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关于庐山的随想随记

发布时间:2016-10-24 15:43:06   点击数:
关于庐山的随想随记

在一个炎热的周末又去了一趟庐山。

第一次去庐山还是年,那时还没大学毕业,暑假的时候给两个小孩当家教。两个学生家里条件挺好,都在加拿大读书,大的少龙读14岁,小的少驭10岁。两小子回昌玩,家里想着中国文字、中国文化不能丢,于是妈妈托人在师大找个人给两人教点东西,然后就找到了我。我毕业前只做过一次家教,就是给他们兄弟俩。这个家教做得很轻松,也比较有意思,家长不要求我按照升学要求来教东西,唯一的要求就是巩固或提高一点他们的文字文学文化水平,一周上三次课,每月元。于当时的我而言,简单是再好不过的一份差事。于是每次上课就是找比较有意思的主题去跟兄弟俩谈论交流,唬得他们一愣一愣的。印象中跟他们讲过很多小故事,讲过辩论、演讲,讲过孔孟,讲过书法与王羲之、颜真卿,讲过《世说新语》,讨论过黑洞与《时间简史》,聊过农村趣事,聊过神鬼怪与各种动物,也讲过一些中、小学课文并讨论中西学校的不同……家长好像在庐山投资了个宾馆,所以有一天准备让小孩上庐山避暑一周,可能是我跟兄弟俩处得比较好,所以家长叫我一起陪着去,也不耽误课程,第一次上庐山就是这样去的。

到庐山后住的宾馆名字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在飞来石那条路上,如琴湖边上,宾馆当时还是新开张。那次在庐山去的景点很少,只去了两个。一个是含鄱口,随便看了几下后,就与两兄弟一起登上犁头尖,当时年轻体力好,一路爬上去,表示全无压力。另一个是锦绣谷等系列景点,一个人上午9点从如琴湖出发,过花径,下锦绣谷,看天桥、仙人洞、御碑亭,绕圆佛殿、天池塔,继续下到龙首崖,再转到乌龙潭、黄龙潭、三宝树,最后经黄龙寺上到芦林湖,全程靠一双穿着凉鞋的脚,并将凉鞋走断带子成了拖鞋,历时四个半小时。那时无手机、无相机,未留下丝毫去过的痕迹。上到芦林湖后已近两点,凭感觉知道离牯岭挺远,走回去还不知道要多久,于是想打车,结果一摸身上只有五块钱加一张银行卡。冷静的走到一个小三轮前,跟师傅谈好10元的上山价格。上车走到一半后,才跟师傅说,找家农行,否则没钱付,哈哈……后来稀里糊涂住了几天就下山了,除每天晚上在牯岭镇与两学生逛逛,再没去过其他景点。唯一买过的东西是一个竹制杯子,看着挺漂亮,但很容易发霉变黑,用过一段时间后就废了。

说起这段家教经历,真是挺美好的记忆。庐山回来后,两小孩准备回加拿大读书,因要在上海坐飞机,家长又让我陪他们提前去上海,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那一带他们家的房子里又住了一周(当时那的房价,家长买的时候据说不到)。每天继续给他们上课,嘻嘻哈哈,亦师亦兄亦友。那也是我第一次去上海,只要不用上课、不用陪学生的时候,我就一个人背着包去转,有的时候也带着两学生去转,先后去了东方明珠、外滩、科技馆、复旦大学、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大剧院、正大广场、鲁迅公园、中山路步行街等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在那时候感受得淋漓尽致,在南昌时看到的高楼那时候对比上海感觉就是平房。一周下来,连玩带买,一个月赚得元所剩无几。

(下图当年的我)

这段家教结束后,与这两个学生只通过邮箱联系过几次,国外流行MSN,我们流行QQ,所以都没加聊天软件。大约年,两兄弟再次回昌,找过我一次,再后来就断了联系了。想来,这两兄弟现在应该一表人才,大有作为了吧!

第二次去庐山算出差。八项规定前,各学校流行高三教师外出备考,一般利用三到五天的时间筹划高三最后的冲刺方案和打算,也是给高三老师做一次修整,我年教高三的时候刚好学校选得是庐山。相比第一次去庐山,这次在庐山其实没有什么空余时间,大部分时间就安排了开会、培训等活动,开会之余的时间也不够去太远的地方,所以一般只在附件逛逛,比如别墅群什么的。但是其中有个半天,大家一起去了三叠泉。下去时轻松活泼,一马当先,兴奋不已。到下面三叠注入的水潭后,尤其兴奋,把鞋一脱就下去了,在水里玩了近一小时,还喝了几口三叠泉的水。可能就是这样凉到了,回程往上爬时,不到一半路肚子开始不舒服——竟然要拉肚子!想想既要迈步子往上爬,又要夹着屁股不想动的感觉……人都要崩溃!只能满脸惨白、满头大汗地一步步往上挪去寻厕所,那是我所有爬山历程中最痛苦的一次。

第三次上庐山就是这个月的一个周日了。感谢朋友H先生鼎力相助,在最炎热的时间、庐山游客最多的时候给予安排。先说一下去的路上,走的是昌九大道,新修的路很好走,一马平川,就是南昌境内比九江境内的路进度要慢些,有的地方还没修好,提醒要去的朋友慢些。另外,昌九大道必竟不是高速,沿途经过很多村庄,不时会有车、人从路边出来,尤其要注意安全。昌九大道走完,对接的是国道京珠线(G),从这里要小心了,很多测速,不仅有明面公开的路面正上方的探头,还有九江交警藏在路边的,我一不小心就中招了,73码,超速21%,经网上查看违章图片,可以看出测速器就放在路边的地方,想“擦”一句忍住了。上庐山时除了买大门票外,开车上去还要买张停车票,45元。上山一路是渐入佳境,越来越凉快,山下40度,山上20来度,只要不直接晒在阳光下,都是凉快的。

到山上订好的宾馆后,一看位置,又是在飞来石那边的如琴湖边上,轻车熟路到达目的地。安顿好了以后,因为我第二一早就要下山上班,所以饭后休息一下后赶紧带着家人去熟悉一下她们接下来几天要自己走的一些地方,顺便带她们去比较远的含鄱口和植物园。开车去含鄱口并不能直接到景点,而是在距离景点2公里多的地方就要下车步行过去。这里吐槽一下景区管理:不让私家车进去可以理解,庐山安排了专门的到各景点巴士(80元每人一定天数内随便坐,也挺好的),但在不让车辆进入的路段一堆的“小面包”是几个意思?面包车主无处不在的围着游客说,你们走到含鄱口要40多分钟(其实我们携老带小也不过走了20分钟),坐我的车算你30元。更奇葩的是,这些“小面包”的车门上都贴了张“非营运车辆”的标识!嗯,待我想一下这像什么,对了,这就像怡红院门口竖个牌,曰:此处不关风月!

(下图“小面包”的贴字)

含鄱口依旧气吞万象,左五老峰雄踞,右太乙峰耸立,边上是犁头尖、含鄱亭,对面大山比肩,下口为县,远眺鄱阳湖烟波浩淼。千年的江山,风景不变人事变,于我来说,三次登庐,从登山的体力就能感觉年轻的朝气正渐渐远去,第一次走四个半小时的上下山路依旧生龙活虎,第二次爬三叠泉虽无压力但已气喘吁吁,第三次?放上照片看下身材就知道垮了!只能与犁头尖合个影,无勇气与当年一般一口气到顶。

(下图胖子)

含鄱口出来继续步行去了庐山植物园,以前两次都没来过,这次发现这是个漂亮的地方,各种植物风景如画,值得一观,直接放图。

晚饭后,带着家人去看庐山恋。前面两次上庐山,都对这个没有兴趣,这次突然就比较想看。电影晚上放两场,分别是7点和8点25,我们赶了第二场,人稍微少一些,不像第一场全满。本以为《庐山恋》会很一般,没想到比我想像中好看得多,80年能拍出这个水平,怪不得能经久不衰。谈几点感受:1、整体剧情不错,有帅哥美女,有波折,有立意,既说爱情又谈爱国和侨胞回归,剧中那句“Ilovemymotherland,Ilovethemorningofmymotherland”在当年一定深入人心。2、那个年代就知道植入广告,两后两次出现了中华烟和可口可乐,厉害。3、完美融入了庐山的各大景点,把爱情戏放在庐山的各个著名景点上,既漂亮了画面,也推介了庐山,把庐山的景点宣传了几十年,这个创意即使是今年来看也是非常妙的。4、今天的年轻人来看,以前的电影演技略显浮夸,观影中,观众欢笑不断,像看喜剧片一下。总之,这个电影值得一看,准备下次带父母来时让他们也看下。

第三次在庐山只呆了二十个小时,留下家人继续避暑。独自回程下山很刺激,早晨六点的庐山车很少,清凉而又清新的空气中,在一道道弯中听着刹车的声音,颇有点《头文字D》的感觉。

庐山,下次我再来。

(这个订阅号是最近开的,发东西比较方便,也可以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jq/124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