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试讲望庐山瀑布

发布时间:2021-11-18 13:49:36   点击数:
白癜风现在能治好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读、会认生字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理解诗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景色的壮观和作者夸张的想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夸张的想象。

教学过程

1.诗文导入

教师询问学生: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了很多很多诗歌,而且他写的诗想象丰富,特别妙,简直不像出自人间,那大家都会吟诵他写的哪些诗呢?预设学生回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此引出课题《望庐山瀑布》。

2.初读

(1)齐读课题,指导“瀑”的读音。

(2)理解题目《望庐山瀑布》:“望”,远看;诗人在望什么?庐山瀑布。连起来题目的意思就是遥看庐山的瀑布。

(3)朗读:教师播放名家范读录音,随后点名朗读。

3.析读

教师带领分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在这句诗中,你看到了哪几个景物?(日照、香炉、紫烟、瀑布)

(2)“日照”指的是阳光,“香炉”又是指的什么呢?(庐山的香炉峰)

(3)播放一段庐山的风景视频。

(4)在视频中看到了香炉峰上缭绕着怎样的烟云是紫色的吗?(普通的白色烟云)

(5)那为什么诗人看到的是紫烟?(其实,诗中的“紫烟”指的是香炉峰上的云雾透过阳光的照射后,诗人感觉看到了紫色的烟云。这里既有阳光的原因也有诗人自我感受的原因)

(6)指导朗读。(带着动作读,想象着画面读)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边读一边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条瀑布呢?同桌两人一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一:这是奔腾的瀑布,特别长的瀑布。

(1)瀑布有多长?(“三千尺”)

(2)三千尺是什么概念呢?(相当是两千多个小朋友像搭云梯一样叠在一起的高度)

(3)这说明它是一条怎样的瀑布?(又高又长,夸张)

(4)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条夸张的瀑布飞奔而来的雄伟、壮观景象。

小组二:诗人不仅夸张,而且想象丰富。

(1)从哪看出来的?(诗人怀疑这条瀑布来自银河系,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

(2)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多读几遍。

(3)小组比赛背诵诗歌。

4.小结作业

作业:将这首诗所描绘的庐山瀑布描述给爸妈听,并搜集其他有关瀑布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试讲稿

开场白:各位老师好,我是今天的3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望庐山瀑布》,下面开始试讲。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了很多很多诗歌,而且他写的诗想象丰富,特别妙,简直不像出自人间,因此他被后人称为什么?

师:没错,诗仙。那大家都会吟诵他写的哪些诗呢?

师:你的手举得最高,你来说。

师: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是李白的《赠汪伦》,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

师:你也来说说。

师: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静夜思》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首,诗中表达了大诗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名诗《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

师:大家翻开课本,一起读一遍课文题目。

师:我听到有的同学发音不准确,瀑布的“瀑”是四声,读pù,来我们再读一次

———《望庐山瀑布》。

师:谁知道“望”是什么意思呀?

师:哦,远看。

师:刚刚我们背诵的《静夜思》中就有,“举头望明月”,说的是遥看月亮。那这

首诗在望什么?

师:对,庐山瀑布。

师:因此,题目的意思就是遥看庐山的瀑布。

师: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名家范读录音,大家仔细听,特别留意读诗时的停顿。

师:好,录音播放完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看看是否听出了录音的停顿。

师:第三排右边的这位男生,你来读。

师:不错,如果能把停顿读得更清晰一些就好了。

师:同桌也来读读。

师:嗯,这一次读出点味道了。请你当个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遍,好吗?开

始吧!

师:读得真好!

三、析读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大家跟着老师再读几遍前两句,边读边找边画,你在这句诗中看到了哪些

景物?

师:嗯,日照、香炉、紫烟、瀑布。

师:“日照”指的是阳光,“香炉”又是指的什么呢?

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你来。

师:哦,庐山的香炉峰。

师:哇,你好厉害,老师为你点赞!你去过庐山吗?

师:哦,去过。其他同学去过吗?

师:哦,有些同学去过,有些没去过。现在老师播放一段庐山的风景视频,大家

仔细看,看看是否能看到“紫烟”?

师:大家在视频中看到了香炉峰上缭绕着怎样的烟云呢,是紫色的吗?

师:最后一排的男生,你来说。

师:哦,没看到紫色,就是普通的白色烟云。

师:的确如此,那诗人为什么说是紫烟呢?看来把大家都难住了!其实,诗中的

“紫烟”指的是香炉峰上的云雾透过阳光的照射后,诗人感觉看到了紫色的烟云。这里

既有阳光的原因也有诗人自我感受的原因,理解了吗?

师: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着动作来读一读这一句。

师:庐山的景色真美呀!这次让我们想象着庐山的美景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师:好,同学们,用我们刚刚的学习方法,自由朗读古诗的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边读一边想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条瀑布呢,同桌两人一组合

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开始吧。

师:第一组第三排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你来说。

师:哦,奔腾的瀑布,特别长的瀑布。有多长呢?

师:嗯,三千尺,三千尺是什么概念呢?一尺大约是0.33米,4尺就是跟大家的

身高差不多。那三千尺就相当是两千多个小朋友像搭云梯一样叠在一起的高度。

师:这说明它是一条怎样的瀑布?

师:对,很高很长的瀑布!当然真实的庐山瀑布并没有这么高这么长,这是诗人

的一种夸张说法。

师: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条夸张的瀑布飞奔而来的雄伟、壮观景象。

师:第三组第二排的同学,你想分享什么呢?

师:哦,诗人不仅夸张,而且想象丰富。从哪看出来的?

师:哦,诗人怀疑这条瀑布来自银河系,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

师:看来你不仅读懂了诗意,而且跟诗人一样具有想象力呢!

师:这样的瀑布若真若幻,令人有无限的遐想。

师:让我们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多读几遍。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这首诗。能背诵出来的同学请举手,看

看谁是今天的学习之星。

师:好,中间戴眼镜的同学,你来试试。

师:嗯,背得一字不差,要是语速能够慢一点就更好了。

师:你来试试。

师:很好,请坐。

师:你也来试试。

师:不错,请坐。

师:现在,大家是不是都能背诵出来了呢?

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那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一组来比赛诵读,看看

哪一组背诵得又准确又有感情。

四、小结作业

师:课上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大家课后复习这篇课文。将这首诗所描绘的庐山

瀑布描述给爸妈听,并搜集其他有关瀑布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师:好,同学们,下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dxdm/236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