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
“建楠,咱们的课题《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准备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观摩课,怎么样?”“我试试吧”。“好,下节课咱俩一起研究。”
接受了任务,安顿好了孩子们,王建南老师快步走向教导处。此时刘君主任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综合实践活动相关的课例、视频、教案等资料。综合实践活动课到底该怎么上,有哪些要求,应该设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呢?她们从《课标》到课本,从理论到实践,抽丝剥茧,反复商讨、研磨。迷雾渐渐拨开,透着微微的光亮,踏出第一步,确立了方向。结合本册教材古诗文的特点,以及本班亲近古诗文的特色,最终决定首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为古诗词。“君姐,我觉得汇报环节设计的不扎实,你再帮我看看。”
“君姐,古诗情境表演这一环节,怎么能让孩子们的表演更加入情呢?”王建南和刘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凿、一句话一句话地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时间紧,任务重,几天的反复研究、修改,再研究,再修改,终于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周二的教研课上,录播教室里坐满了听课老师。
柳暗花明又一村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邀请大家共赴一场诗词之约。”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孩子们,这些图画让你想到了哪些诗句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童真童趣的画中小娃令孩子们忍俊不禁,现代小童回观古代小童,看他们的生活,品他们的情感,多么有趣啊!孩子们兴致盎然。
(二)带着诗词去旅行
“老师,我最喜欢的是江西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美啊!”
“我还知道关于庐山的诗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脚下就是鄱阳湖,所以庐山才总是云雾缭绕的。”
孩子们从鬼斧神功的江西庐山奔赴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粗犷与豪迈;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中看到了武汉的黄鹤楼;风景秀美的烟雨江南也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伴着诗词,踏着春花秋草,王老师带着学生游览大美中国。
(三)以曲和诗心欢畅
游玩归来,背起小锄头,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悯农》的律动中体会农民伯伯农作的辛苦!
(四)畅游诗词天地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词挑战赛上,我们从“数字”为主题的九宫格闯“颜色”为主题的诗句拼接,再到战况升级后的关键景物猜古诗。
“莲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还有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蜻蜓!”“原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飞花令环节,男女生双方,步步紧逼,步步惊险。最后在多轮对决后,打成平手,真是精彩,精彩!
(五)经典诗词我来演
穿上古代服饰,拿起笔墨纸砚,沉思片刻。摇头晃脑为墨梅题诗一首,“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老师拿出针线,为临行的孩子缝补衣衫,满眼都是依依不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富有诗意的少年!
初心不改永向前
在探索的路上,实验人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反思,我们一直在路上。
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如果将来有人问我是做什么的?我会告诉他:
我是教语文的。
我是教人学语文的。
我是用语文教人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