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明 沈周 庐山高图 赏析
《庐山高》是中国明代画家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祝寿,凭借想象而创作的一幅国画精品,时年沈周41岁。
纸本设色.8*98.1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的山水画以北方画风特有的遒劲、浑厚之气,表现南方山水秀美、凄迷之韵,使南北画风有机融合,又各尽其妙。这一绘画风格的形成不仅在于其"师古能化,自出机杼",还与其人品、阅历及修养的历练有关。
他作品风格的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细笔"画为主,晚期呈现出粗笔放逸的风格,《庐山高》(见右图)可以说是两种风格兼具的代表。沈周40岁以后,开始画大幅的作品,《庐山高》图作于41岁,该作品纵.8厘米,横98.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作品堪称沈周经典之作,也是他转型时期的代表作。
沈周与齐名的另一位画家唐寅,都曾以庐山作为审美载体,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味。沈周用庐山的崇高来比喻老师的学问与道德,同时庐山上有著名的五老峰,沈周就借万古长青的五老峰来祝贺老"币的寿诞。所以他选《庐山高》这个画题是含有特殊意义的。
因取庐山的崇高博大赞誉其师,故画面上所画崇山峻岭,层层高叠,近似王蒙的笔法、布局,作危峰列岫,长松巨木,起伏轩昂,雄伟瑰丽。近处一人迎飞瀑远眺,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
由于作者极善于虚、实和黑、白的均衡处理,故画面虽饱满却不觉得挤迫窒息。画面上水的空灵、云的浮动,再加上直泄潭底的飞瀑,使密实的构图里有了生动的气韵。整幅画笔墨显得坚实浑厚,景物郁茂,气势宏大,虽笔法师王蒙,但更显清新空灵,融"崇高"的人格理想与壮丽的大自然为一体,也揭示了画家的胸襟。
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画工笔商城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