,是写瀑布下泄的气势和情态;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是写瀑布跌落山谷的速度和声响;但见瀑泉落,如潀云汉来,是诗人的浪漫主义想象与庐山诗相比,百丈崖诗重写实,想象不及庐山诗诡奇,豪放,更像是庐山诗的母本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极完全是从题百丈崖诗中化出来的,尤其是后一句,完全是从“如从云汉来”里脱胎而来说明李白先来到沂山,欣赏过百丈崖瀑布,后来才去庐山,作了那庐山豪华别首《望庐山瀑布》有了题百丈崖诗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地沉淀、提炼和升华,这位浪漫主义大诗人的诗词意象更加成熟了,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这一“飞”,一“下”,一“疑”,一“落”,有了三千尺和九天的视觉空间,比百丈崖诗更生动形象,更朗朗上口,更接近李白那豪放不羁、无限夸张的风格
据史料记载,这个周具瞻是河北藁城人,曾在临朐为官,任训导一职这首诗后来被王居易收入《东镇沂山志》一书,得以流传下来,成为百丈崖瀑布诗中的下乘之作,与李白诗成天壤之别,相映成趣辽宁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太原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yj/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