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心性五行与现实问题的解决

发布时间:2017-3-28 17:44:38   点击数:

心态决定一切,讲心性五行,就是为了解决心的问题。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化,归根到底,来自于对自心的把握出了偏差,没有真正回到本以具足的如来本性——因此流浪、痛苦,因此放逐而痛苦。所以,古往今来所有的神话、哲学、学问,人类所有的问题,多来自于心灵放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如何回归,在回归当中的困惑、迷惑,才产生了痛苦。如果我们心的问题不解决,由这个自心的迷失而生出来的问题,就会使人类永远地痛苦和苦闷下去。

首先,要知道人生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完善自心。完善自心,就是修心的过程。心如何修呢?讲《心经》的时候,讲了心本来的状态。然而,如何能够找到自心?它的途径、方法?所以就有了参话头,所有的方法,无外乎让人们达到一心不乱。

在实际中,怎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也就是,我们把修行和你的实践怎么相结合呢?如何使你有一个好的心态?有好的心态,自然会对“外物”施加影响,进而取得成功。这个途径,我们可以用四个来说明:第一个,完善自心,包括对你本身的内在的一个调整,这就叫完善。完善了以后,就把把这种完善,让其他人分享,或者让你的团队达到共识。如果你和你的合作伙伴,没有这样的共识,那这个完善还是远远不够的,只是个体而已。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认为,每个个人都是一个小天地,宇宙是一个大天地。我们人是宇宙的一个缩影,每件事也是整体的一个缩影。你对一个个体完善,就意味着,你知道整体的完善,因为它是它的一个全息。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心会去修正,这个过程,就是成功的过程。

为什么?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成功的缩影,如果各位的你所面临的困惑还存在,它就是给你发出的一个警报,就是告诉你还没有自心得以完善,那是你整体的一个缺口。各位不要把所面临的问题,当作问题,去抱怨,去逃避。它告诉你,那是你整体中的一个缺口,它只是提醒你,去弥补它而已。

同样的道理,身体出了问题,也是你自心完善有所缺陷。千万不要认为病只是病。所有的病,所有的问题都是对你自心不完善的提醒。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告诉我们,你什么地方不完善,就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比如讲,木代表的是仁德系统,这个代表的是爱的力量和主动的力量——爱是主动的,爱是不要回报的;仁呢?我们看,它代表的是生的力量,生长的力量,春天就是它的缩影。春天的时候,万物生长,而仁就是果仁的仁,这在我们的生命息里面代表什么呢?是代表主爱得力量的,主力量的力。

木出了问题的人,浑身没有劲,做什么事情没有兴趣,因为生长的爱的力量被关闭了。只要你有对爱的力量关闭的想法,你不想让别人生长的时候,仁的力量就会缺失,就会出问题,会在你的身体肝脏,出现不完善的信号,就这么来的。各位如果肝部有问题的人,一定是容易发怒的人,因为发怒就是仁爱的负面信息。你的生长的力量就会受到影响。肝主木,一切跟肝有关系的生理的状态都会出现,而且头部会出现问题。肝容易发怒的,或者是抗上的人,容易瞧不起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头部都会出现偏头疼的现象,都属于容易生气的人。“怒则伤肝”,“怒则气上”,就是这个道理。你看这是不是完善的警告啊?在完善自心里面的这其中的一块,就出问题了。

在企业里面,它代表的和谐关爱的环境,疏通上下联系的渠道。可见,一个大小宇宙,就这么显现在自身。如果自身的这种爱的力量不够的话,同样会反应到你身边,也会反应到你所从事的工作,当然也会在你工作的组织里面出现。我们现在不是主张和谐社会吗?就是爱的力量,如果大家能够互相关照、互相关爱,就能够互相成长;如果相互嫉妒、排挤,谁也瞧不起谁,这个团体就没有上进的能量了——这个力量就关闭了。

大家之所以会觉得非常的痛苦,就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爱都封闭了。于是,社会向上的力量就开始停顿了,大家就都不愉快了,工作没有精神状态了,越来越疲累了。现在很多人说,真想解决我们的问题,我怎么能够工作愉快呢?我现在工作很疲惫,身心疲惫。就是这个组织没有这种和谐的工作环境,个人没有了相互关爱的精神状态。

是你自身没有爱的力量,不愿意去关怀别人了。这种爱的、向上的力量关闭了。而爱,是种子,这个种子的生长是不需要回报,只要在合适的生长环境里。在春天的时候,万物生长,所以形容这句话就叫做“天有好生之德”。让所有的生命在那里生长,都关爱。代表了春天,代表了仁德。

如果你们把这个爱,不断地加深的话,就会变成一种大的力量。它是正木行的力量,这种力量虽然是无形的,但是足以撼动天地。万物的成长第一步,从爱开始,也就是各位的主动付出开始。所有的功德都来自于付出,主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你看,所有的种子都是先发芽,再生长,它会问,我的生长要有代价吗?没有的,它就是生长就是付出,就是让全世界增添一点绿色,带给世界生命就可以了——就像母亲一样,带给她孩子的就是爱,没有任何回报的。这种生的力量,是代表天地本来的特点。

我们内在本来的状态,就是仁爱的状态,如果没有仁爱了,就变成负信息了,负状态了,我们把它叫做“嗔”——就是我们所说的发怒,也叫做有杀心。我们文化里讲的“仁”应该具有这样的正常的状态,就是木的正的状态,而佛教里也是释迦摩尼佛讲的“嗔”是不要有这样的负状态。一个是正面的给大家讲,应该这样,一个是讲你不要这样——其实,两个讲的都是一个问题。

怎么达到仁爱的特点呢?就是不要去杀生,妨碍别人的生长。不要去发怒,不要让别人不成长,不要去忌妒别人的生长,都可以给别人一点点的帮助,让他去成长。这就意味着你能够有爱心,能更好地成长。这句话回答的是,你要想让自己成长,就一定要让别人成长——这就是仁爱系统里面看到的事实和真正的真理。

我们最佩服的是母亲,母亲带给我们的就是爱。任何人一谈到母亲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安宁——因为她让你成长了,那种爱让你成长了。把这种感觉找到了,找到自己的内心,会充满安宁和力量,因为它是力量的来源。

我们讲到付出的时候,我们讲到功德的产生一共有三个,就是一个人怎么有好的命运?第一个叫法付出,要把这种真理向别人传达,要把这种爱的力量向别人传达,法付出为第一,最大的回报;第二,财付出,用自己所获得的物质去帮助别人;第三叫无畏的付出,就是关爱,让别人不要去害怕,这里面,强调的是慈悲两个字。经常有人说我这个人很慈悲,慈悲其实是这样的翻译的:让人更好,好的会更好叫慈。母亲很慈,在她眼中孩子是很好的,她会让她的孩子更好叫慈。悲就是让受苦的不苦,就叫悲。明白了吗?就是慈悲两个字的含义,苦的叫它不苦,拔苦为悲,让人得乐为慈,让人喜悦幸福为慈,这不是爱的东西嘛!让我们各位永远地快乐,就是慈,让各位永远没有苦就是悲。这种慈悲是本来人的天性,千万不要认为中国古代的金、木、水、火、土,理解为是狭隘的那种,什么“木”是木头,它讲的是全息的,对你的内在的阐述。我们在这里就叫做心性,是改造你的自心的大思维。

这三样,可以带来你所有的成就,如果不做这三样,你不可能做出任何的成就——因为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天平一样,你往这个天平加多少,这个天平就可以翘起多少。

再接下来,木生火。火,是礼的系统,就是礼貌的礼,这个礼就是做事要适合,它是生长的阶段。木行指的是生,这个时候火行指的是长,五行是这样分的。这个礼,代表升华的力量,火是向上的,如果这个时候,升华不够了,就出问题了,就会出现礼的负面的状态。负面的状态是贪,很多心脏出问题的人,都是从贪字开始的。你让这种生长的力量过度了,不合理了。在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名利熏心的时代,人们的心就很贪了——都不愿意适可而止了,不知道我们的人是有形的,有限的,不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是有限的。

当希望做一切的事情时,就累死了。心里面的负担特别重,超过它的负荷了。现在的人心里的病很多,据统计,现在80—90%的人都有心理问题。心理病为什么变成世界的大病?就是由于在物欲的世界里,解决不了心理平衡的问题,越过了它应有的界限了,变得贪了。

怎么样才合理?就是要有规格,要有流程。礼,在中国的古代,代表仪式——就是我们讲的做事情要有它的规章制度,要保持合理的状态,把这种模式固定下来了,作为礼。礼是通过一种规定,通过一种对自心的光明的启发,从而使我们的光明别人能够分享,所以它可以使我们永远保持升华,永远向上成长。

有一个很好的故事,说阿里巴巴的宝库,被我们用苦的咒语打开以后,里面的宝藏可以随便拿。从门到里面的宝藏有一天的行程,只要你找到它,把它能够顺利的取出来,就归你所有。可是,奇怪的是,很少见过能把宝藏拿出来的人,在路上成千上万的人都死了,人们非常奇怪。后来发现,进去的人,到了宝藏那里的时候,看到珍贵的宝藏以后,他们会尽其所能,超过自己所有的负荷,背斤的会背斤。他们背上以后要行一天的路程,所以,在路上就累死了。

人们为什么拿不出宝藏,我们每个人都拿不回来。各位,你们不要说保证你们能拿回来,如果你不解决升华的问题,还是拿不回来。做事情合度,这就叫做礼。见人的时候,永远保持恭敬,因为不过分,这个宝贝就拿回来了。表明我们内在的光明,你怎么去把它保持?就是不要被这种贪欲去占领。内心安宁的状态,是合理的状态,是升华的状态,而它的负面,是造成你内心真正的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心理问题,来自于我们的贪念。看看,是不是儒家谈的和佛教谈的是一个啊!而这个五行里面讲的是道教的,你看,这三家谈的是不是一个东西啊,这就是谈的心。

火生土,土又代表什么呢?代表平衡,代表实干,代表你的信念,因为你合理了,你做事情才能说话算数,就是现在说的是执行力。代表你的诚实稳重,这是土的力量。代表你忍辱负重的力量,这就叫信誉,说了就把它做到。如果你不愿意忍辱负重,这个土就会变成痴的状态,我们叫痴情也好,固执也好,都是它负面的状态,这个真正的状态是信的状态,叫信誉、守信。

信字是一个无形的财产,它是所有的其他四行的中央,是它的一个平衡。没有这个信,那四个都不存在了。各位不要以为信很简单,你看,我们国家所有的经济系统,如果缺乏了信誉系统的话,能做什么呢?如果银行缺乏信誉了系统,你们敢往里面存钱吗?如果对方是一个骗子,你敢和他合作生意吗?如果对方没有诚信,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所以,与朋友交而无信乎?就说的是这个。

信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的无形财产。一个人做事情真正成功的原因,是靠你平时的诚实,一辈子的信誉来成就你的一生的。做大生意的人是诚实的人,只有小生意的人,才靠伎俩去做事,偶尔会得到一点利益,但是不长久。为什么品德好的人,能够成就一切啊?是因为他有信誉,他有一个无形的财产。偶然去骗得一份财产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他已经把它无形的牌子卖了。虽然,当时会骗得十万八万。但没想到,他的无形的牌子已经倒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小企业老是发展不上去的原因。他宁可用自己无形的巨大无比的财产,去换得一个有形的十万八万的。骗了别人以后,他认为自己的能耐很大,你看,随便一骗就能骗十万八万人民币,他就不知道背后的信,这个信,是用你一生的代价换得的。这是无形的。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信字。

各位,现在要一起做事情,就必须牢牢记住,信是你终身的财富,这由有形和无形累计起来的。海尔主张的“真诚到永远”,它的质量非常好,而且它们注重服务态度,都是从信誉入手的。海尔为什么会发展大了?企业文化的建立,就要围绕四个正面的状态,仁义礼智信,各挑一个,只要做下去,就会做大,因为符合宇宙的规律。

如果你做不到有信誉,它的平衡力就失掉了,你的运化功能就失掉了,无法和别人合作,无法和别人进行交流了。我们叫脾脏就会出问题,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精华,你消化不了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本来的天地是非常平衡的,而你呢?没有说到做到,去诚实对待,只是选择自己很狭隘的那一点去理解它,只是想得到你自己的那一份,这个时候就和这个运化脱离了,你的脾胃就会受到惩罚。脾胃受到惩罚,就是和别人合作的机会没有了。

一样的道理,在经营上,信也叫品牌,也可以叫做你的无形价值。而痴的状态,是缺口,是中央平衡的缺口,这个痴的状态是指的你做事情比较固执。说到固执,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固执,很奇怪的,其实真正信能达到的人,是完全没有固执,没有成见,才是真正能够平衡的人。只要是平衡不好的人,一定不会比别人高,你就接受不了别人,所以,你的脾脏就出问题了。我们说的,你和对方合作的这种精华吸收不了了。

管理里面最重要的管理者本身,一定要做到没有任何的成见、私欲。集体具有这种消化能力,彼此之间最好的精华你才会吸收到。我们做事情,我们经常讲,你管理到什么地方,才能放手在什么地方。绝对不是一开始,管理权限全放手,那就会不消化了。真正的放手是经过平衡之后,消化之后,完全的磨合了之后,使大家的精华被你吸光了之后,没有了个人的成见之后,一心一意把这个事情完善了,这叫平衡。这叫无痴,就是没有固执。

如果你痴,现在的东西就消化不了,就会形成巨大的疙瘩。问题就在那个地方出现了,你会发现,这个东西你没有消化,就会在你整个的运行体系里出问题。

所以,我们做哪个活动,不听从最好的建议,如果说:“你别跟我讲,这个事情我比谁都清楚”,而且甚至不把这个事情,进行一番预演,去想它的问题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到时候,问题一个一个地出现。问题是,你不知道怎么去做,然后还会第二次出现问题,这就是我们的“痴”太大了,就是太固执了,没有容纳的东西,没有接纳的东西了。接纳系统不够了,接纳系统不够了,运化功能不行了,提供不了其他系统里面的应该有的精华了。这个人当然就会身体垮下来,这个组织也是一样的。

接着,五行就生到金的系统了。金的系统,也是完善自心的一个。金代表肺,在时间上代表秋天。在这个时间里,正是万物在这里吸收精华的时候。你看,树木枝叶夏天的时候,都是向上长的。到了秋天的时候,枝叶的精华开始往回收了,这叫收敛——这个状态就是金的状态,这个状态是凝聚,这就是古代概括为“义”。

义字很高明,义字做不好的人,团体会涣散,我们叫循环系统出问题,呼吸有问题。在团体里面,是凝聚力出问题,团体出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团结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不抱团了,不凝聚了。而这个义的本身在中国的含义里面叫“明是非”,合理的行动,为整体付出的行为,照顾整体的行为。所以,有桃园三结义这样一说,这个义是什么呢?代表对整体的认可,而不对个体的忽视。

现在有的人,认为对整体的认可,认为是对个体的忽视,不是这样的。个人只有和整体的合作,才会产生1加1大于2的这个功效。1加1有时候,可以等于10个,只要你善于合作。如果你光强调个人了,就会出现一个负面的状态,叫做傲慢。傲慢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认为自己老大,满了,傲慢了,我这个人比所有的人都强。听不得别人的东西,就是傲慢了。

就像一个种子,不愿意吸收精华了,认为自己已经满了的时候,所有的精华就聚不到一起了。前两天,我听一个搞企业咨询的说,很多亿万收入的大企业家,也跟他们做了很多次的深谈。他们现在终于意识到,跟别人合作“结义”的道理了,真的发现,得有真正的企业哥们了。过去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这生意这么大,是做不完的,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有几个铁哥们绑在一起,事业才能作大。他们现在非常渴望能够交到几个知心的朋友,经常推心置腹的谈事情,谈合作——这就是中国桃源三结义的来历。

如果刘备、关羽、张飞他们三个,不进行结义的话,他们也没有后来的所谓的蜀国的确立。所以,内心的完善,就是要把你自己的傲慢打掉。傲慢就是分别,在人的意识里面,它代表一种分别心。你看,最容易出问题的,都是特别挑剔的人,都是特别爱有洁癖的人,分别心特别大,老怕有脏,这种人最容易出问题,免疫力出问题了,清水则无鱼了,清高就是傲慢的状态。自己觉得自己最纯洁,这种人往往是孤立的人。

看一个人能不能做成事情,要看你有没有领导的才干,你能不能善于团结别人,有没有团队的合作。对个人来讲,就是你有没有报恩的心,有没有利他的精神,这都是在完善自己。

水,金生水,这个系统,智慧是以水来象征的,在内脏代表肾脏的功能,代表安宁的力量。如果你不能把自己心降下来,放低,你就吸收不到别人的长处,我们把它叫做学问力。可见,这个五行,也是我们内脏的代表词,也就是完善自心,就是完善这五块——这五块,有一块没有完善,就不叫完善自心了,所以,不要说完善自心那么简单。

这个系统出问题,是从哪里出的呢?怀疑的疑,这个怀疑导致你拒绝任何智慧的建议,别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因为有了疑,你就听了也是白听。智慧是怎么来的?是吸收众家之长而有的,这难道不是打开心量吗?你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才会有人建议进来,你光想听好的,不想听坏的,那么,人家就不敢给你建议。

要像大海一样,只有连混水、脏水、清水一样的包容,你才会变成大海,一概都吸收,才有智慧增长的可能。所以,要放低,把自己的心态放低。在水的系统里面,把自己放低了,你才有智慧的可能。如果你这个时候,有异议,就有恐惧,一定心里有所挂碍,有一个你不愿意失去的东西,就是《心经》里面讲的“心有挂碍”。有挂碍的后果就有恐怖,有恐怖了,这件事情就成为你的障碍,就成为你颠倒梦想了。这个颠倒梦想,会让我们没法产生能量了,没法去吸收别人的智慧了。所以,善于成长的人,是永远以别人为师的。

在中国的《论语》里面的开篇,有一句话叫: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它关于学问力最完整的答案,我觉得这是对水行的性格的最好描述,告诉你如何去学习。

学而时习之,是让我们反复的去学做一件事情。而记忆就是反复,一直把它变成你的习惯。有人为什么爱玩游戏呢?是因为你那个学而时习之多了。什么时候一个正确的行为重复多了,让它变成洪流,而其他的就变成溪流了。问题是能不能正确地去重复,人是不是智者?智者善于让长处继续增长,让短处不去重复,天下的道理就在重复上,所以叫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么一个诀窍,熟能生巧,就是这样。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的吸收别人的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朋友都会成为你学习的榜样,取众家之长。这个朋友,可以指没有时空距离的朋友,以圣贤为友,视圣贤为师,朋代表你的生长环境。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世界是一个整体,那么,你交流的朋友,你选择不当,就会永远跟低的信息进行交流,慢慢地就会发现你心理会有问题,越来越不成功。

交友是指影响你的环境,交友要和有智慧的人为友。为什么要看圣贤的书,就是以智慧为友。看一个人,就看你身边的五个朋友,就能断定你的一生,或者能看出你现在的状态。各位,不要跟那种倒霉的人在一起,不要认为你有能力帮助他或是指望他来帮助你——这正是你倒霉的原因,因为你和他信息已经在交流了,一种无形的信息,不由你做主的信息,已经和你进行交流了。一定要和智慧的人在一起,除非你具有智慧以后,你再跟那些没有智慧再交流,那是帮助他进入正道。

交流,指的是你我相互吸取。谈到学问,现在大家都在学的状态,不要认为自己是满的状态。与下流的人为伍,说白了,是你不愿意去上进而已,因为你找一个低的人,可以随时显出比别人高。永远的向下流,搞得自己越来越疲惫,其实就想炫耀你的能力,结果能力越来越低——就像下棋一样,真正的高手永远和高手对弈。你如果不想让自己提高,你到了一段的时候,你就和那些刚学会的人下,你每天都能赢它。从此以后,你上不了二段了,三段也上不去了,为什么?因为你天天跟那些最无能的人去对弈,达不到一种交流。与圣贤为伍,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原因了。

人不知而不愠,就是指的水的状态,我要让自己永远无知。人都是想让自己有知,要显示自己的能力,不显不行,真正的状态,是让自己做到无知。就像一个水杯,我们往里倒水,你是满的,怎么倒也倒不进去,你一定要自己空了,才能倒进去,这就是人不知的用意。你让自己无知的时候,这个杯子就是空的,可以往里面倒。你认为满了,什么都知,这个时候,就是怀疑的开始,认为谁都不行了,这个时候,跟真理擦肩而过,你再也没有能量了。肾脏就不会产生精华了,就该出问题了,所以就封闭了。

我们用这五个东西来调整自己的自心,这就是谈的完善自心。把这五行调好了,才叫完善自心。心态决定一切,一个良好的心态,会有一个良好的事业和结果;一个消极的心态会带来消极的结果,懂了吗?所以,释迦摩尼佛有一句话叫做:一切乃心造。整个的三界就靠心,心想什么就得什么。

人的每个念头,都会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结果,就相当于他们讲的蝴蝶的效应。在澳大利亚一个蝴蝶扇几次翅膀,就会在大西洋里边形成台风,这是真实的,这是科学家发现的。同时,人的心念,难道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吗?古代强调的,就是发怒的人多了,冤气太多了,大自然就会不调和,就会有暴风雨?为什么社会抱怨多了,这个社会的风雨就不调和了。其实,和蝴蝶的效应是一样的,只是现在没有依据而已,总有一天,会找到依据的。我们才会回过头来说,中国文化早就揭示了这个现象,真是人要心平气和,才会风调雨顺,家家安宁,家家快乐,才会风调雨顺。

那么,你的自心安宁了,你的自心会不会也会风调雨顺呢?你看,五脏出问题,一定是其中的一个里面出了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喜欢抱怨别人,或者喜欢虚荣。虚荣的人,心理就压力大,你看看,所有的东西到最后,就是老子的话说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不就是这句话吗?学道是减法,不是增加你的欲望。为什么会增加欲望呢?我们在讲解《心经》里面讲了,心有挂碍,有挂碍就有恐惧,就有颠倒梦想。

因为你的自心,本已经具足。你装这么多的东西,你误以为有,但是那个东西,正好是一叶蔽目的东西——它里面本来是有,你非要在他眼前放一个叶子,看不见了。本来的光明不用,非要拿那个小叶子,这就是我们有所混浊的原因,本来的功能取不出来了,拿一个叶子挡住了。

修什么?修的就是让你“应无所住”,然后才能“而生其心”,这是它的前提。什么叫应无所住?就是无所得,就是心无挂碍,那么问题怎么来的?说白了,还是因为你有欲望,使你的内在额外地承担了负担,变成了负面的东西了。这些问题,负面的东西,我们叫:贪嗔痴慢疑,就是这么形成的。佛教是这么说的:你这个人,不要有贪嗔痴慢疑。就是告诉你,不要用这个东西代替了你本身的光明,一定要有正面的状态出现。

中国的道德的诞生,是通过对天的本来的状态的理解,同时表现在五脏里面的功能状态,而得出来的仁义礼智信的描述,这是我研究中国文化所得出的结果。其实,也不是研究,本来的状态就是这样的,这是参禅时自然得知的。

道的本体,就是这个样子。修心,修什么,就是修怎么能让你没有了贪嗔痴慢疑,怎么能够有仁义礼智信,就这么简单。这个做到了,是成就一切的法则。当然,你可以用这个去做企业,企业也少不了这个东西。

中国古代的管理,是这么来的。它认为一个人是一个小宇宙,你把这个小宇宙调好了,把它拿到外面去,就可以去帮助别人,这样就出现了“同化他人”了嘛。本身不会管理,你怎么去教化别人呢?换句话说,你不去同化别人,你这个团体,就没有合作的精神了,怎么去影响他呢?所以,一个企业说大了天,是一个合作,是一个积极性的开发,怎么叫开发呢?就是“得到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如果你不为整体的利益负责,整体的利益都到你一个人的手里去了,所有的精华,都到你一个人的腰包里面去了,你就失去凝聚力了,没人跟你合作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运转不了,五行缺乏运转了。你看,哪个能缺呢?

还有一个,就是心的调节。刚才说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一定要在于知道一切皆是空性,你就想他是中性就对了。当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要认为它的好坏,因为当你认为它是好坏的时候,那个事物就会因为你的认可而变成好坏。认为我没有能力,你永远没有能力;认为我有能力,还是你的心,它就会向你有能力去发展。心,是受你指挥的,就是你的开关,你认为什么,就是什么。当然要符合规律,认可是要符合规律的。

讲心态的变化的时候,曾经讲过一段一个心理学家的经历,在德国,他的一家子都被关到集中营,而且他亲眼看到他的妹妹和他的妈妈被纳粹分子屠杀了。他自己就几次被毒打过,感到人生没有希望了,痛苦不堪,身上有20多种致命的病,渐渐地觉得自己不行了,病痛折磨得不行了。他知道很快就要死了,因为不病死也要被折磨死。最后,他就选择了自杀。

你说这种人碰到这种事,你还能说心态是中性的吗?心态决定一切的理论,对这种人还起作用吗?各位,你们先问问自己,你们的状态,和他是不是一样的?有比他还严重吗?这个够严重的了吧,在这种状态下,他怎么用心的能量,解决他面临的现状呢?他就选择了自杀,对吗?一了百了,逃避行吗?

好,我们看这个人的变化,他要自杀的时候,突然想到:我有这么大的力量,让我的生命结束,难道不能让我的生命不受我的身体或者受环境的影响,而重新的去升华它吗?为什么我的精神不能自由,而要受我的身体的折磨而束缚呢?一下子恍然大悟。

然后,他从自杀的状态里面,回到人间的时候,他再遭受毒打的时候,他的内心变了,为什么你毒打我,我就一定要哭?我就一定要疼呢?我的心一定要受这个环境的影响吗?为什么我的心不能去独立的出来,可以去笑,可以去幸福呢?你看,面临的事物还是事物,但是,一下子,事物、环境由心来改变了。从此以后,这些毒打、谩骂,他一下子摆脱了。慢慢地,他和他的狱友去交谈,去帮助他们,他变成了一个很快乐的人。他不受那个环境束缚了,他的精神一下子超脱出来了。最后,他等到盟军的解放。

因为他知道,他的心可以决定一切,而不是环境和身体决定自己,是不是中性的?可见,我们的心是中性的。一个人内心的状态,安宁的状态,与你的外在的环境无关,懂了吗?要记住这句话,这就是调心的方法。凭什么环境恶劣,你就心情恶劣呢?难道你让你的心不会自由吗?这就叫做心能转物即同如来,物能转人即同凡夫,由谁来做凡夫和圣人之间的区别呢?由你的心。

各位,我们一直用凡夫的心,在塑造我们成为凡夫,懂了吗?不相信你的力量可以成佛,永远在暗示自己不行。所以,成功的人,都是把这个无形的力量变成有形的结果而成功,这就是心态的调整,这也叫打开心量。真正的你,能使自心不受环境的驱使,是靠你的心和这个整体连成一体,这种东西,才能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你的心里。

如果你只是为自己着想,说我不受社会的影响,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是一个狂妄无知的人,因为我们讲过,真正的有智慧的人是“人不知而不韫”。苏格拉底说:如果你们认为我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就错了,我是一个无知的人,他是真的这么认为的。

这不就是我们讲到的:人不知而不韫。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个自己指的什么呢?不好的心态,不好的心态是什么呢?就是你自以为是,就是贪嗔痴慢疑的来历。认为自己不得了了,因为你想有知,就变得接纳不了智慧了。所以,想真正的做到有智慧的人,一定要谦虚又谦虚,禅宗里面说过一句话叫: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你的见地可以高,但是,行为的姿态一定要低。做人做事一定要低姿态,高是指你的心胸要大,包容一切,做事行为要非常的低调。要做到:敢于认为自己无知。敢于认为无知,才是真正自信的人。凡是认为自己行的人,你看他的背后,一定有缺陷的。就是我们说的五行中,他有一个缺口。非常遗憾!他自己看不到,他不愿意让别人指出他的问题。

人们都是灯下黑啊,为什么?苏东坡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在自己的山里,怎么能看到你自己的样子呢?这就要做到“人不知而不韫”,才能避免灯下黑。我不知道,不去恼怒,这就是君子的做法。君子是,我有胸怀天下之心,有天下的智慧。但是人不知道,我也不去憎恨恼怒。每个人的成功,一定靠整体、大家的配合,个人算什么啊?佛为什么能成佛呢?千万不要认为是他明心见性了,有智慧了才成佛了。告诉你,是因为龙天护法,共同的拥戴,这和我们建立事业有什么区别啊?

“得到人心”就是成佛的过程,得到人心干什么?你不是在给别人使奸计,千万不要是去使技巧的,是你真正的达到五行平衡。得到人心,是真正的正状态的仁义礼信的状态,而不是贪嗔痴慢疑,得到的人心。因为贪嗔痴慢疑,得到的人心,那你将来会毁掉自己的。因为你本来是负面缺口的,将来这个事业,就会有缺口。而圆满的这种得到人心的,就是圆满的结果。所以,成就天下之心”就这么来的。

这就是“道”,只有具有这种东西,才能心甘情愿地认为自己不行。事业的成就,是众人的和合,你不过在这个位置上,偶尔地得到一点成就而已。当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的时候说:我盖庙度众,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也不客气说:“无”。如果这个人真的理解了这个“无”字的话,我想,当时达摩祖师,也会传他法的。说没有功德,梁武帝就不高兴了。他不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一滴水的力量叫大了天,反而越无力量,为什么?因为你从大海里面出来了。

所以,越是自以为是的人,越失败,因为你让他谦虚,他谦虚不起来,你急也没有用,怎么办?只有回到大海里面,帮助别人,和别人一起去做事情,你才能够成就天下,是不是啊?

你说我们讲的“道”简单吗?你以为它复杂吗?好,答案在自己的心里。

----------------------

『关于凯文先生』

一个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白癜风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gscs/162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