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景区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带一路训练营
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对话,让江西优势产业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月21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江西省外办、省文旅厅支持,南昌市外办、南昌高新区管委会协办,中非民间商会南昌办承办的“一带一路”训练营(江西)社会实践活动首期正式启动,来自18个国家35位国际学员参加此次活动。
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施晓晨摄)
当天上午,首期学员赴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察,高新区管委会介绍高新区发展经验。晚上,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据了解,“一带一路”训练营(江西)项目旨在服务清华大学高端国际政商人才,推动清华国际资源与江西优势产业资源双向交流,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扩大江西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首期学员,包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十余名IMPA(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硕士,一年制学位)项目和MIDG(国际发展与治理,两年制)项目留学生,将用4天时间体验江西省的古色、绿色、红色、金色,并深入考察江西省优势产业。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代表表示,在战略合作协议的框架下,非常希望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与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战略合作在今后全面开展。
据了解,双方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并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贯彻到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工作中。此战略合作将推动江西经济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同时,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也将为清华大学提供社会实践联络平台,为其提供整合江西省地方政府政策性资源、合作企业资源的机会。双方的签约仪式,也是双方长久合作的良好开始。此次合作是双方共同探索打造协同创新平台、致力服务国家重要战略的开始。
据了解,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战略合作内容包括“一带一路”训练营(江西)社会实践、国际人才交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落地合作计划”(江西)、经贸文化国际项目合作、国际咨询合作等。
“一带一路”训练营(江西)专注于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国际学位教育项目学员来赣实践考察。这些学员在中国学习时间长达一至两年,广泛实践考察,在国内已有固定的联系方式和人脉关系。这些政商人才将成为嫁接江西与世界的“知华友华的国际高级公务人才”和“促进全球治理的综合人才”。
据悉,下一步将落地“两个文化实践基地”。
一是景德镇名坊园陶瓷文化实践基地。景德镇名坊园坐落在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的,汇集景德镇的名人名坊,致力于传承和保护中国陶瓷传统技艺,是一个浓缩版的景德镇。“江西中心”计划以红丰窑为基地,落地中华传统陶瓷文化体验一站式基地。
二是江西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计划以庐山西海国际康养园作为试点,依托该试点开展高端的中医药文化等国际交流活动。后期逐步完善合作模式,扩大人文实践。
6月21日“一带一路”训练营(江西)首期活动开启后的4天内,来自18个国家总统办公室等中央单位及地方机构的40名国际高级官员,在南昌、景德镇、婺源等地,对江西经济发展情况、高新技术等企业、新农村发展、旅游文化进行为期4天的实训体验。
本次来赣实践学员共18国35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坦桑尼亚副总统办公室、内阁秘书处、外交部官员,南苏丹内阁事务部、国民立法议会、教育部官员,卢旺达公共服务和劳工部官员,厄立特里亚财政部、海关总署官员,纳米比亚总理府官员等。
这些学员绝大部分不了解江西,对中国经济和文化有极大兴趣,部分学员提出了较明确的合作方向。学员普遍对江西的高新技术感兴趣,对矿产、旅游业、农业、教育等行业有较大兴趣。学员有意推动家乡与中国进行制造业、农业合作、矿产深加工、基础建设、旅游等合作。对于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有较大兴趣。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