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毛主席三上庐山,使这块风景胜地,披上一层迷人的政治色彩。毛泽东下榻住所“美庐”(河东路号别墅)、“芦林一号”(庐山博物馆)、河东路号别墅也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美庐别墅
美庐别墅,始建于年,原为英籍赫莉太太的私宅。赫莉和丈夫均是医生,曾在庐山开设“医院”,当年投资购买地皮,兴建这栋别墅。因赫莉同蒋夫人宋美龄交往情深,年在她离开庐山时,便将这栋别墅相赠。蒋介石笃信风水,看到这栋房子背后有山,再后是牯岭中心地带的高峰大月山,形似高高的靠椅背;左右两边地形较高,形似靠椅的扶手,而这栋房子又恰恰处于“太师椅”的座垫之中,真可谓风水宝地,十分吉利。蒋介石见此环境清幽,静谧美丽,非常钟爱,便欣然从“庐山”和“宋美龄”中各取一字。命名“美庐”,亲笔题书,刻于院内石上,故称“美庐别墅”。这栋别墅,无论从庭院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上,均堪称庐山别墅的精华。步入庭院,绿荫掩映,满目葱茏。别墅坐东朝西,二层石木结构,面阔38.3米,进深22.4米,高8米,总面积为平方米。这里原属英国西伊勋爵别墅小区13号,后改为12号。
据蒋介石侍从秘书汪日章年回忆蒋、宋在庐山时的记载:“买了一所外国人的旧房子,即牯岭路12号。那所房子起先叫13号。基督教忌讳13这个数字,他改为12号。这栋别墅的建筑屋面为人字造型和四坡水造型混合构成,缀以老虎窗和壁烟筒,敞开式外厅和非对称式平面。宋美龄得此房后,又在主楼左侧添加附房一栋,紧靠阳台,用封闭式内走廊连成一体,形成现在规模。
年至年期间,蒋介石夫妇在此寓所避暑消夏。国民党高级官员云集这里,商讨军政要事。美国大使马歇尔八上庐山,也在此下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派周恩来等上庐山同蒋介石谈判,在这里递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解放后,这里辟为接待外国元首和国家领导人的涉外宾馆。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上庐山时,在这里工作和休息。现室内除陈列毛泽东的办公用品外,还保留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生活、办公用具,这是我国唯一一幢国共两党最高领袖共同居住过的房子。宋庆龄、郭沫若、陈毅等也曾先后在此下榻,具有较高的现代历史和文化价值,年起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号别墅
毛泽东在庐山居住的另一栋别墅是河东路号别墅。别墅位于“美庐”上侧,中间相隔是“号别墅”,即当年彭德怀在庐山挥就“万言书”的住所。
这栋别墅原为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阿达姆斯于年购得地皮平方米后,依照欧洲山地式村野别墅式样,保持浓厚的中世纪情调。原建筑面积平方米,房屋结构奇特,外观呈丁字形,大门口为弧形墙体,门上成圆形古堡,入口处不醒目,屋内大小房间如蛛网交错,由一条内走廊串连,恰似一座迷宫。墙体乱石堆砌,自然大方。屋顶坡度缓,斜面阔,封闭含蓄,神秘莫测。
年这幢别墅卖给湖南湘潭的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兼医生杜克尔,为教会办公之用。年又转卖给国民党励志社。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上庐山时,蒋介石亲自指定在此下榻,并第一个在这里向蒋介石递交国书。
年8月21日,毛泽东主席上庐山,主持召开8月23日至9月6日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起初白天在“芦林一号”办公或召开小型会议,晚上来“美庐别野”住宿。林彪一伙为实现其抢班夺权的政治野心,在会上发动突然袭击,挑起事端,制造混乱。当斗争最激烈的阶段时,毛泽东为避开江青的纠缠,晚上秘密地住进了“号别墅”。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有一个深夜,毛主席由“芦林一号”返回“号”时,大雾漫天,轿车的灯光照不了多远,便由两个警卫手提马灯,在车前引路。车速如同人步行一般。慢慢行驶半个多钟头才到这里,而正常车速还不到10分钟。
这栋别墅原来一直是接待部门的职工居住。毛泽东住进时,也未进行改造,小房间多,每层空间不高。年后进行了内部装修,改为一层,升高了天花板,扩大了房间,新砌了院墙,门前铺设了石板路。室内主间陈设的中南海式的大沙发、大立灯,都是毛泽东用过的原物。这栋别墅现由庐山别墅村管理,为接待国内外高级贵宾使用,尚未对外开放。
芦林一号别墅
芦林一号别墅,系专为毛泽东主席在芦山工作和休息建筑的,离牯岭街2.5公里,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芦林湖畔。年夏季,毛泽东第一次上庐山居住美庐时,有关部门曾考虑到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影响,共产党的领袖却居住在国民党首领的官邸,是否有失尊严或其他原因,遂有建造毛泽东别墅的设想,经请示上级同意,由武汉中南设计院设计,年动工兴建,年暑期前竣工。
当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年的九届二中会议期间,毛主席在这里工作和休息。因年夏季竣工不久,屋内比较潮湿,晚上偶尔在此住宿,居住时间较短。当他老人家第一次步入屋内,看到建筑如此豪华时,笑着对身边陪同的江西省委和庐山党委的领导同志说:“怎么搞得咯样考究哟!”每到清晨和黄昏,经常看到他老人家在湖畔林荫道上散步,有时中午阳光普照,天气暖和,又见他那高大魁梧的身影,在碧波湖水中轻盈荡漾。如今很多当年陪同毛主席游泳的同志家里,还悬挂着同他老人家在芦林湖游泳上岸后的合影。
这芦林地带,山水相映,地势平坦,牯岭山巅少有的风光宝地。据民国版《芦山续志稿》记载,蒋介石定庐山为“夏都”时,曾筹划在此建造大楼,将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各部委搬迁庐山,并作了经费预算和规划设计。不知是偶然巧合,还是天意难违,国民党梦想破灭了,共产党却在这里为自己的缔造者建造一栋高级别墅。命名“芦林一号”时,亦说是解放后庐山建造的第一栋别墅,又说是专为毛主席建造的,因外出联络称毛主席是“一号首长”。孰是孰非,神秘莫测。
这幢别墅建筑奇特,依山就势,建造在山林掩映的山谷峡口,外形难观房屋结构,“不识庐山真面目”。别墅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主楼为“四合院式”,建筑面积平方米,中间有个平方米的矩形天井花园,四周是内走廊,内廊朝向天井处均为大玻璃窗。别墅的南侧立面有宽高均为5米的敞廊。外廊的西头连缀着一个八角亭,高约7米,与屋面平缓,内顶八角。别墅群体大部伸进山里,藏而不露。正门、大厅、门廊建在明处,外露生辉。门前有鹿泉、花园、草坪,绿荫蔽日,松柏参天。正厅内左侧为毛泽东卧室,里面摆放着一张草绿色的宽大睡床,靠墙的床头略高,便于卧躺着看书和休息。靠窗的大书案上陈列着文房四宝,书桌旁高悬一盏落地台灯。室内五斗柜、衣架、沙发、躺椅按原样摆放整齐,朴素典雅。
令人诧异的是,这间卧室竟无门关闭,只有右侧有扇小门通向卫生间,屋内空荡荡的连接着走廊。室内还陈列着毛主席年9月6日,书赠庐山党委的手稿,抄录李白的《庐山谣寄卢诗御虚舟》中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笔力雄健洒脱、催人拼搏奋进。
年,芦林一号别墅改称“庐山友谊俱乐部”,设有咖啡厅、茶座,增添文化娱乐设施,辟为外宾活动场所。年庐山博物馆迁入,除保留毛主席卧室外,并增设文物展览室,实行对外开放。年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庐山管理局又在通往芦林一号毛泽东别墅的小公园里兴建了一座“毛泽东诗碑园”,展示毛主席曾在庐山创作的光辉诗篇,充分表达庐山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深切怀念!
是的,你看到了这里有些变化,想来听我声音的朋友,来喜马拉雅找我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