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指南 >> 每日资讯风景园林动态早知道
解放日报:月3日,海环城绿带范围内的首条市级绿道示范段建成并对外开放,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一座小型公园。
该绿道示范段位于外环外侧、丰翔路两侧,长3.5公里,总用地面积3公顷,涉及绿化改造面积约0公顷,其所在的环城绿带宝山段规划建设总长约6.6公里,目前已建成约4公里,是近期上海环城绿带中建设推进速度最快的一段。
根据《上海外环林带绿道建设实施规划》,年前,上海将建设总长2公里的外环林带绿道,串联起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以及一些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等。据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副主任汪崇庆介绍,外环林带绿道将分为7段,其中,浦东段体量最大,约占总长度的一半以上,其余6段,分别贯穿徐汇、闵行、长宁、普陀、嘉定、宝山等6个区。建成后将围绕外环形成一个绿色闭环。
四川:成都部署近五年绿化行动
成都商报:记者前日从市绿委办了解到,《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印发,方案部署了成都近5年的绿色行动。绿色生态保护行动
平方公里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据市绿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大的地理格局是两山环抱,即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针对两个山脉谋划了不同的生态保护行动。
龙泉山脉,基本建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市域龙泉山山体平方公里,通过森林湿地群、生态植被恢复、生态景观营建、传统村落绿化、生态农林产业园等建设,实现“绿漫山川”。到年,山体新植树造林约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36%,建成“三湖一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龙门山脉,主要以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部分)为背景。拟划市域龙门山脉.38平方公里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重点加大大熊猫栖息地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区域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努力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全球最为著名的保护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
绿色生态提升行动
到年建成公里健康绿道
针对龙泉山,还将实施生态提升工程,工程涉及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天府新区直管区、双流区、金堂县、新津县和简阳市等8个区(县)08个乡镇,总面积平方公里。到年,累计实施新造林39.98万亩,精准提升森林质量30万亩。
沿着道路、河道等线路,成都还将实施绿网建设工程。在铁路、公路宜林宜绿地段,打造四季景观分明的绿色生态廊道;重点打造以岷江、沱江干流为骨架,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水系绿色生态廊道防护林体系,到年,全市建成滨河绿道公里。同时继续建设健康绿道系统,以“拜水观山”、“天府森林”、“天府江岸”、“翠拥锦城”等九大主题线为基干,形成覆盖全域的三级健康绿色廊道。到年,建成健康绿道公里。
花园城市建设行动
“二绕”两侧米建设生态绿带
据市绿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园城市建设以全域成都增花添彩,环路、绕城高速建设生态绿带,不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为重点。
全域成都增花添彩。重点对城市中轴线、水系、道路以及生态用地等基础骨架和重要景观片区实施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增花添彩”,大尺度打造四季赏花基地,6年重现“花重锦官城”胜景。到年,市域建成60个精品花卉彩叶观赏基地,中心城区的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提升至30%以上。
建设环城绿色珠链。以环城生态区“六库八区”水生态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形成大都市生态湖泊绿地系统。建设第二绕城高速路两侧m生态绿带,形成市域环城绿廊。到年,全面建成33.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区,建成28平方公里“六库八区”湖泊水系,建成85公里长的绕城高速两侧米生态景观林,建成6片城市森林。
到年,中心城区建成区(十城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5平方米。
江西:铺筑绿色崛起“高速跑道”
中国江西网:这是一次全新的跨越。月4日,随着东乡至昌傅、上饶至万年、修水至平江等2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基本建成6公里。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高速公路总里程基本建成6公里,使得我省高速公路“两步并作一步走,6公里大提速”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省已经打通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实现了与周边省份的快速对接。
回眸之际,江西高速公路建设一路闯关夺隘按下“快进键”,为江西的绿色崛起铺筑起一条条“高速跑道”。站在年的起点展望未来,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必将给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过速度关
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实现“连续跳级”
从县县通高速到突破5公里,只用了一年时间;从突破5公里到基本建成6公里也只用了一年时间。站在新的起点上检视我省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我们更能深刻体会江西高速公路建设的速度与激情、执着与坚定。
江西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省份之一,赣鄱流域是长江经济带链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理交汇带,有着“承东启西”的独特区位优势。但曾经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江西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迫切需要快捷的高速通道来承东启西、连南通北。
江西如何抓住用好这一重大机遇,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怎样推进赣鄱绿色崛起、共促沿江开放开发的“江西作为”?
道路通则百业兴。年,为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我省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两步并作一步走,6公里大提速”的发展思路,即到年建成5公里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将原计划到年实现6公里建设目标提前完成。如今,7年的任务3年半就已提前完成。高速公路建设一年上一个台阶,两年一次大变样,实现了“连续跳级”,成为江西进位赶超的突出亮点。
追寻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足迹,可以清晰看到,这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再到网的过程。从“十”字形到“天”字形,再到“三纵四横”,江西高速公路网格局实现了一次次精彩嬗变。到年,我省将基本建成“四纵六横八射十七联”的路网结构。
今天,28个出省通道使江西左右逢源、八面来风,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通过高速公路实现更加便捷的汇聚流通,江西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过质量关
狠抓管理创新技术,打造品质路、畅通路、满意路
为边坡盖上植物纤维毯,暗边沟施工采用滑模工艺保证外形和质量,全省首创的滑模工艺为暗边沟施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数控滑模设备的应用使得施工效率提高几十倍。安定项目是全省高速公路打造品质工程的一个缩影。
6公里的高速公路通车无疑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程,如何让江西的高速公路走起来更放心、更畅通、更愉快,考验着江西交通人的辛勤与智慧,体现了江西交通人的耐心与付出。
近年来,我省不断总结项目典型示范合同段的先进经验,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建立起精益求精的施工体系,打造出一批品质工程。永武高速公路被列为交通运输部“安全绿色交通科技示范路”,昌樟高速公路被列为交通运输部“绿色公路”示范项目,景婺黄高速公路项目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福银高速公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人在旅途,不仅要走得安全还要走得舒心。走进位于沪昆高速公路江西境内的樟树服务区,仿佛走进了一家星级酒店。这里的超市里陈列着上万种商品,全封闭的卫生间由于使用中央空调新风循环换气系统,每小时整体换气6次,卫生间里24小时无异味。
“要吸引、留住、扩大客源,就得以百姓需求为引领,通过服务品牌建设,打造‘目的地’服务区,满足驾乘人员多层次的需求。”赣粤高速副总经理漆志平告诉记者,赣粤服务区升级改造后卖场模式和平价理念的延续,让司乘旅客随时随地都能感受提升服务品质带来的变化和便利。
此外,我省已累计建成ETC车道条,ETC用户突破50万,ETC收费基本实现全覆盖,并作为首批省份率先加入全国ETC联网,ETC出省通道全部打通。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合作,开展全省赣通卡充值业务,基本实现服务区自助服务网点全覆盖,快速便捷的交通路网让社会公众共享一路畅通无阻。
过效益关
发挥乘数效应,助力发展升级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不仅仅是拓展道路交通,扩大开放,它更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据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有测算表明,交通运输业投入产出比平均达到∶8以上。据介绍,本次的2个项目累计拉动社会总产值82亿元,直接创造税收79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万人次,使用省产钢材、水泥分别为万吨、05万吨。高速公路建成后可为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带来更多商机,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持续拉动沿线经济发展。
上饶至万年高速公路,项目途经上饶市的横峰县、弋阳县、万年县和鹰潭市的贵溪市等4个县区。该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把弋阳县龟峰景区、万年县神农源景区、三清山景区串联成一条旅游线路,这将使万年县发展旅游产业如虎添翼。
从全省来看,在高速公路的连接下,庐山、三清山、井冈山、婺源、瑞金等景区景点串珠成线,实现高速直达,旅游业呈现逐年增长势头。当前,全省旅游总收入已超3亿元。到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5%,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发挥乘数效应,在“十三五”后续项目建设工作中,江西将逐步对全省高速公路“十字”形主骨架进行改扩建,加快推进繁忙及拥堵等“瓶颈路段”的扩容改造,进一步消除路网瓶颈、提升路网容量、增强路网功能。
一条条高速公路,连着高山大河,连着城市乡村,它们是安全之路、希望之路、富裕之路。越织越密的高速路网必将助推江西在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道路上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