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批判性思维课程,为什么说中国孩子太需要了

发布时间:2021-3-25 0:07:05   点击数:

相信每个人都有批判性思维,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平等沟通。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我和爸妈去旅游’,请同学们设计至少3种方案,从安全、便宜、快捷的角度考虑,如何去神农架旅游?”课堂上,教师许燕给学生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

新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很兴奋,一番思考和讨论后,他们开始踊跃发言,很快列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案,比较了火车、飞机和汽车的安全性、便捷性、成本、舒适度等,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提出自认为最好的方案,并陈述理由。

这一幕发生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去年,这所位于武汉东湖之畔、高科技企业云集的中国“光谷”旁的小学,开设了一门批判性思维课程,在五年级学生中进行实验,每周一课时。

据悉,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小学。专家认为,这一全新的课程探索,或将开启中国教育的思维之光。

1“中国小孩太需要了!”

日前,记者走进华中科大附小,听了一节批判性思维课。在这节课上,许燕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先汇报此前布置的作业——“上培优班到底好不好?”学生们按小组发表意见,除了陈述观点,还要至少说出让人信服的3个理由。学生们各抒己见,理由五花八门。

接下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许燕的题目依旧很有趣——“我的宠物计划”。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学生们快乐地讨论着,敏锐地找出对方陈述中的漏洞予以反驳,有的还争得不可开交。许燕微笑着在教室里巡视,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看得出,如今的许燕在这样的课堂上已能游刃有余。但去年9月,身为学校综合组组长的她刚参与这门实验课程时,对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只有一知半解,甚至懵懵懂懂。她边教边学,在课程发起者、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刘玉教授“课前备课、课后复盘”的实验模式下,初识批判性思维课的“庐山真面目”,越教越觉得妙不可言!

如今,许燕的教学方式全变了。课堂上,她更多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大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变化也日渐显著,遇到问题,学生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放过,而是乐于进行分析和思考。

“生活中的我,也有了不小的改变。”许燕感慨地说,“在家遇到一些琐事,我会先问明原因,避免因为情绪激动而发生口舌之争。在学校,我常化身为‘侦探’,运用推理方法帮同事排忧解难,让工作中充满了智慧与快乐。”如今的许燕,对批判性思维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只知皮毛,还想更深入地去研究它,让更多的学生、更多的身边人去了解和接受它。

记者听课的当天,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人称“根叔”的李培根院士也在场。他一边认真观察、倾听,一边兴奋地拍照。他对这节课的评价是,“效果非常好,中国的小孩太需要了”。他向记者表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当晚,意犹未尽的他还将听课的事分享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yj/226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