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景区 >> 江南画坛盟主吴湖帆山水画创作脉络赏析
吴湖帆,名倩,本名万,号倩庵、东庄,别署丑翼燕,斋名梅景书屋。生于年,卒于年。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世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自幼受家庭熏陶,拜陆廉夫学画。代表作有《峒关蒲雪图》、《庐山小景》、《写米芾诗意》、《芙蓉映初日》等。
下篇
年—年
欧波韵事图手卷设色纸本甲戌(年)作
临戴熙山水立轴甲戌(年)作
山水水墨纸本甲戌(年)作
梅道人溪山深秀图立轴甲戌(年)作
晴岚飞翠甲戌(年)作
乔岳松云立轴年作
乔岳松云甲戌(年)作
落木寒泉立轴甲戌(年)作
乔岳松云立轴年作
落木寒泉立轴甲戌(年)作
晴岚飞翠甲戌(年)作
盘庐教化图手卷设色纸本年作
款识:盘庐教化图。近见石谷子为龚蘅圃画田居图长卷,老笔纷披,落落大方,乃八十以后杰构也。适冰盦先生属写盘庐图,即仿其笔意,自知腕弱不足,当方家一笑也。乙亥重九,吴湖帆。钤印:吴湖颿(朱白)、好林泉都付与闲人(朱)
引首:盘庐教化图。民国廿五年十月,冰盦先生索题。黄炎培。钤印:黄炎培印(白)、任之(朱)
跋文:
1.一飞近得湖帆先生真迹盘庐图卷,笔墨精到,乃中年得意笔也。予得寓目为识卷后。己巳新正,八一叟陆俨少于晚晴轩。钤印:俨少(白)、宛若(朱)
2.此吴倩庵中年之作,吴笔出入清四王画派,是其前期风貌,暮年不复作此体。此卷秀润温穆,殊足珎也。一飞属题,庚午春季,稚柳题。钤印:稚柳(朱)、壮暮(白)
3.吴湖帆先生百年纪念画展前夕,其高弟陆一飞兄持此卷参展,属余题记。余曰吴门画派四五百年,流芬至今日,共趋巨渠,倩公之功绩不宴也。甲戌小春,云间程十发记于三釜书屋。钤印:程(白)、十发(朱)
仿沈周山水册册页(十二开)乙亥(年)、乙酉(年)作
秋林晴山手卷设色纸本年作
款识:石翁山水,笔法简古浑成,足与玉潭子政抗衡,緁笼有明一切也。据《疤庵集》载有十帧,今只此年成与墨菜菜,下角有项子京见字记。余曾于故宫获见十帧,与此纸墨尺度相似,未知即疤翁所云十帧之失群者。此二图余廿年前观于李氏平承书屋,梦寐萦绕者久之,今北平携示乃临成记其。乙亥十一月,吴湖帆。钤印:吴迈、梅景书屋
仿六如山水立轴年作
松岩挂瀑立轴年作
王叔明云横秀岭图镜片
万木飞泉镜片设色纸本年作
松壑云泉立轴乙亥(年)作
拟黄子久浮峦暖翠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从、年间,吴湖帆从明清以来画人的流风遗韵逐渐摆脱出来,向宋元的高峰迈进。是图作于年,吴氏在题识及题签中都明确提及为拟黄公望风格的作品。不难看出,这是吴氏在此转变时期用心的临古之作。以此探索古法,为开辟自己的风格做准备。从作品看,吴湖帆十分善于把握住画面的“湿度”,使画面形成氤氲缥缈、云气蒸腾的意境。
仿黄子久浮峦暖翠图立轴澄心堂纸泥金年作
款识:黄子久浮峦暖翠图,此痴翁晚年笔变范宽矾头山法也。追拟大略,幸识者有以教我。乙亥十月吴湖帆。钤印:吴湖帆(白)、梅景书屋(朱)
此作品纸质为典型的清代乾隆仿澄心堂纸。据《徽州府志》记载: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后者长达50尺为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早在南唐李后主就极力推崇这种纸,并建堂藏之,故取名曰:澄心堂纸。宋代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与歙县的制墨、砚和澄心堂纸的潘谷结下了“翰墨因缘。”澄心堂纸得到宫廷和名家的喜爱,每逢岁贡,歙地的文房四宝便是岁贡中不可少的艺术珍品。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感慨地说:“此纸不敢书。”宋代李公麟的传世之作《五马图》、欧阳修起草的《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阁帖》等,均取澄心堂纸作。至清代乾隆时期,乾隆帝奢靡好古,曾征集能工巧匠,设如意馆,倾力仿制澄心堂纸,乾隆及诸内廷供奉均常用此纸创作书画。因纸质上佳,存世稀少,至今已成寸尺抵金之贵重。
晴麓横云立轴年作
晴麓横云立轴
山水水墨纸本年作
摹王翚田居图手卷乙亥(年)作
晴麓横云立轴年作
五岭烟光立轴年作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仿董其昌山水设色纸本年作
樛枝窠石图立轴年作
款识:樛枝窠石。渐江仿张僧繇青绿法,乙亥七月吴湖帆。钤印:湖书画、梅景书屋、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此件作品,缜丽丰腴,清隽明润,尽得苏州清明灵秀之气。尤于用色一道,清润研丽,纯洁明凈,有逾古人。吴湖帆的画色过于墨,墨过于笔,用色特别讲究,务求其色鲜,嫩,润,明,纯,清,秀,凈,犹如妙龄少女,青春焕发,婀娜绰约,灵秀动人。所谓青绿山水画,即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青绿山水有式笔青缘和意笔青缘之分。前者以工致的笔法为特征。从六朝开始,逐步发展至唐代二李才确立了青绿山水的基本创作特色,两宋之交前后形成金碧山水、大青绿山水、小青绿山水三个门类,在元、明、清三朝各自发展并相互影响,以小青绿山水为盛。金碧山水重在金碧辉煌,大青绿山水长于灿烂明艳,小青绿山水妙在温蕴俊秀。
临渐江樛枝窠石图立轴纸本年作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燕文贵溪山楼观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款识:燕文贵溪山楼观图。真迹今藏故宫,笔法在关同、范宽之间,而精细过之。乙亥四月漫拟其意。吴湖帆并识。钤印:吴湖帆、丑簃画记、待五百年后人论定
吴湖帆,山水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后苦学明末董其昌一脉,且上追唐宋,深受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骨法用笔,线条凝重,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燕文贵溪山楼观图》是其年41岁时所作,款中虽云拟燕文贵笔意,然笔下尽现吴式小青绿山水风格,前方三松出石,石中击泉有声,远处群山连绵,山腰云雾迷漫,忽隐忽现,白云深处隐隐透出寺庙两座,禅院钟声破云而过,是一幅情境动人的山水画佳作。
燕文贵溪山观楼图镜心年作
临唐六如项子京采莲图卷手卷设色纸本年作
五月江深草阁寒水墨纸本丙子(年)作
五月江深草阁寒镜心年作
五月江深草阁寒水墨纸本丙子(年)作
五月江深草阁寒水墨纸本丙子(年)作
款识:五月江深草阁寒,近得唐六如少作此图,有沈石田、吕秉之题和诗,笔法全师李希古。余用其法,略参盛子昭意,不知识者以为何如,丙子春三月四欧堂作,吴湖帆。钤印:吴迈(朱)、湖帆书画(白)
五月江深草阁寒水墨纸本丙子(年)作
云表奇峰立轴丙子(年)作
云表奇峰立轴年作
云表奇峰立轴丙子(年)作
云表奇峰立轴丙子(年)作
《云表奇峰》是吴湖帆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首次发表在年的美术生活。画面上,群峰列岫,远峰一抹直入云中,山谷中弥漫着出岫的白云,成排的松杉覆盖着中景的山体,楼阁掩映在丛翠之中,近景溪流淙淙,远景水气与云雾氤氲一片……整个画面极尽丘壑之美。在画法上,或用没骨烘染,得淡荡明艳之致;或用解索皴,或披麻皴,或小斧劈皴,得其深穆渊厚之气。
仿赵仲穆法立轴年作
仿六如居士山水立轴年作
马遥父晴麓横云镜心丙子(年)作
款识:马遥父晴麓横云。丙子春三月吴湖帆。钤印:吴湖帆、醜簃书画
此幅临摹马远《晴麓横云》,图中见溪山一角,近峦远峰参差起伏,前景江面无波,渚边土丘上密树排列,错落有致,房舍隐现于山腰间,得平淡自然之韵味。其用色深淡变化微妙,层次丰富,极见清润苍秀;用笔直追马远笔意,以轻松笔调,更富有人情味和书卷气。全图精气弥漫,清光四溢,墨彩缤纷,气韵直接上古,或曰吴氏以色取胜,而此图纯用墨色如五彩之属,没有丝毫单调。吴氏此后亦时有水墨作品,多以逸笔为多,此图立意、用笔之精纯实为吴氏水墨作品中顶尖巨制,尤堪珍重。
空山秋色镜心年作
拟华新罗松壑云泉设色纸本年作
仿董其昌山水立轴年作
此件纸墨俱精,为吴湖帆盛年仿董其昌之作。据彭恭甫题签可知。纸是宋笺,故吴氏于题记中云“恭甫如弟获此楮以试笔,殊自在也。”彭恭甫,字维梓,江苏苏州人,出身吴门望族,近世名画家,与湖帆交谊甚深。
握兰移栽曲图立轴年作
竹窝图立轴
翠岫笼烟纸本立轴年作
款识:翠岫笼烟。米氏写大姚雨霁用大翠点苔,房山、方壶竞为云山写照,翠华争妍,一新山水法门。丙子初冬漫效其格,吴湖帆。钤印:东庄居士、吴湖颿、丑簃长寿
此幅吴湖帆以宋人米氏之法点苔,又效元人高房山、方从义所写云山,以赭色敷山,以花青点苔或树。“房山”便是元代山水画家高克恭,有《云横秀岭图》传世,山石以披麻皴后施赭色,山顶则以青绿横点。“方壶”即方从义,师承高克恭。此幅《翠岫笼烟》中,画家在云雾、岚霭的处理上极具功力,轻渲淡染,将山中云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还利用烟云进行虚实处理,以虚代实,以实衬虚。使人有“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及“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意想象。整幅画洋溢着一番文质彬彬谦谦君子的儒雅风度,心平气和的惨淡经营、勾皴点染,清真平和,堂皇典丽,产生另外一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高华韵致。
赵松雪春山晴霭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赵松雪水邨图
云中山景涧底泉声设色纸本年作
仿郭熙山水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潭潭云阁图立轴水墨纸本
寒江渔艇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秋山钓艇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题识:吴墨井仿荆关秋山钓艇小帧,有异公题字者为平生合作。拟为岳军先生雅正。丙子九月,吴湖帆。钤印:吴湖帆、梅景书屋
此幅为吴湖帆年的摹古之作,取法自吴墨井。此时的吴湖帆已经经历了二十年传统笔墨的淬炼,正在化出自我面貌。著名的《云表奇峰》即于是年完成。此幅写秋山红树,钓艇野航。于墨井冷郁中,掺入些许明艳,开出自家一派生面。
采莲图卷手卷张大千题引首
凤池精舍图卷纸本水墨淡设色丁丑(年)作
款识:凤池精舍。遐庵姻丈属写斯图,漫用王叔明笔法不求形似,随笔成之。丁丑夏日吴湖帆。
图用元代王蒙山水皴法,所写庭园内多玲珑湖石,池水绕岸,松柳竹林掩隐;松下石间有精舍二楹,一士人临窗读书,屋外水榭上有石栏、石桌、石凳。园林景致,恬淡清逸。全图笔墨精妙,是吴湖帆少见的园林山水题材的精心之作。
仿马文璧秋山读易图立轴纸本丁丑(年)作
秋山读易图立轴纸本丁丑(年)作
款识:新收马文壁秋山读易图小帧,笔墨简澹,自具痴翁神韵,因仿其意作松溪飞瀑,以应莲荪先生雅正。丁丑五月,吴湖帆。钤印:吴湖帆印、万里江山供燕人
《秋山读易图》是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最后一位大师吴湖帆的佳作。清新隽永的楷书款阐释了他的创作意愿,文中提及的马文璧是元代素有时誉的画家,莲荪先生为民国画师沈金镛,善花卉,笔致高妙。年,时值吴湖帆所参与创立的苏州“正社书画会”活动频繁之际,这幅仿马文璧《秋山读易图》应为大师与沈金镛交流时所作,意趣盎然。
马文璧深谙写画,文气十足。吴湖帆以超绝技法进行了精彩的再现。勾画山石,以石青与赭石为色。披麻皴染,突出立体效果。湿墨点苔依山而上,郁郁葱葱。古木松树枝叶遒劲,内蕴篆意。挥斥方遒间下,又是涓涓的细流,均为细笔勾勒,刚柔并济。山顶之上扎根着高耸的佛塔,其下掩映着一座古刹。画前松香徐徐,水波潺潺。远处又传来古寺的钟声,不绝于缕。曲径通幽,这是吴湖帆描摹的自然胜景、人文圣地。这幅仿元代马文璧《秋山读易图》是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仿王烟客秋风图镜心丁丑(年)作
仿王子久山水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秦山汉水卷手卷设色纸本丁丑(年)作
马遥父晴麓横云镜框纸本丁丑(年)作
翠碧银涛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江山胜览镜心水墨纸本年作
灵峰馆诗事图横幅设色绢本戊寅(年)作
仿王原祁山水立轴戊寅(年)作
仿王蒙笔意立轴水墨纸本年作
秋山萧寺图立轴戊寅(年)作
松壑鸣泉立轴年作
秋林飞瀑立轴年作
巫山清秋图立轴设色纸本戊寅(年)作
仿四家山水屏四屏设色纸本年作
春山晴爽纸本立轴己卯(年)作
翠岫琼林纸本立轴己卯(年)作
翠岫琼林纸本立轴己卯(年)作
山水镜心年作
春江渔隐立轴设色纸本
春云烟柳立轴设色纸本己卯(年)作
《春云烟柳》轴,为吴湖帆年所作青绿山水精品。这幅画描绘的是江南三月秀丽明媚的人间胜景。春日江南,芳草鲜美,桃红柳绿。画面构图以“S”形布局,缜丽丰腴,意境空灵;用笔着墨滋润秀雅,富有情趣;设色妍丽而秀润,略具装饰风味却毫无匠气。画中山石层峦叠翠,以石绿色主敷,略笼石青,间衬以水墨岩石,以明其阴阳晦明,并分辨“三远”;坡岸水渚以赭石色濡染,敷色滋嫣动人;画面上烟柳葱茏,夭桃吐艳,画面中溪流迤逦远去,柳岸坡渚间点缀屋宇人家,显得幽窈深邃,增加宽广深远的美感,全图色彩和谐统一,春色满眼,洵为吴氏青绿山水画中的代表之作。
楼台烟雨图立轴纸本年作
南山松柏立轴纸本年作
云表奇峰设色纸本年作
秋山观瀑立轴年作
云表奇峰设色纸本年作
仿六如笔镜片水墨纸本年作
云岩幽谷立轴年作
松壑幽居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此幅青绿山水以赵孟俯青绿法为之。是年前后,吴湖帆以赵孟俯法作过多幅青绿山水。在其看来,赵孟俯之青绿法,“一洗宋院习尚,便具书卷气味”。赵孟俯是元代山水画变革的先驱,倡导“画贵有古意”,无论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皆倡跨越南宋院画之纤巧,而直追北宋以前的古朴。其青绿山水皆以青绿色薄罩,后世谓之“小青绿山水画”,以区别于唐代的青绿山水。画中高山深谷,景象险峻幽深,近景为茅亭松树,数棵巨松姿态婀娜,茅亭中空无一人,中景栈道上一士人坐观深涧,画作虽以青绿着色,但意境极为幽静淡远。松树及岩石的造形出于李成、郭熙一系风格。松树以精细工致的笔法画出,树干以勾勒填色之法,尽显其苍劲虬曲之态,根根松针则事无巨细地一一写出。山石的画法颇有出新,笔触细腻,勾多皴少,赭色作底,上罩染石青、石绿,青绿与赭石的搭配,显得沉厚中有一份古雅。整体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笔墨凝重,设色古雅,乃画家壮年小青绿山水佳构。
茂林仙馆图立轴己卯(年)作
山水纸本立轴年作
寒林平岗水墨
《寒林平岗》,此帧以水墨成之,烘托出秋深冬初之际,江渚萧瑟的荒幽境界。由题款用印及笔墨观之,应是吴氏三十年代后期的作品。
溪山渔乐图手卷年作
款识:
1、溪山渔乐图,罗福颐谨题。
2、拟戴文进大意于梅景书屋,已卯仲春二月朔,吴湖帆。
3、三十年二月下浣陈树人。
4、篆香阁主吴青霞题。
5、桃花雨歇春潮长,江中鲤鱼随水上。香蒲叶短白鹭飞,渔父乘船自来往。船头巨罾三丈余,辘轳引缏如引车。浪花触船鱼乱跃,儿女相顾争欢呼。江头卖鱼朝买谷,晚来还向江头宿。老翁不愁儿不啼,新妇般中炊欲熟。俚句奉题,湖帆先生溪山渔乐图,翁闿运。钤印:罗福颐印染、吴万、倩盦、师农堂
黄山奇景图设色纸本庚辰(年)作
王湘碧春山烟霭立轴纸本年作
秋山积翠设色纸本庚辰(年)作
南山齐寿立轴水墨纸本年作
松风云海镜心庚辰(年)作
题识:庚辰春暮,效唐子畏笔法,写松风云海图。倩庵梅影书屋遣怀。钤印:吴湖帆印
《松风云海》构图别出蹊径,近景两块巨石,兀然从画面右侧向左上横插画中,俯视莽莽的松林与云海,下方小径自松间而出。云海灭没处,稍稍露出中景与远景尖耸的山峰。顶端巨石上的苍劲老松,如虬龙般探向空中。两位青襟老者对坐石台侃侃而谈,台下松海入目,头顶仍有峭岩为景,清新淡雅至极。吴湖帆在《丑簃谈艺录》中曾评价唐寅“其山水皆云师法李唐,实只细笔一种而已,晚年粗笔一派,与吴小僊、张平山相似。而小僊、平山便如魔道,是六如书卷气胜也。”此幅《松风云海》以新颖的意境,表现出画家法古而化古的才能,足以窥见他对待画史与创作的态度。
年夏,吴湖帆夫人、出身名门的潘静淑去世,给吴湖帆带来深深的折鸾之痛,他在潘静淑遗作《华曼倩影图》上写下“点点相思,总肠断音书难寄”的悼亡之句,从此更名为倩,号倩庵。
王石谷临巨然江山无尽图卷手卷水墨纸本庚辰(年)作
吴湖帆是民国时期活跃于上海的著名画家。他学养深厚,知识渊博。他的绘画特征正如谢稚柳说的具有“清逸明丽、雅腴灵秀、似古实新的面貌”。又如郑逸梅所语:“托兴作金碧楼台,错采镂华,极其缜丽,却一洗俗氛伫气,而别含古趣。”被推崇为最标准的继承中国画传统的海上大家。吴湖帆山水画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集古而大成的传统面貌,从中可以窥见其秉承了王翚的画学思想:“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把传统山水的青绿、水墨、浅绛几种画风相互调和,创造出一种把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熔铸于一体的新古典山水画。从他的山水画中似乎处处都能寻见前人的影子,讲究笔笔有来历,但不留斧凿痕迹,如此幅《溪山无尽图》手卷,随手拈来,浑然一体。与同时代画家相比,吴湖帆不是顽固的守成,也并非锐意的革新,如同四王的“集古”、“集成”的创作方式。是艺术上的反复锤炼与渐进积淀使他具备了游刃于传统之中而不为前人成法所束缚的功力和能力。吴湖帆的山水画深受南方传统文人画学观念的规范和限制,始终不脱离“正脉”、“法派”的藩篱,但有趣的是,他的突破也正是从这种观念的束缚中超越出来的。可见,吴湖帆绘画的南北相容是有条件、有限度的,他在大胆吸收北派青绿的同时仍不失南宗本色,化雄强为柔媚,化富丽为婉约,最终目的仍是体现南方文人的审美观。
仿黄鹤山樵立轴年作
马遥父晴麓横云辛巳(年)作
文衡山落木寒泉图立轴设色绢本壬午(年)作
清溪渔隐立轴年作
仿黄鹤山樵立轴年作
仿江贯道山水设色纸本
秋山萧寺图立轴壬午(年)作
款识:石田翁秋山萧寺图笔法,在叔明云林之间,董文敏云:进溯穷源实董、巨嫡派也。壬午冬日雪窗偶仿大意,吴湖帆。钤印:倩盦(白)、祘如此溪山甚时重至(白)
吴湖帆是眼高手高的大画家,收藏既富,学养亦深,创作尤勤,所作往往有一股既洒脱又富贵的绅士气。《秋山萧寺图》作于年冬天,正是他与顾抱真婚后所绘,此作乃写沈周《秋山萧寺图》大意,画面呈现出一种仿佛罩了阳光般的暖意。吴湖帆是沈周作品的富户,当年梅景书屋曾藏有沈周的《游张公洞卷》、《西山纪游图卷》和《吴山奇境图卷》,都是沈周传世作品中的上上品。对于沈周他不仅服膺在心,而且了然于胸。所题寥寥数语,叙说笔墨缘由,洋溢一股学养之气。
溪山红枫图镜片设色绢本
山水手卷绢本癸未(年)作
天平山一线天立轴癸未(年)作
题识:千年松树龙鳞在,一道溪泉燕尾分。金元玉虎丘胜会诗句。癸未冬日,偶写是图,略似吾吴天平山一线天景入口处。倩庵吴湖帆识。钤印:倩庵画记、好林泉都付与闲人
《天平山一线天》是吴湖帆四十年代初的精品力作,更是他丹青华佗的绝佳注脚。此图著录于《梅景画笈》第一辑。该画册是年,其门人子弟为颂祝先生50岁生日而编辑其近10年佳构而成,共50图,合50寿之意。画笈里的题识为“千年松树龙鳞在,一道燕泉分燕尾。金元玉虎丘盛会诗句,癸未冬日偶写是图,略似吾吴天平山一线天景,聊博士魁先生一粲,倩庵吴湖帆识。”与现在所见略有不同。此图成于年冬天,赠予“士魁”先生,再由门人征借入刊。后来此图辗转重回梅景书屋,为自藏之便,吴湖帆将“聊博士魁先生一粲”挖去,下补“入口处”三字,并把“倩庵吴湖帆识”移行置于其下。整个改动妙至毫巅,神乎其技。
画如其人。吴湖帆的画,尤其是山水画,透着与他身世个性相应的安静、典雅、雍容、华贵。此图似是对诗句本身的忠实描述,但线条之凝重洗炼,构图之大胆雅健,笔墨之秀美华滋,非吴湖帆而不能为之。诚如裔孙吴亦深先生所言:“其书画透婉约之清秀,喷豪放之气势,集文人之儒雅,显古艺之静朴,精益求精,外求极品之顿挫,内透个性之灵光,实乃其毕生极力所向,千古艺坛,唯山水之正流,乃集大成之佼佼者也。”
秋山飞瀑镜心癸未(年)作
仿赵文敏笔镜心癸未(年)作
秋山行旅图立轴陆恢吴湖帆年作
倪云林江岸望山图镜心水墨纸本年作
白云风木镜心年作
鹊华秋色图镜框水墨纸本年作
云烟楼阁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松溪仙隐立轴纸本年作
赏泉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款识:赏泉图。唐六如有此图,拟为长庚先生雅鉴。甲申八月吴湖帆。钤印:倩庵画印(白)、万里江山供燕人(朱)
吴湖帆有近世画竹第一人之誉,这幅《赏泉图》也展现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他画竹从宋人双钩入手,又参以赵雍墨竹及恽寿平的没骨法。以淡墨或淡色画竹,其笔下的竹子有疏淡清雅之韵味,特别是水份的使用和控制恰到好处,使竹叶有“凤尾梢卷”之势。虽不着色,但仍有缜丽丰润,苍翠华滋的富丽堂皇之感。此幅虽为丛竹,但吴氏墨竹的神韵却已展露无遗。从这幅画的笔法来看,秉持了吴氏一贯的风格。笔法严谨、诸法并用,层次井然,云峰蒸腾,有深穆渊厚之气。吴湖帆的山水以烟云之法最有特色,《赏泉图》就把这一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
石壁疏松镜片设色纸本年作
款识:石壁过云开锦绣,疏松隔水奏笙簧。此杜少陵句董文敏拈出每作题语。甲申冬日戏写是帧,不似董文敏而略近赵文敏矣。未知鉴者以为然否?倩庵吴湖帆并识。钤印:倩盦画记、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作为海派山水画坛的翘楚,吴湖帆的山水画融古开今。这幅画作中参合了董玄宰与赵文敏两大家之遗意。画中前景绘两株松树俯仰相背,几株杂树参差期间。吴湖帆的松树十分具有特色,树干较欣长,圆形松针呈放射状,连接松针与树干的树枝用较浓的墨写出,挺劲有力。吴湖帆的松树与赵孟俯的双松平远图中的松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中景画一巨岩,岩下多碎石,岩上密林茂盛。巨石之疏与碎石之密恰到好处的将画面的虚实布局安排得十分妥帖。大小山石均用披麻、解锁皴写出,笔力遒劲又不失潇洒风雅。远景烟云缭绕翻滚,云深处露一山头。吴湖帆渲染云雾飘渺的手法则是其一大秘籍。据说吴湖帆挥毫时,先以大笔洒水于纸上,稍干后,复以普通笔蘸淡墨略加晕染而成,烟云出岫,绵延不可方物。自古以来表现云、水的动中有静,变幻无常是一大难题,而吴湖帆所画的云雾既表现了其体积感,又充分将云的动态拿捏到位,非细致的观察和长期的实践是不能办到的。全画以小青绿着色,艳而不俗,色调柔和明润,有雅致。在绿色调的衬托下,几株红树显得分外夺目。
朴园图镜框年作
山水手卷设色纸本年作
凤池精舍图纸本年作
唐杨升峒关蒲雪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云表奇峰设色纸本年作
巉岩陡壑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密林巨嶂镜片设色纸本乙酉(年)作
款识:密林振繁响,巨嶂滃层云。乙酉五月,梅雨连绵,纵笔写此,略具郭熙遗法,吴湖帆。钤印:吴湖帆、倩盦
先生以创作方式研究绘画史,历代如赵孟俯、董其昌、四王以及现代的张大千、谢稚柳皆为此类。他们主要表现于对古人作品的临摹、师法上。在吴湖帆的艺术生涯中,对前贤大师的学习是一项重要内容,了解、掌握各家、各派笔墨习性、技法、风格。吴湖帆对传统的涉猎极广,他从四王正统派人手,进而上溯明四家,元代诸贤及两宋名家,对传统全面把握。吴湖帆对画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创作,这与专业绘画史家又形成了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表现在吴湖帆对画史的研究集中于画家、画派的笔墨、风格、技法范围内。观这幅画作,令人联想起了宋人的词境,兼得豪放派的雄健与婉约派的柔媚典雅。画中山石运用卷云皴以表现石如飞动之感,树参鹿角蟹爪枯枝,远景云烟迷离,亦虚亦幻,实有郭河阳之遗意又兼具其自身特色。
槃亭续图镜片设色纸本乙酉(年)作
款识:盘亭续图。庆曾世仁兄雅属,乙酉初夏,偶忆旧见。吴湖帆。钤印:湖帆颿(白文)
此幅绘江南初秋山水之景,峰峦坡石,多有起伏变化,云树苍苍,疏密有致,其间村落、坡岸、溪舟、湖泊,并写出平沙远霭,表现丰富,笔法以湿笔披麻皴为主,兼长短干笔皴擦,高峰平坡间还用了近似“米点”的笔法。空灵松秀,而不乏沉雄端严的气势,其间还运用浅绛和花青,分别染屋宇和丛树。精致的构图和旷达的气质与元代黄公望的笔法颇为相似。
盘亭续图手卷年作
款识:△盘亭续图。庆鲁世仁兄雅属,丙戌夏夜,吴湖帆。 △隐隐乾坤一草亭,水乡景美晚风清。菰蒲生处沙鸥扑,映带垂虹万里情。戏仿云林笔法并效一绝。倩盦又识。
年,南洋大学建校二十周年,朱文鑫亲为设计建亭纪念,是为“盘亭”。“盘亭”由当时的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命名、由张謇题额,唐并效古人例赋有《盘亭记》一篇,以纪其盛。当时与朱文鑫交好的各位康有为、叶楚伧等,皆依唐文治效前贤故事,为之赋诗作画。此次盛事,竟因朱文鑫父子的坚持,而绵延三数十年,吴湖帆此卷即为年应朱文鑫子朱章淦(字庆曾,-年)邀所绘,去“盘亭”成日已三十年许;而其题云“盘亭续图”,可知吴湖帆当时已有所作应和,此次则是应邀再续一图,自可推知吴湖帆与朱氏父子交谊远非泛泛而已。朱文鑫以天文名家,本身又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学高材生,故“盘亭”的设计极为用心复杂。据说,此亭参用三国时诸葛亮八卦阵图原理及国外古代著名迷宫之法而成,其结构回环曲折,不仅不易进,更且难出,入亭必须循序而进,若不依图示,即失所在,只得徘徊迷惘,徒呼奈何。吴湖帆此卷写“盘亭”,却纯以意写之,又纯出淡水墨,并不注重其九曲回环之妙,而只在其世外恬淡之真,可为解人。此卷构图取倪瓒三段式,但将倪氏远近三段略作改造,使成对角线三段式,颇有奇趣。画中四角茅亭依山而立,亭旁树影婆娑,而亭下竟空无一人,正是云林家数。整幅空幽冷寂、恬淡天真,充盈山野世外之趣,一览之下,俗念顿消,可见吴湖帆消化古人、独出机杼之力。
赵松雪林塘晚归图镜片纸本年作
拟北苑潇湘山图立轴年作
孟襄阳诗仿叔明笔意图镜心设色纸本年作
画家曾仿《青卞隐居图》等多幅王蒙作品,对其笔法、风格了解甚深。此幅乃仿王蒙(叔明)笔意,画意取自唐代山水诗人孟浩然的《寻天台山》:“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天台山乃浙江东部名山,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画面全景构图,山势连绵,怪石遍布,奇峰突兀,林木青翠,瀑布飞溅,雾气缭绕。华顶半隐在云雾中,右侧为著名景致“石梁飞瀑”,只见半山中两崖峭壁对峙,一石如苍龙耸脊横亘其间,此即石梁,又称石桥。水流汇合于此,形成瀑布群,三折穿梁而出,激起水花翻涌,坠入深谷。画中虽不见深谷,但从水势上可以想象其雷霆之势和震耳巨响。近景为两棵巨松,一棵前俯,一棵后仰,枝干纠缠生长在一起,其虬曲的姿态和繁茂的针叶为画面增添了趣味和韵致。整幅山水形象奇险而生动,甚为契合孟浩然之《寻云台山》诗意。画法上,画面布局繁密,山石以淡墨勾勒,皴法细密,墨色层次丰富,再以淡石青色在山头点染,以显示山峦郁然深秀之态。此幅在山石皴擦与树木的画法上均具有明显的王蒙笔意,但这种摹古并不是单纯的摹仿,而是画家以传统笔墨为基础所进行的再创作,得其神髓,非徒以形。整幅笔墨浓淡干湿相得益彰,设色幽淡,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风格苍莽浩渺,格调清隽雅逸,是为画家四十年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佳作。左上侧诗题笔致遒劲,融米南宫与赵佶“瘦金体”与一炉的书体自成一格,与画面整体格调相宜。
拟北苑山水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雪后访梅立轴年作
赵善长溪山闲居图立轴水墨纸本年作
溪山间居图立轴纸本年作
春山图立轴年作
唐子畏洞壑奔泉镜心水墨纸本年作
幽谷云峰立轴年作
云表奇峰立轴年作
仿赵松雪江村渔隐图水墨纸本丙戌(年)作
款识:赵文敏江渔隐图。松雪入元后一洗青绿脂粉,都用水墨写胸中逸气,纯以董巨为宗,古淡浑朴,开后世文人画派,虽大痴仲圭皆未能越其蹊径,距今七百载真迹仅存。余前岁获沈石田旧藏横册三节,有江岸乔柯图,纵笔点染,潇洒天成,洵画苑逸品也。丙戌十二月晴暖气煦,偶得佳楮戏仿其笔,虽神形俱非,差幸未落俗籍呈。行严世丈先生雅鉴。吴湖帆。钤印:倩庵、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潇湘雨过纸本镜框丙戌(年)作
竹林七贤纸本镜片丙戌(年)作
古树层峦横幅丁亥(年)作
吴湖帆一生的艺术顶峰时期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初期,这十年左右的时间,他创作了多幅精品和代表作,如《潇湘雨过》、《桃坞春色》、《潼关蒲雪》等。本幅《古树层峦》作于年。在画法上,或用他本人擅长的没骨渲染,或用董源的披麻皴和巨然的“矾头”点,或用郭熙云头皴法,色墨淡宕中见明净,用笔浑厚而洒脱。勾皴点染的运用,水墨和设色兼收并蓄,数家技法融合无间,已经完全脱离传统绘画流派的束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诚如画中所题“近读北苑潇湘、夏山,巨然茂林、海野,郭熙早春、幽谷诸图,略有领悟”,他是师法了世传五代北宋诸大家的绘画技法。同时在这幅作品里也可感受到明代大家唐寅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山石用笔坚实挺劲,与董源、巨然的用笔较松明显不同,显现出吴门画派的影子。作品为横幅,构图上得益于董源《夏山图》、《潇湘图》两长卷千里平远、一片江南的影响。这种构图和形制,在他的绘画里不多见。吴湖帆于用色一道尤有心得,全画以小青绿着色,艳而不俗,色调柔和明润,颇有雅致。
寒林云壑镜框丁亥(年)作
楚山叠翠镜心纸本年作
邃谷寒潭图立轴年作
树深烟漠立轴纸本年作
夏山林木图立轴纸本年作
方方壶夏山林木图立轴年作
秋山萧寺图设色纸本立轴年作
此幅《秋山萧寺图》作于年,题款:黄鹤山樵秋山萧寺图,叔明此图取法巨然。曾藏王烟客家,今归吴兴庞氏。丁亥三月,漫拟大致。吴湖帆。“王烟客”即清初四王之一的王时敏。“吴兴庞氏”是指清末民国时期浙江吴兴南浔镇巨富“南浔四象”之一的著名藏家庞元济。吴氏收藏甚丰,又精鉴别,多有仿古之作,此作便是仿王蒙的《秋山萧寺图》。图上远景写群峰列岫,松杉覆盖中景的山体,山谷中弥漫着氤氲白云,一条瀑布飞流直下,近景写苍松,房舍隐现于山石树林中,水面无波,渚边土丘上密树排列,错落有致。此画以湿笔绘出,画面温润,草木华滋。笔下见一片江南景色,得平淡自然之韵味。在画法上,山石或用披麻皴,或解索皴写出;丛林用没骨烘染;苍松以细笔表现,整个画面墨色层次变化微妙,层次丰富,极见清润苍秀、深穆渊厚之气,画风清隽雅逸,反映其身处“无人之野”、“畅情”所体现出的强烈的个人情感。对于此时的吴氏来说,醉心于山水林泉之间,不问世事,是一种怎样的旷世清淡的理想境界,但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使之不得不寄情于山水,化迹于笔墨之中。
阿里山奇景云海图镜心年作
吴湖帆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上画坛名家,是集传统绘画之大成者。他善于将风景照片通过笔墨、色彩化而为图。年作《庐山小景》、年作《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及本幅均是其这一绝艺的代表作品。在《阿里山奇景云海图》中,他将传统大斧劈皴化为墨块与线条结合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形体,用笔洒脱,墨彩多变,所写群峦叠嶂,起伏连绵,其间雾霭缥缈,云气蒸腾,苍翠茂密的松林与群峦相呼应,全图气势雄浑,景色奇特,委为转光影为笔墨、将阿里山奇景云海作艺术再现的杰作。此图端有题记曰:台湾阿里山奇景云海,拔海在二千公尺以上空中。戊子春三月,子才学弟随教(育)部文物会亲往摄取。凡上下途中,二日间经山洞一百六十又四。归来出示相片,不觉动余画兴,乃检旧楮图此,即赠子才为此行留痕。吴湖帆并识。
九龙山人渔父图水墨纸本戊子(年)作
梅道人溪山烟霭立轴年作
赵松雪春山晴霭立轴戊子(年)作
赵松雪春山晴霭立轴年作
仿唐子畏秋山琳宇立轴年作
秋山晓寒图立轴纸本
策杖访友图立轴纸本戊子(年)作
五月江深草阁寒诗意镜心年作
峒关蒲雪图镜心戊子(年)作
唐杨升峒关蒲雪图设色纸本己丑(年)作
唐杨升峒关蒲雪图设色纸本己丑(年)作
唐杨升峒关蒲雪图设色纸本己丑(年)作
幽谷云峰年作
山水立轴年作
梅柳渡江春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涧底泉声年作
雪景山水设色纸本年作
款识:董文敏有摹杨升真本,全用没骨,娄东虞山诸家俱味有摹写者,余梦寐忆之,略参钱粦举石法,不知与杨氏真面相去何如。己丑春二月雨窗作并识。吴湖帆。钤印:吴湖帆
寒山雪影镜心水墨纸本
王维诗意图立轴年作
松阁云崖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石壁飞虹镜片设色纸本年作
邵弥观瀑图
刘松年秋林图年作
松泉云霭立轴年作
秋山萧寺立轴年作
幽香涤虑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江上云林阁图立轴年作
水绘盦填词卷手卷设色纸本年作
山水镜心设色纸本
这幅堪称“云表奇峰”的山水画作于吴湖帆精力充沛的艺术高峰时期,构图用笔取法唐寅。在春光明媚、湖山相映高松挺拔,新絟环绕之中,朱楼画阁中的文人雅士凭栏眺望,饱览春色。他书写唐寅《题画诗二十四首》中第十九首补白,真可谓笔姿秀雅,古意盎然,诗书画三绝。此画是他将水墨烘染、与青绿山水熔铸一体的精品佳作,也是其年所作《群玉斋校碑图》的母本。
群峰雪霁图立轴设色纸本辛卯(年)作
范华原万峰积雪图
秋山图立轴年作
邵弥观瀑图立轴
仿唐子畏笔
西溪晚霞图立轴年作
题识:一抹斜阳凝望里,遥迷平楚恣狂朋,酒阑笑语共西溪,佳丽访晚霞秋树,如在画屏放舟钓浦。癸巳秋日,吴湖帆用范石湖三登乐韵。钤印:倩盦画记(白)、湖山如画(朱)
时在癸巳(年),吴湖帆先生年近花甲,其时笔墨由明秀而沉厚,设色由鲜润而苍厚,所绘松树茂密青劲。此图以南宋马夏“边角之景”入画,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深山中古刹掩隐,湖面上孤舟独钓,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出空蒙的空间和浓郁的诗意,正所谓“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孤舟泛月而一人独钓”,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范石湖”即范成大(-),晚年在石湖筑有别墅,自号“石湖居士”,人称范石湖。
春浦沧舟图镜心设色纸本年作
临富春山居图手卷水墨纸本年作
款识:元黄大痴富春山居图真本。甲午十月之望吴湖帆临竟题眉。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授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敛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题跋:大痴富春山居图卷,顺治七年,宜兴吴问卿临终投火,旋为其犹子子文易卷取出。卷前已毁去二尺许,自后毁存之最前段二尺弱,分散归广宁王氏,装入三朝宝绘册中,其后全卷由季沧苇王儼斋安仪周诸家收藏,归入清宫。今所通行之摄影本是也。余今据影本临成,而最先一段即以所获之王氏本接临于首。吴湖帆识。最前一段二尺弱,此王氏散出辗转于戊寅冬日收入敝笈又记。钤印:吴湖帆印、吴倩长寿、梅景书屋、吴氏梅景书屋图书印、万里江山供燕几、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吴湖帆印
以浙江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为背景的《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对后世画风极具影响,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末清初时期,《富春山居图》被焚为两段,分别称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其中前段《剩山图》流散民间,后被“梅景书屋”主人吴湖帆收入囊中,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入藏清宫,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富春山居图》为吴湖帆在收藏《剩山图》时的临绘作品。年,吴湖帆将所藏的《剩山图》原迹与《无用师卷》影印本合裱为一卷。年,吴湖帆全本临摹了此卷,在临绘的《富春山居图》中,吴湖帆将自己毕生的艺术造诣通过长达7米的画卷完整呈现出来,格调高古清雅。作品首次使分离数百年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完整展现在笔下,这是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富春山居图》做到了全图合璧。年,吴湖帆将《剩山图》捐献给了浙江省博物馆,并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溪山远眺立轴水墨纸本年作
款识:溪山远眺。甲午春暮日为清之研弟写,倩庵。钤印:吴湖帆印、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此卷气象森然浑穆,林木茂密,中景房舍点缀错落,清溪出山涧,水气云气缭绕,一派空旷清润的山居景象。构图与浓墨点染深得宋人意境,烟云供养,恬淡中见廖远气象。
稼轩词意图立轴年作
款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稼轩词句。甲午七月,吴湖帆作图题之。
这幅《稼轩词意图》是吴湖帆超清迈明、以元融宋,欲合南北宗于一手的巨幅代表作。此图作于年(甲午),吴氏已年过六旬,四十余年的陶熔今古,令其笔墨已入庖丁解牛、无往不利的化境。全画虽尽显吴湖帆圆厚滋润、温文典雅,于平淡中见痛快淋漓的笔墨风格,实则却是借鉴北宋王晋卿名作《渔村小雪》的融古开今的杰作。比较此画与《渔村小雪》卷中最为精彩的雪山飞瀑一段,可窥出此《稼轩词意》的渊源所自。除了主峰山体、近景坡石林木系出王诜所宗的李郭派法门,近景坡石还借鉴了唐寅、马远的长斧劈皴笔调。然而尽管借鉴了《渔村小雪》的构图与山体造型,但如前所述,《稼轩词意》毕竟体现了其时已达于巅峰期的吴氏个人的笔墨风尚。此画纯用水墨画于陈年生宣上,不耐层层相积,吴氏笔墨滋润温厚、平淡天真的特色被发挥到了极致。
双松平远图镜心乙未(年)作
渔父图手卷水墨纸本乙未(年)作
此件《渔父图》乃吴湖帆临古山水之精品,作于乙未(年)秋日,是年,湖帆六十有二,对临梅花道人之本,笔意精练而神明涣然。湖帆习画,即以临古入手。后癸丑(年)起潜心山水,初涉“四王”,遍习家藏。又三年,学恽寿平、吴历、戴熙、“明四家”,进而涉足元人,作《仿大痴秋山图》,是为湖帆仿元之始。后庚午(年)37岁起,专攻宋元。习元日多,体悟日丰,至仿此卷,则已笔精意老,深得画中三昧,堪称仿古之佳绝者。
湖帆所临之本,出自梅花道人手笔,属其旧藏。梅花道人乃“元四家”吴镇(-)之号,性高洁,喜作渔父图,有多幅《渔父图轴》传世。湖帆所临之本,卷首有吴镇自录柳宗元《渔父词》十六阙,卷后有元吴瓘题跋及七绝诗二首,钤有“吴瓘私印”白文印、“吴莹之”朱文印;另有元陆子临、黄耑甫、辛敬、释如璬,明文徵明(二跋)、周天球、彭年、陈鎏、袁尊尼、王谷祥(二跋)、黄姬水,近代吴湖帆、吴徽、张大千、叶恭倬、俞子才等题跋。湖帆临此卷,乃精仿堪真者,笔墨意趣甚至题跋之文,皆力求统一,可见其识古之深、得古之精。
渔父之意对吴镇而言,意指一种理想中超然的生活姿态。渔父之“父”又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清龚自珍云:“烈士暮年宜学道,才人老去例逃禅”,可见“渔父”意象中所隐含的超脱之情。据卷中题跋,吴镇所创此幅《渔父图》,也以荆浩之拓本为源,可见其渊源之久。吴镇作《渔父图》,聊发避世幽居之情,吴湖帆临此卷,亦有同类之情。着力此卷《渔父图》之临摹,当为湖帆自勉自励的某种寄托与写照。
拟唐子畏山水立轴年作
灵岩山色立轴年作
庐山五老峰纸本水墨设色年
山村秋意图立轴戊戌(年)作
溪山秋晓年
款识:溪山秋晓。伯清徐同志清赏。戊戌二月,吴湖帆作。钤印:吴倩画印、湖山如画
强大到遭人妒忌的色彩;精密到无以复加的笔墨;集尽前人之精华;抒尽胸中之逸气……;这便是眼前这幅《溪山秋晓》。同时期细墨五色作品除册页、扇面之外,仅见《大龙湫》一件,与此作同为两尺上下,存世量极少。《溪山秋晓图》是吴湖帆专为得意弟子徐伯清所绘。吴湖帆与徐伯清亦师亦友,虽无师生之名,却有师生之实。年,在嵩山区政府任干部的徐伯清得知老师并未被错划为右派,赶紧登门报喜。吴湖帆高兴地留下他,花了4个小时为他精心创作了这幅青绿山水。此图以胭脂与西洋红绘山花,虚处用白粉晕染云气,并以飞白笔法作巨石,显得气势磅礴。
秋山晴霭镜心设色纸本庚子(年)作
群玉斋校碑图手卷设色纸本庚子(年)作
《群玉斋校碑图》为吴湖帆年(庚子)为海内资深碑帖收藏家李启严所作。此卷是吴湖帆将水墨烘染、与青绿山水熔铸一体的精品。构图用笔都取法唐寅,尤其是由唐寅变化而来的灵秀洒脱的画风,那种高远空蒙的布局,淡色山石上的细笔带水长皴,都明显地带有唐寅的遗风,只是吴湖帆比唐寅少了些雄健劲拔,多了些疏朗秀美,为当时的沪上画坛吹进了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打开画卷,只见在春光明媚、湖光山色相映,湖山间新松挺拔,翠竹环绕,山中楼阁中的文人雅士一边饱览湖山春色,一边校读名帖古碑,人生之乐,无过逾此!是卷因为吴湖帆酬知己之作,所以画得既用心又轻松,既无草率应酬之弊,也无刻意做作之匠气,画面浓淡兼施,粗细有致,笔墨秀逸绝尘,洋溢着一种淡雅温润的韵致,为吴公晚年之杰作!
原子弹放射图年作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吴湖帆连续看了几场原子弹记录影片,又在《人民画报》上看了彩色照片。经过数月的酝酿和实验,终于在年夏创作了此图。画面上,吴湖帆用娴熟的没骨烘染法描绘了原子弹爆炸时不断翻滚、徐徐上升的烟云巨柱。以传统手法表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这不仅对吴湖帆是第一次,而且这幅作品在近现代绘画史上也是极其成功的佳作。
分享才有价值,分享给朋友们吧!
艺术家?拍卖?画廊?收藏家?艺术机构?资讯交流平台
每日分享艺术收藏海量资讯
欢迎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jq/1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