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景区 >> 为什么我们总是遇人不淑看完全文你就知道
最近常常听一些朋友哀叹,当初真是瞎了眼,交个朋友害我不浅。
也有女性在生活中总是感叹,为什么总是遇人不淑?
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越来越难判断出一个人的品质优劣,能力高低了呢?
造成这样结果我的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越来越善于自我包装、自我夸大,甚至是自我表演,牛皮吹上天的大有人在,比如我认识某某市委书记,认识某某大学教授,认识上市公司老板,而自己其实就是某个时候在20排开外听了人家几十分钟讲座而已,人家根本就不知道他(她)是谁;
二,我们越来越习惯以各种外在的评价体系来看人,比如毕业院校、演讲才能,以及各种光鲜亮丽的头衔、各种丰富的人生经历,等等。现今社会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是真才实学,说不定他(她)是买的文凭,至于各种头衔那更是泛滥,丰富的人生经历那简直太简单不过,通过关系,海外留学几年,回来就可标榜自己是海归精英。
1
其实,我们看人最核心的一个标准应该是德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例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有两个,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子贡,但性格却截然不同。
就身份地位而言,颜回属于一文不名的知识分子,而子贡却是钱财万贯的商人。从资质来看,颜回沉默笃言,看似愚钝,而子贡能言善辩,聪明伶俐。作为学生,颜回既不是特别爱发问,学习能力也不强,而子贡却积极请教孔子,参与讨论,发表见解。
在我们现在的很多评价体系看来,子贡这样的学生应当更被推崇,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颜回自然是比较容易被边缘化。
然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在他教学的过程中,他却一直在贬低能言善辩的子贡,赞扬沉默木讷的颜回。
在整部《论语》中,涉及颜回的共有17条,其中有14条全部是孔子对颜回的褒奖以及怀念。而与此相反的是,在《论语》中关于子贡的有33条,其中请教孔子的、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的达到一半,其余的则多为孔子和子贡的讨论以及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其中正面评价2条,负面评价和训诫5条。
孔子为什么要打击能言善辩的子贡,不遗余力地赞扬沉默木讷的颜回?
子贡能言善辩,利口巧辞,办事通达,有经世之才。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子弟子中首富。然而在孔子的眼中,和颜回的大智若愚比起来,子贡的“利口巧辞,能言善辩”属于巧言令色的“小智”。
颜回的自信是由内向外的,子贡的自信则是由外向内引发的,最初他只是把学习当做一种完善自我、装饰自我的手段,有着很明显的功利性,因此在他的身上有着一般“成功人士”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一方面思维敏捷、领悟性强、善于应对、为人练达,其能力确实超出常人,但一方面较为浮躁、容易骄傲自矜,容易志得意满、自以为是,很难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所以说孔子看人识人,不被外在的光鲜所欺骗,不以外在的成就论是非,而更注重个人精神层面的仁德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坚定信仰、积极而又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在他看来,“德”是一个真正君子的内核,此外的口才、能力、经历都应该在此基础上生发。
能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这正是孔子识人育人的过人之处。
2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也是一个善于知人用人的高手。
淮军草创之初,曾国藩曾让李鸿章把淮上豪士悉数邀往一处食宿,他要亲眼鉴别人才。这一天,他们不骑马,也不带随从,悄悄步入宿馆。只见有一人裸腹踞坐南窗,左手执书,右手持酒,朗诵一篇,饮酒一盏,大有旁若无人之概。
看什么书呢?司马迁的《史记》。
于是,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将来成就最大者,南窗裸腹持酒人也。”事实证明,曾国藩看得很准,那个人就是后来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刘铭传,后任台湾首任巡抚。记得历史课本上对此人评价颇高,前些年还有人专门拍了一部电视剧《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来叙述刘铭传传奇的一生,刘巡抚对当时台湾治理功劳颇大。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可以看出为人,德行之重要。
曾国藩一生驰骋疆场,谙熟人性、把握人心。他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听其言量其心志,观其行测其力,析其作辨其才华,闻其誉察其品格”。
为此他提出,“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才德不可兼得以德重,好利之人不可重用”;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有大才而性格偏激之人要慎用;标榜“主动吃亏之人”要慎用;才高德薄名声不佳者、才德平平迁升太快者、个人不愿出仕者不可推荐。
3
还有很多有识之士往往能透过饭局见微知著,识人用人,因为很多人虽然擅长,但在饭局这样私下的场合,往往会暴露出真正的品性。
比如马云喜欢看人在饭桌上喝酒的表现:
“自己不会喝酒,但好强硬撑,结果三杯未下肚,就面红耳赤,开始手舞足蹈,之后又是烂醉如泥,丑态百出,这类人我不会重用;自己很能喝,但装着不会喝,并一边想方设法唆使别人喝,不看到别人烂醉倒地不罢休,这类人阴险狡诈,我也不会重用;那种自己会喝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对别人不劝酒、不唆使,悉听尊便,则可以放心重用。”
李嘉诚喜欢从选座位识人。
如果吃饭时,有哪位喜欢选领导身边的位置坐,他觉得此人过于积极,心术可能不正;而有的人却偏偏不喜欢坐在领导身边,老是挑离领导最远的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里有鬼,他也不看好。
这就是细节的力量。这些细节,因为很难掩饰,很容易暴露内心真实的想法。
所以对那些喝酒不顾场合,容易失态的人,往往酒后会失言或者吐真言,这样的人不能重用;喝酒只想别人喝,自己不喝的人不爽快,打交道起来会很累,不抽烟对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喜欢吃独食,不懂得分享,吃饭喜欢主动坐领导旁边的人,多半是溜须拍马之人,往往面前一套背后一套,每次都远离领导的人要么自卑要么内心有鬼,所以我们还是喜欢处处为人豪爽、率真性情、不卑不亢之,这样的人才是能担当大任之人。
看一个人,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
有些人喜欢呼朋唤伴,一起赌博打牌。
有些人喜欢酒吧KTV,暗无天日,酒气熏天。
有些人喜欢网吧迪吧,不到天亮不回家。
有些人喜欢参加文化活动,书读百遍,学识渊博却还觉得知识不够,喜欢和有文化、有涵养、有学识的人交流,但往往找不到一个真正可以让自己心安定下来的地方。
其实,这个地方早就默默的存在两年,它就在干将路边,五卅路旁,紧挨苏州大公园和体育场,旁边不远就是言子书院和观前街。
它就是苏州最美民国建筑,上海大亨杜月笙曾经的私宅——同德里,在这座美丽的建筑群里门牌为12号的精美房子里,有家以经史子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吴地文化为主题的书院—涵舍书院。
这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文人墨客,谈笑风生”、这里“思想碰撞、氛围热烈”、这里每周一次文化讲座总是人满为患,这里是苏州文化一片靓丽的风景。
4
中国有四大享誉海内外的的书院:河南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河南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
那涵舍书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涵舍书院为年12月1日在江苏苏州新成立之书院,是与涵舍国学会(原寒舍国学会)并列之组织,主要功能是结合现代社会需要,对爱好传统文化之人士进行深度培训,更好的服务当今文明社会。
那涵舍书院目前有哪些课程呢?一、涵舍书院之中国帝王与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成人)1、帝王权术——中国皇权统治与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渊源浅谈2、千古一帝——秦始皇与中央集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职能解构3、流氓皇帝——汉高祖刘邦的无为而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启示4、中兴世祖——汉光武帝刘秀的“柔道治国”与现代企业激励制度泛谈5、魏武挥鞭——魏武帝曹操“唯才是举”与现代企业HR工作效能提升6、大唐雄风——从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君臣关系看现代企业中领导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处理。7、强干弱枝——宋太祖赵匡胤的分而治之与现代企业部门设置8、唯我独尊——“权力野兽”明太祖朱元璋与现代企业部门权力配置须知9、满汉一体——清圣祖康熙的满汉合体与现代企业兼并重组关系漫谈陈翔,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法学系。文史专栏作家,贵阳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jq/1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