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驴友游记穿越景德镇,恋上青花瓷
景德镇,因地处昌江之南,又称为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真宗皇帝派官员来镇督造瓷器,器底写上“景德年制”字样。由于瓷器光致茂美,天下都称景德镇瓷器。从此,景德镇这一名称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而昌南镇名称则慢慢被人们所忘却,从公元年起,景德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day1)景德镇---御窑厂、古窑民俗博览区.day2)景德镇---瑶里古镇、饶南、梅岭、汪湖、三宝陶艺村.day3)景德镇雕塑瓷厂(创意集市)、中国陶瓷博物馆.day4)返程.
我们同学四人,在婺源深度游了5天后,在婺源新汽车站,乘坐8点15分的大巴,一个半小时到达景德镇。
入住景德镇文苑商务大酒店(景德镇火车站旁边)
day1)景德镇---御窑厂、古窑民俗博览区.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德镇巡检司监造督运,遂成定制,所产瓷器称“官窑器”。
明御窑遗址
公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珠山设浮梁瓷局,负责为皇家监造御用瓷。公元年,朱元璋将浮梁瓷局改建为御器厂,清康熙年间又改称御窑厂,御窑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建有衙署、作坊、窑房以及附属的祠、庙、亭、阁等。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最精湛的技艺,最精细的原料,最充足资金,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成为真正的无价之宝。
青花瓷的垃圾筒
博物馆里,陈列了一些景德镇从古至今的历史,制陶的工艺顺序瓷器品种,釉的分类和历史,对于了解景德镇这个千年文化瓷都有很大帮助和感触。
参观的时候只觉得,古代富人的生活,太过于精致了,小到养蟋蟀用的罐子,大到居家使用的汤盘,都是花样倍出,似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过于简捷。
这只香炉非常精致,鸭子的上半身其实是个盖子,可以拿起来,袅袅的香气从鸭嘴里飘出来。
龙珠阁,位于景德镇珠山旧址之上,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代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后称“龙珠阁”。
年龙珠阁重建后,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共6层,高34.5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周围地底下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遗存。龙珠阁自明代开始就是御器厂、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是明清官窑遗址,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
景区内用碎瓷片铸成的艺术墙,很有感觉。
很像是京城圆明园的十二生肖。
到景德镇旅游的人,一般都是冲着瓷器而来,而古窑民俗博览区最值得到此一游,只要进去走一圈,你就会对瓷器的历史和生产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整个景区规模挺大,就连排水沟,都是用艺术瓷片建造的,瓷文化气息非常浓厚。
竹叶萧萧、微风徐徐,曲径通幽处,园内颇有江南风韵。。。。。。
玉华堂,这是一栋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由于之前在婺源看多了老式徽派建筑,所以对这栋小型建筑有点麻木了。这个祠堂是由照壁、门厅、享堂、后寝组成,平面阔朗,空间高大,地面一色青石板,构架粗犷壮观,雕刻彩饰富丽堂皇。
现在的玉华堂已经成为了景德镇陶瓷民俗陈列馆,这座陈列馆区内里主要是展现景德镇陶瓷民俗的历史。
特别是这里面的蜡像,绝对逼真。不得不说景德镇人民很聪明,知道通过用这些蜡像反映了古代景德镇制瓷业的民俗文化,这种方式更让人易懂,也更受喜爱。
吃泡茶的场景,过去坯房老板雇工时,一般都到各个行业工人自发组织的“兄弟会”中去请人介绍,雇佣定事,由雇主、被雇人和介绍人三方在茶馆“吃泡茶”时进行。“吃泡茶”实际上吃的是油条、炒黄豆以及茶水。茶钱大多由被雇人争着付款,原因是被雇人有了活干而高兴自愿请客。工人被雇佣后,坯房老板不得随意解雇,但是工人可以随时辞职,不受任何限制。圆器行业在农历七月半定事(雇工与解雇),假如不需辞退,仍沿用原有工人的话,则有老板请各自工人上茶馆吃泡茶,这样,该年七月到来年七月间生产用人大事就定下来了,不得随意更改。
瓷音水榭每天瓷乐演出四场,上午两场、下午两场,周末加演一场,十余名身着古典装扮的美女,上台为我们献上了瓷制乐器演奏的瓷乐。
表演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三四首歌曲,差不多二十分钟左右。虽然曲目都是一些中外国家的小曲,但因乐器是瓷器制作而成的,所以听起来很清脆。再加上窈窕的江南女子身着蓝色的中式服装,更是给表演带来了江南特色。
在手工作坊里,我们看到一个个还刚刚成形的陶瓷样品,这个作坊内有好多老师傅,他们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制作瓷器,有的已经到了80多岁,依然奋斗在制作瓷器的道路上,真的很值得我们敬佩!
传统制瓷的老艺人,他们在这里进行传统制瓷生产,参观第一道工序“拉坯”,一位老艺人,将炼就之泥放于轮车上,借旋转之力,用双手将泥拉成器坯。
这个手工作坊是古窑的精华所在,老师傅们所展现出来的都是手工程序,完全没有借助任何的现代技术,即使是转动轮子也是借助棍子产生的惯性,完整的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制瓷技术,最核心的工序包括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等。
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出口,有一家咖啡店,装修的十分雅致。
香浓咖啡、意犹未尽。。。。。。DAY2)瑶里古镇、绕南古制瓷遗址、梅岭、汪胡、三宝陶艺村.
瑶里古镇套票元/人,包含5个景点---瑶里、饶南、汪胡、梅岭、高岭,如果只去瑶里古镇,不用买门票,但是古镇里有关人文历史的几个景点是需要门票的,如陈毅故居、程氏宗祠等。
瑶里古镇,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东北端,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窑里”,后改为瑶里。
没有开发的小山村,很原始很古老,步行其中很享受,沿河走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山野气息!
山水透亮,绿树葱郁,每一次驻足,都有种被大自然,深深呼唤来的感觉。。。。。。
浏览过瑶里古镇,顺带说一下有关包车的事宜。我们在景德镇游览3天,交通采用包车方式:第1天包车,半天元;第2天包车,1天元,包的是越野车;第3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3点,包的是三轮摩的80元,如果人多,包车旅行真的是省力、快捷、方便。
绕南陶瓷主题园区,集中反映了景德镇东河流域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这里保存了多处宋、元、明等时期的古窑遗址,以及大量的古矿洞、古水碓等瓷业遗迹。
古水碓作坊
梅岭
农田旁的这座小桥,据说是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走过的桥!
梅岭山庄依山而建,临水而居,建筑风格独特迥异,置身其间,给人以宁静悠然的感觉!
三宝村里的艺术家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随心烧制出各色瓷器。整个陶艺村还处于没有建完的状态,现在能够参观的面积只占其计划面积的很小一部分。
陶瓷上面的图案有的是手绘的,有的则是贴上去的。通常手绘的线条不会特别整齐,而贴上去的则会每条线都很直,粗细均匀。也可以看一下同一款式的东西是不是完全一样,如果每一件东西上的线条都完全相同那么肯定就是贴上去的。
创意集市的陶瓷,确实与雕塑瓷厂内的小店不一样,都算是些作品,很有味道,但是价格也挺高,毕竟凝聚了学生们的智慧与创意,可以理解。
景德镇中国陶瓷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这里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3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有影青、卵白、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镶坯、注浆、机压等。此外还收藏不少外国瓷和外地瓷,以及金石玉器、书画等。
新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于10月18日上午正式对外开放。充分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光、电、声效果,给观众以全新文化体验,比如多媒体技术做导游、语音导览、手机导览等多种方式,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展品或建筑物位置情况。再比如,观众一进入新馆的展厅,即可通过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yj/2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