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旅行美龄宫乱世佳人的金陵残梦国历独家

发布时间:2020-10-20 17:00:08   点击数:

深秋时节俯瞰南京东郊中山陵一带,会发现紫金山群山之间有一条金色的“项链”,那是通往小红山官邸的环山公路。项链正中“镶嵌”的就是小红山官邸,又称“美龄宫”,绿色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下如同一颗绿宝石坠子

李响

《国家人文历史》年12月下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

深秋时节俯瞰南京东郊中山陵一带,会发现紫金山群山之间有一条金色的“项链”,那是通往小红山官邸的环山公路。项链正中“镶嵌”的就是小红山官邸,又称“美龄宫”,绿色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下如同一颗绿宝石坠子。这一奇景近来流行于网络,传说是蒋介石为宋美龄打造的生日礼物“紫金山之心”。但这并不是新发现,多年前,许多关于南京的建筑、旅游类书籍,都已用“项链”来比喻美龄宫及环山公路的布局。

小红山官邸有远东第一别墅之誉,是蒋介石为偿宋美龄心愿安排建造,民间称之为“美龄宫”。建筑设计处处体现着对女主人的敬爱:环绕琉璃瓦房檐有多个勾头滴水,每个都雕有一只凤凰,南侧平台以花瓷砖铺地,周围立有34根清式雕凤汉白玉栏杆,室内铺的紫红色地毯也是宋美龄钟爱的颜色。

要说项链造型是蒋介石为妻子专门设计,恐怕高估了他的浪漫能力。不过,被比作项链珍珠的环山公路两旁的英国梧桐,确实是蒋介石指令督促栽种的。种树之时,树苗尚矮小,蒋介石应该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会形成如此壮丽之景色。英国梧桐黄叶素含量高,入秋时比周围树木更早变黄,所以待茁壮成材之后,秋季便于绿海中形成鲜明的金色。

70年以来,蒋介石与宋美龄被不断地重新评价,小红山官邸的地位也随之发生微妙变化。它一度是奢靡专制的象征,讳提旧主人之名,后来又以“美龄宫”三字作为宣传亮点,发展旅游业,如今俨然有变身爱情圣地之趋势。缘起于蒋宋婚姻的美龄宫,如同一位乱世佳人,她枕着一段盛极而衰的金陵残梦,依然引人入胜,扑朔迷离,远未到梦醒之时。

美龄宫外景,美玲宫主体建筑有地面三层和地下一层,第三层为主人的私密生活空间,包含几间卧室和客厅

应新婚妻子要求建宫殿式官邸

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婚后宋美龄随夫来到南京。那时的南京刚刚确立为中华民国首都,还未经建设,处处残破,楼房短缺,冬季湿冷,几乎没有带暖气的公寓。许多官员太太都待在上海,定期与丈夫见面,不肯到南京居住。宋美龄离开她在上海舒适的洋房,和蒋介石住进南京黄埔路的中央军校校长公馆。这个公馆又称憩庐,位置和装修符合武人出身的蒋介石喜好,像个军事指挥基地。

他们在紫金山南麓孝陵卫还有一座乡间别墅,是个小平房,仅有3间屋子,用于周末休息办公。紫金山是南京风水宝地,山前正中是中山陵,西有明孝陵,周边还有许多风景区。蒋宋日常有暇喜欢到这里郊游野餐,侍卫官孙宗宪记得,有一次宋美龄搬石架锅亲自烧菜,把鸡蛋炒煳了。她向蒋介石说:“我不会烧菜,鸡蛋炒得不能吃了”。但蒋介石一定要她拿过来,把黑色的鸡蛋都吃了,还连声赞叹好吃。

据侍卫们回忆,宋美龄对中央军校的公馆不中意,孝陵卫的平房也不喜欢,夫妇二人周末郊游后,蒋介石想住在那里,宋美龄嫌太僻静,总不愿过夜。大约在年,她看好了中山陵西南方小红山上的空地,向蒋介石提出想建别墅。那里地势开阔,山体紧靠陵园大道,交通方便,登高可眺望中山陵、明孝陵壮丽景色。

新婚爱妻开口,蒋介石自然放在心上。年10月,他向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申请借小红山建造别墅。10月24日,陵园管委会专门召开由孙科主持的会议,批准蒋介石的申请。由于蒋介石当时的职务是国民政府主席,这个工程多被称为“主席官邸”或“小红山官邸”。

年春,蒋介石将督建任务交给南京市工务局长赵志游。赵志游早年留学法国,专攻市政及土木工程,他的堂哥与蒋介石曾同在日本留学,私交甚厚,蒋介石对赵志游十分信任。

赵志游指定技正陈品善为总设计,工程由著名的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包,该厂刚刚中标完成了中山陵二期工程,深受官方青睐。小红山官邸整体风格定为古代宫殿式,这种样式在20世纪30年代非常流行。国民政府有意强化民族意识,推行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中国固有形式”几乎是官方钦定的唯一正宗建筑风格,中山陵、铁道部大楼、励志社、考试院、中央博物院等大型公共建筑都是传统宫殿式造型。国民政府主席官邸自然也要引领时代潮流。

美龄宫主体建筑有地面三层和地下室一层,地面第一层是接待室、衣帽间、秘书办公室及卧室、厨房、洗衣室等;第二层是会客室和休息室,还有大厅、客厅、大饭厅等接待场所。通过大厅,可以到达一个“凸”字形平台,平台四周是雕凤栏杆,在这里可以露天而坐,饮茶观景。第三层是主人的私密生活空间,包含几间卧室和客厅,客厅后改为做礼拜专用的凯歌堂。地下室供秘书和职员使用。

主体建筑预算24万元,不可不谓天价豪宅。蒋介石年底辞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林森接替他的职位,所以建设中的小红山官邸已不再是主席官邸。真正的主席官邸林森的“桂林石屋”与小红山官邸几乎同期动工,地点相隔不远,年6月竣工,耗资仅2万元,由广州市政府捐建。

△点击图片,立即进入活动现场

宋美龄修改车行路线造就项链造型

年6月,工程顺利完成大半时,《民生报》爆料官邸预算万元,因经费困难,由财政部每月拨款3万元。一时舆论大哗,“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刚过去不久,“剿共”如火如荼,内忧外患之际,动用巨额公款建造官邸自然激起民愤。南京市工务局紧急公关,致信各报,说明官邸建筑费用实需36.5万多元,修筑四周马路开支不包括在内,指责民生报采访失实,要求该报“俾明事实真相”。然而,36万元也远超工务局报审计部核准的24万,预算原本就不低,现又多出12万,虽然《民生报》夸大数字,小红山官邸受到舆论抨击也不冤枉。

美玲宫内的会客大厅

蒋介石在汉口得知此事很恼火。此时赵志游已调任杭州市长,工务局局长是余籍传。蒋介石召见余籍传,询问工程费用为什么超出预算这么多,下令停工查究报核。经核查,超支部分包括卫生暖气费6.3万多元,彩画1.2万多元,电灯、电铃费0.48万多元,杂项费用4.5万多元。年9月13日,南京市长石瑛通过航空快件致信蒋介石,说明全部工程即将完竣,此时停工功亏一篑,而且有些工作很难中途停止,比如彩画工程必须与泥水木工同时完竣,如果现在再召商比价,势必延误工期。所以他仅令工务局将可以停工的暂时停下,等待后命。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私人用餐室

新金记康号签订工程合同时,定于年8月底竣工,经此负面新闻已经延误。超支既成事实,走了调查的过场,工程还得快马加鞭。年1月11日,蒋介石给南京市长石瑛写信要他把小红山马路先动工修筑,以便植树。同时,他从军需署拨了1万元给总理陵园主任技师、园林组长的傅焕光用于修路种树。傅焕光给石瑛写信,请市长务必敦促工务局即日开种,因为官邸种树范围很大,春暖后树木发芽就不能种了。石瑛回信说,一万元修筑费已经交财政局暂行保管,以便开工时使用。还没开工,是因为蒋夫人命令马路要另改路线。

按照原计划,车辆从环山公路可由南向北直线开到官邸脚下,路线虽方便,但“往来车辆均须经过房屋南部,颇嫌喧扰。饬即另改路线,以臻完善。”石瑛告诉傅焕光他已经令设计师陈品善另行测量计划,日内即可拟就,送呈蒋夫人核定。到时即可招标兴工。

宋美龄修改车行路线的命令,直接造就了官邸周边马路的项链造型。从当时的建筑设计图可见,公路在官邸尚有一段距离时向两侧分叉外扩,绕行至官邸北面正门,呈橄榄形环装车道拱卫官邸,这样车辆上山的噪音也就不会造成干扰。

作为女主人,宋美龄对小红山官邸很重视,不时提出指导和修改意见。据侍卫汪日章回忆,仅前室内装饰、浴室颜色就进行了多次变换拆建,阳台也修整好几次。屋内的几间卧室、大小餐厅、两间办公室(他们各人一间)以及其他众多的大小房间的设计布置方案,无一不是由宋美龄逐个审查鉴定。有些已经决定实施,又常加改变,如浴室瓷砖先是改成绿、黄间色后又改为一律淡蓝色,复将花样装饰一概废去改成单色平面。

经费不足险成烂尾楼

业主反复变更要求,自然会延误工期,钱款筹不上来也使官邸迟迟不能交验,成了烂尾工程。自开工以来,工务局向财政部、陆海空军总司令部等部门陆续支领借垫了28.4万多元,这些钱已经超出所报预算,但还远远不够支付实际费用,蒋介石只好四处谋划。年5月,蒋介石电令财政部拨付小红山暖气设备工款3万元,主计部以未报追加支出方案,拒发支付命令,蒋介石9月再电财政部催发。各承包厂家拿不到工款,怨声载道,纷纷向工务局讨薪,工务局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年3月17日,南京市政府将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财政组的调查结果转发工务局,并据此做出训令。财政组批评“该项建筑事先非无计划,该承办机关京市工务局竟不于动工之前,编具概算,照章送核,殊属不合。”但“为顾全事实”,还是决定通融,所有正屋暨附属工程费元,并列作国务费类临时费时,指定在年度国家总预备费项下动支。只同意报销31万多,还有4万多没有着落。新金记康号几次写信给蒋介石,要求“体恤下情”,“以救眉急”。市工务局也屡次请求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叶楚伧疏通关节,想办法再拨付一些款项。直到年2月,蒋介石才从参谋部处筹到3万元拨付工务局。同年六七月间,工程终于交付验收,年春,南京市财政局付清了小红山官邸所欠全部尾款。

原定年就应该竣工入住的官邸至此才大功告成,但南京已风雨飘摇,蒋宋只在新官邸居住了很短暂的几个月。蒋介石在这里多次与高级官员开会,商讨抗战相关问题。年9月中下旬,他在小红山官邸召集陈立夫、刘健群和康泽,指示抗战已开始,过去的秘密小组织形式不合需要,要来一个大组织,把各派团结起来,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

蒋介石办公室

为躲避日机轰炸,蒋介石迁入南京中山门外四方城的一栋小平房,小红山官邸只留侍卫守护,并做了伪装处理。年10月17日,在华德国商人拉贝陪同友人参观中山陵,发现中山陵从牌坊、墓道直到墓室建筑物,都搭起了脚手架还包了油布,他推测是防止炸弹碎片。他又看到小红山的主席官邸,叹道“它从下到上刷成了黑色,看上去真可怜!”拉贝留在南京,在大屠杀中对中国军民伸出援手,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年12月7日,蒋介石撤离南京,清晨临行前,他携宋美龄及送行人员拜谒中山陵。侍从室监听专员王正元回忆,秋冬之交,梧桐落叶铺满街道,情景凄凉。“车队没有直趋中山陵,而是绕经卫岗到‘陵园新村’。一会儿,车行渐缓。在这绵延地带上,可见国民党高官显宦的郊外别墅。昔日冠盖云集所在,今朝已人去楼空。而明天在炮火连天中,这些画栋雕梁,说不定会成为瓦砾废墟。其时,我们看到蒋委员长神情抑郁,而显惆怅。车队旋又折返经四方城,远远又见绿树掩映中的‘美龄宫’。此时此景,委员长伤感交集,似有不能自已的样子。”

抗战胜利后为还愿建凯歌堂

历尽8年离乱,重整河山。年12月18日,蒋介石与宋美龄自北平飞抵南京巡视,市民夹道欢呼。他在日记中写道:“四时半到南京,飞巡一匝,此心起落,万感交集,不知云何!只有感谢天父赐我胜利光荣,平安回京,但愿一切荣耀归于上帝,不敢领为己有也。”他回到中央军校的憩庐,立刻手书基督凯歌堂一匾,后来命人悬挂于小红山官邸大厅,“以偿民国二十六年离京时之誓愿也”。

蒋中正在凯歌堂做礼拜时向信徒们证道。受到宋美龄的影响,蒋从北伐中期起即成为虔诚的基督徒

原来,年8月,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抗战声明后回到南京,与宋美龄在小红山官邸小住,蒋介石发愿,抗战胜利后在这里建基督堂以感谢上帝护佑。皈依基督是宋家对蒋介石提出的联姻条件,他一口答应,起初也许只是抱得佳人的手段,但在宋美龄持之经年的影响下,蒋介石愈发虔诚,《荒漠甘泉》成为他的枕边书。他把小红山官邸中的教堂命名为“凯歌堂”,取纪念凯旋之意。

年5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还都南京。同日,蒋宋率文武百官到中山陵谒陵,行还都大典。小红山官邸在抗战期间被日本人使用并破坏,蒋宋仍住回中央军校的憩庐,待小红山官邸整修完毕,他们也常到那里小住,尤其是每逢周日,如无要事,必与高级官员和亲属中的基督徒同上小红山,在官邸中的凯歌堂做礼拜。

年8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小红山官邸举行凯歌堂献堂典礼。这座还愿教堂并没有保佑他再次奏响凯歌,不到半年他就不得不永远离开南京。年1月21日上午,蒋介石最后一次在凯歌堂中静默祷告,当天下午宣布下野,乘“美龄号”专机一去不返。

年,蒋介石在台北复职重任“总统”,在新落成的士林官邸花园中新建了一座凯歌堂。同年,南京的美龄宫由中山陵园管理局接收为公产,改作省高干疗养院。李宗仁归国后重游南京在此下榻。他对随从说:“抗战开始时,我由广西来到南京,在这个地方几次晋见老蒋,真像帝王时代的朝觐一般。谁想到今天我在这里登堂入室,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改革开放后,美龄宫一度并入金陵饭店。年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来访大陆,宴请几位南大教授,南大将地点设在美龄宫。白先勇在宴席间总觉得周围环境似曾相识,恍然如梦,这才想起童年时曾经来过。宋美龄在小红山官邸开圣诞节派对,请了很多要人的眷属和孩子,白先勇和四哥在母亲带领下赴宴。客厅挤满了大人与小孩,到处大红大绿,金银纷飞,全是圣诞节的喜色。“蒋夫人与母亲她们都是民初短袄长裙的打扮,可是蒋夫人宋美龄穿上那一套黑缎子绣醉红海棠花的衣裙就是要比别人好看,因为她一举一动透露出来的雍容华贵,世人不及。”白先勇感慨,“那一堂厚重的绿绒沙发仍旧是从前的摆设,可是主人不在,整座‘美龄宫’都让人感到一份人去楼空的静悄,散着一股‘宫花寂寞红’的寥落。”

国家人文历史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gscs/217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