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景区 >> 诗词大会的一道难题,选手答错,百人团82
多的前,咱们可爱的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时候笔者把这句话,写在语文书的首页,以此来勉励自己,一定要多读书!结果,囫囵吞枣地读了很多书后,发现自己还是无法下笔如有神。长大后,我才明白了,原来诗圣这个千古名句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他在夸自己而已,人家根本就没说咱们普通人能达到这个水准!原来,一直是我“一厢情愿”了!
但这件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读古诗词,一定不能断章取义,不能望文生义,不然是会闹笑话的。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一个大家经常搞错的千古名句。而且错的人,还不少。在诗词大会的一期节目中,出过一道让选手们有些懵的题,大家看下图:
这个题目,选手答错了,他选的是C。百人团也有82人答错了,这个错误率在诗词大会上算是极少见的了,当时这个错误率出来时,台上的几个嘉宾都表示没想到。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选B,指的是楚国大臣,并非指女子,选答案C是错的。其实这是一首汉代无名氏写的无题诗,全诗如下:
既然大家错了这么多,现场的嘉宾老师自然要讲解。经过蒙曼老师等人的讲解,笔者在节目后看了一下大家对此题的评论,有不少男网友显然不淡定了。一般来说,都是女子减重来让君王开怀,怎么会出现大臣这样,男子的面子往哪儿放?事实上,还真不是嘉宾说错了。“楚王好细腰”这个典故出自《墨子·兼爱中》一文,据文中记载: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大概是:昔日,楚灵王以士大夫有细腰为美,对这类人很欣赏。于是朝中的一群臣子们,为了让君王开心,便纷纷减肥。他们平日不敢多吃,每天只吃一餐,然后还用上了束腰,到最后竟扶墙而走。这样坚持了一年,到第二年时,很多朝臣脸都是黑黄的。
看到了没有,不但减肥,而且束腰都用上了,怪不得男网友们会不淡定了,很多人一直以为这个只有女子会用呢?理解清楚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了,原来为了得宠而减肥的,并不只宫中女子,朝中那些士大夫也会如此。
这个名句,后来易中天曾专门发了个视频讲解,他的理解也是一样,这个细腰指的不是女子,而是大臣。同时,易中天还讲到了另一个关于大家很容易理解错的典故:掌上舞。
懂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3个字最开始是形容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的,是用来形容她舞姿轻盈,这也是汉成帝很喜欢她的原因。很多人都以为,掌上舞是指一个人瘦得可以在手掌上起舞,但其实仔细心想想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不可能的事,古人再爱夸张,也不会这样说。易中天表示,其实掌上舞指的是赵飞燕的轻盈,她能在群舞时,从一个人的手中跳跃至另一个人手中,这就有点儿像现代的杂技,这是能做到的。
一道题,让我们读会了不少知识。这道打败82人的题,能答对的确实是高手了!既要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又要听过这个诗,确实不容易!
事实在千年诗坛中,还有很多这样大家经常误解的诗句。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诗词大会曾考了好几次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每次都有不少人答错。考的题目,基本上都是诗中的“香炉”指的是什么?很多人以为是烧香的炉子,其实诗仙这里写的是庐山的香炉峰而已,而紫烟是山中被太阳照耀的云雾之气罢了。诗仙这一句,其实是以香炉峰为天地间的大炉,以紫烟为这个大炉中生出的炉烟,确实太有想象力了!
有些诗,我们之所以会理解错,一方面是我们和古人生活的时间不一样,生活习惯也相差很大,比如“楚王好细腰”这一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诗人们的脑洞比较大,比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所以,我们读古诗时,一定不能望文生义,要精切到字句和典故本身。在读本文前,如果让您答“楚王好细腰”这道题,能答对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