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美,我早已从历代文人墨客的名诗佳句中得知,后来给儿子讲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等诗句,眼前总会浮现出庐山峰峦叠翠、飞瀑流泉,云蒸霞蔚的雄奇景象,不由得对它心驰神往起来。近代,庐山成为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常去的度假之地,加之那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更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它和时代、和我们生活密切关联,由此觉得它更加神秘。很久以来有种想要去探索旧地,了解历史的渴望。20世纪80年代初,一部《庐山恋》的电影,更让庐山特有的秀丽和浪漫,形象地扎根在我的心中,此生一定要去庐山一趟,就成了萦绕在我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梦。如今,我终于乘车登山了庐山的盘山路,有种夙愿得偿的满足,我非常的正西这个机会,也相信怀着向往和期待、做好功课的我,一定会将庐山游得有情趣、有兴致、有收获。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大门大巴车在山路上行驶,我们从车窗望去,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弯弯曲曲的山路。导游说我们走的这条盘山路,正是毛主席当年上山的路,毛主席那首著名的《七律·登庐山》中,就有当时情景的描述。说着,海给大家风趣地介绍了当年毛主席用火柴计算“四百旋”的故事,听着,我随即吟诵起那句诗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想着我们一路攀登“葱茏”,马上就要跃上这“四百旋”的顶端,兴奋和激动不能自己。
牯岭景色大巴车送我们来到了牯岭,我们把行李放在“云龙宾馆’的大厅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第一天的庐山之游。行走在牯岭街上,四面望去,风格各异的别墅、酒店依山而建,高低错落,优雅别致;大大小小的商店、餐厅鳞次栉比;车型不一,牌号各异的各色车辆,纵横驰骋;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果不是盘山而上,不往下看那重重叠叠的山峦,还真以为这里就是平地上的一个城镇呢!美来之前,我原以为庐山的山顶也和我去过的泰山和峨眉山一样,除了一些庙宇、殿堂和相应的建筑外,地方并不会很大,此次亲临没想到在一千多米高的庐山顶上,竟然出现一座天街云市般的桃源仙境,这是别有洞天,非同一般哪!牯岭,这座山中之城,不仅是庐山旅游接待、疗养的中心,而且还是通往各景区、景点的交通枢纽,着两天,我们到各个景点区游览,都要从这里或步行或乘景区的旅游车出发。
庐山花径公园这天上午,我们首先来到离牯岭不远的花径公园游览。相传唐代诗人李白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来庐山游览,观赏桃花,在此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著名诗句,并在一横石上手书“花径”二字。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称此花径为“白司马花径”,并在此处兴建了景白亭和石牌坊,后来还建了白居易草堂及陈列室,草堂前耸然竖立着一尊两米多高的白居易雕像。倘然在这繁花似锦、风景如画的山间园林,仰望着诗人潇洒的身影,回味着这一段文苑佳话,不由得在观景中感受到这座名山的文化韵味。
下瞰庐山锦绣谷美景从花径走出,我们沿着石级山道游览锦绣谷。锦绣谷是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为庐山新辟的一处著名的风景区。我们一行人旅游,踩着高低不平的山路,攀着参差交错的山石,小心翼翼地向前慢走。身旁时怪石嶙峋的山崖,对面是奇峰怒拔,巍峨壮观的绝壁,谷中花团锦簇,绿树芳草,一片蓊郁。一路走来,美景险峰,目不暇接。走在半途望见对面山上,乱石簇拥中有块凸出的巨石,凌空架起,宛如一座天桥,十分险要。传说当年朱元璋逃到此地,忽现一座石桥,救他脱险后旋即断开,此后就留下这座断桥。断则断矣,今天依然可见其险峻的身姿,不失为锦绣谷以奇特尽管阿。在往前走,什么“人头石”、“幸运石”等有名无名的怪石奇岩,数不胜数。当我们颠簸来到险峰金锁关时,踩在一块大石山,看见石板的边缘画有警示的黄线,不免心惊胆战腿也微微发软,要知道脚下就是深不可测的山崖深渊哪!听说这里即为毛主席“无限风光在险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我站稳四望,确实险峻无比,雄伟壮观,我为自己竟然能站在这么高、这么险的山上,感到无比的欣慰,不由得伸开双臂,向高山表达我的敬意,向山谷倾诉我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