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指南 >> 特别策划和光同尘守好中国根千年
转眼已至丁酉年,在刚刚结束的年12月30日,首届千年玉笥山道教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研讨会隆重举行。宋崇道道长在研讨会上作了“《和光同尘·守好中国根》——千年玉笥山道教文化价值与利用开发战略浅议”主旨发言。
以下为宋崇道道长发言实录:
《和光同尘·守好中国根》
——千年玉笥山道教文化价值开发与利用战略浅议
▼
01
引言:阳光明媚珍惜当下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对待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相信大家都知道,文革前管得紧巴巴,四清运动,三反五反,最后文革来了,管得越来越紧,宗教信仰自由基本没有,有的只是崇拜,个人之崇拜。文革结束以后,十年动乱,大家尝到滋味了,苦不堪言。现在好了,信仰自由,可以这么说,宗教环境最好的时代来了!
国际上和世界宗教相比,可用八个字来形容——“世界纷扰,中国静好”,现今世界,由于宗教因素引发的冲突和战争可谓连续不断,相对来说,我国的宗教发展就比较良性,并且呈现出和平和谐的局面。
那么道教呢?
虽然所有的宗教都企图达到一种内外和谐统一的状态,但能够成功施行于一教并存活数千年的大教派却为数不多,道教就是其中之一。
当代道教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建设一起发展起来的,其长足的进步举世瞩目。把当代道教与民国以前的道教相比较,不仅宫观建筑更宏伟,道众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道众整体精神面貌愈加阳光,且道教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也更为开明舒展;道教文化在社会上的认知度也有着大幅度的提升。同时随着习总书记的大力倡导,中华民族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回归,道教必然再次兴起。
面对当下,展望未来,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当代道教正步入辉煌的“进行时”!
▼
02
呼声:沉睡了年的玉笥山,是时候醒来了
当明媚灿烂的阳光,日复一日、孜孜不倦、温暖和煦地照耀到沉睡已久的玉笥山上,对于我们来说,是时候化解沉睡的魔咒,喊她醒来了!!
那么,一起来看看这位嗜睡仙子的睡姿神态!
玉笥山位于赣江东岸,背临峡江,绵延数十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以峰奇、石怪、洞异、水秀四大特色而著称,号称赣中一颗明珠。其原名群玉山,因为北山遍地都是青黄红白黑五色石,故称“群玉”。汉武帝曾游遍天下名山,相传到这里时,西天王母授他《上清宝箓图》。一天,见天降白玉笥在太白峰,玉笥山才由此得名。
元代大诗人揭斯在《承天宫记》一文中写道,“天下称名山:在大江之西者有三:曰匡庐、曰阁皂、曰玉笥,而玉笥尤为天下绝境。”玉笥山在道教名山中位列“第十七法乐洞天,第八郁木福地”,在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两者兼而有之,可见其不同凡响,甚至可以说,天下罕见。有诗云:“大江之西洞庭东,三山鼎峙争长雄。玉笥嵯峨与天通,千回万转重复重”。
说到“洞天福地”,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是道教常用词汇,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了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道教词汇中,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分,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看完玉笥山你会发现,虽然她并没有三山五岳、黄山峨眉那么险峻雄奇,声名在外,然而,在道教名山中,它却是不得不提的道教祖庭。
据经史记载,从秦代至元代,许多高人雅士,如秦代孔丘明、何紫霄,汉代梅福,晋代郭桂伦,唐代罗子房,宋代沈道麟等,曾先后结庐山中修练得“道”成仙。唐、宋时期玉笥山声名远播,山上建有:承天,大秀两宫;崇道、开明,冲虚,乾元等21观;梅仙,麻姑,白鹿,送仙等24坛;待鹤,百花等11亭;杜真,鸣等12台。进山学道者如过江之鲫,道徒盛时多达余人。
因此,玉笥山历来为方士、道士修真炼丹之所,是江西道教名山、修行仙山!
历史上道教建筑曾有很多,现存仍有云腾飚驭祠、紫霄化院和环玉阁等。祈梦楼前主殿有一题文,贫道非常欣赏——洞天福地道封此地二者得兼可谓胜境,玉笥名山誌载江南三山之一堪称古迹。作为不得不说的道教名山、历史名山、生态名山和地质名山,其所题之精髓,恰在其中,溢于言表!
玉笥山,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如此不朽的文化传奇,玉笥山本该欣喜若狂,喷薄而出。但,这位仙子竟然还在睡大觉,实在让人怜惜!
英明的峡江政府今日之觉醒,玉笥山誓要重回巅峰:玉笥山将会成为中国继江西龙虎山天师文化辉煌而又在庐山和阁皂山之前的新道教领袖名山。
▼
03
建立一个战略:打造世界道教文化公园
醒来的玉笥山,不再会是一个沉闷幽静的地方山林,而将是一个海内外所有潜心问道、扎根中华文化的朝圣福地。
因此,贫道认为,战略高度应该站好。以个人对道教的了解,建议打造世界道教文化公园!
这既是一个真切的定位,也是一个雄伟的目标。
为强化并拓展玉笥山历史文化内涵,考虑到玉笥山特有的道教文化和人文景观,并在此基础上,凭借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区位资源,以及和谐的人文资源,特别是“洞天福地,道教祖庭”这一固有的独特理念,我们可以将在她回归大众视野后,成为最好的文化品性和战略高度。
玉笥山将以道教文化艺术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展示、功能互动、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并通过一系列生态旅游文化与宗教文化相结合的活动,深挖本地道教文化内涵与城市发展的渊源,加强玉笥山道教文化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合作,全新展示本地区自然与人文、宗教与社会有机交融的特色,着力推进玉笥山文化品牌的建设,拉动峡江乃至全省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车头。
贫道认为,新时期的玉笥山,可以最大程度展现道教文化的魅力,并以道教文化为窗口,向世界呈现开放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播撒中华根文化的良种。
为构架和支持这一战略使命,贫道建议,先树立“三大标杆”作为支撑点,即“国际道教交流的新圣地、企业精英培训的新总部、院校国学教育的新书院”。再细化到五个模块进行拓展,即“道教方术、道教医养、道教书画、道教丹修、道教音视”。这一想法也是基于当下时政环境,以及当下机遇为玉笥山而设立的。
按照这一架构,玉笥山世界道教文化公园,将汇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教育培训、养生度假、资源集散、国际论坛、文化辐射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以文化产业为主体,联动养生养老产业、房地产业、休闲娱乐业、户外运动业等一同发展的世界级文化产业园区。她不仅是都市群落的“后花园”,还是道教盛会的“大罗天”。
当然,这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并借鉴已经成熟的全国各地成功高星级的文化景区产业发展经验和模式,以达到这一战略的最终目的。
贫道相信,这个战略构架不仅可以为千年玉笥山增添亮丽的一笔,同时也为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一个全新的完整的教育和交流基地,当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宝贵的文化遗产丰碑。
▼
04
塑造三个标杆:道教国际交流新圣地、企业精英培训新总部、院校国学教育新书院
为支撑千年玉笥山“世界道教文化公园”整体战略,贫道建议高树三大文化标杆。
一、道教国际交流新圣地
道教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崇尚自然,尊重生命,倡导和谐,特别是尊道贵德、道法自然、返朴归真、崇俭抑奢、上善若水、正己化人等思想理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个人道德修养,都具有积极影响。
正因为如此,近代以来,道教文化从亚洲走向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愈来愈为人们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zn/2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