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何其多!
又是多么的可恶!
21日晚9点30分左右,因学费被诈骗而悲痛住院的准大学生徐玉玉最终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被诈骗的学费是全家人省吃俭用一年凑出来的。“咱家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有人来骗我!”
花样年华骤然去世着实令人惋惜,骗子无耻行径太让人愤慨,然愤怒之外我们还是要冷静分析理性反思如此才能有所改善。
一、何以为骗。首先从骗子的角度分析,何以为骗?骗子天生就是骗子吗?骗子是怎么产生的?怎样的社会生态、社会土壤,怎样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培养了骗子?若不能从时空的广度深入探究骗子何以为骗的原因恐怕这类问题难以真正解决。相关部门若能认真记录每一次受骗的投诉即使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也能为相关学者留下宝贵的研究数据。欧美国家的基金会想要致力于某项社会改良时往往先要投入大量资金资助智库进行相关研究,这点我们需要学习,没有什么比探究问题根源更基础更重要的了。
二、何以被骗。其次从受害人徐玉玉的角度分析,何以被骗?如果换做另外一个准大学生会不会同样被骗?有可能,但不一定,我想能否被骗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识人辨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何处来?从家庭教育来,更要从学校教育而来。这其实又谈到了教育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呢?识人辨物的能力说到底属于一种生存能力,在德国生存能力是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掌握的。如果徐玉玉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了相关的学习培训是不是会对这种事件更有辨识力呢?
三、大社会生态。从受害人和骗子之外的大社会生态分析,我们的社会生态是如何滋生骗子横行又是如何无法保护普通民众免于被骗的?
1、信息隐私保护堪忧。
以上几张图片均截屏自澎湃新闻评论处。
前一天教育部门才打电话通知奖学金事宜,第二天骗子就打电话诈骗。这消息流通的是有多么快!未经调查不敢妄谈相关责任,只希望公安部门尽快明察,贩卖个人消息着实可恶。从其他几位网友的评论中以及身边的亲身体验来看目前中国的信息隐私保护着实堪忧,立法执法工作还是要尽快跟上来。看资中筠先生的《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时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zn/2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