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指南 >> 重磅潘熙宁接受中国江西网专访,纵论当
一场关于媒体融合的思想盛宴在此呈现,江西融媒体建设由此提速——10月18日,以“共享·共建·共赢”为主题的在南昌举行。该论坛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江西日报社主办,江西省市县三级宣传系统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与国内新媒体领域的知名学者共同为江西融媒体发展建言献策。
10月17日,中国江西网记者专访九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熙宁,纵论当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提升媒体竞争实力和传播能力
中国江西网记者:请您谈谈,九江发展全媒体的初始想法是源于什么?您对融媒体的理解如何?
潘熙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以党报和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断受到冲击,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我们九江为例,一方面,伴随读报用刊看电视听广播人群显著减少,传统媒体覆盖面明显不够,社会影响力日渐式微。九江日报发行量5万份,但九江仅互联网宽带用户就高达56.6万户,这里还不包括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已经成为主舆论场。另一方面,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受众分化流失严重,传统媒体发行压力逐年加大、业务收入不断下降,呈现萎缩态势,传播能力下降。年,我们九江日报社广告总额比年下滑了30%,九江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只完成总任务的60.6%,与上年同比降低23.01%。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新媒体,通过发展融媒体,提升媒体竞争实力和传播能力,巩固党的媒体在新传播时代的主流地位,让权威媒体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应当说,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趋势发展所在、现实需要必然。目前,九江市直新闻媒体正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潘熙宁:对融媒体的理解,我简单理解为媒介“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媒介超越区域、时空、感官展示或存在,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适应的媒介;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适应的宣传。具体来说,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形态上的全,即云化、立体化,兼备各种媒介、各种终端,构建一个全天候、全方位、全感官多维无限的传播空间。二是神态上的全,即融化、智化、数字化,这是核心内涵,各媒体间深度融合发展,打通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各种壁垒,差异化、精准化提供超细分的服务(适应的媒体形式、适应的媒体内容),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融媒体壮大了主流舆论声音
中国江西网记者:潘部长,九江在发展全媒体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先进做法,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潘熙宁:必须承认,面对发展融媒体这个宏大课题,我们仅仅处于初级阶段,仍未完全破冰。但我们做了不少有益探索,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并尝到了甜头。一是阵地向新媒体拓展,更广更强。九江市有万人口,以九江日报社为例,发展全媒体前,九江日报的发行量5万份,浔阳晚报6万份,覆盖面很有限。组建新媒体矩阵后,九江手机报用户3万,九江新闻网日点击量30万,九江论坛注册用户80万,浔阳晚报等所属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zn/2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