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闪亮的明珠。你们喜欢古诗吗?谁来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孩子们非常踊跃,我请了3个孩子,他们分别声情并茂地背诵了《相思》(孙天麒)、《长歌行》(孙欣悦)、《望庐山瀑布》(金芸竹)。
师:我们不光要会背诵古诗,还要弄懂古诗。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出示课件)
生:古诗句小研究。
师:看屏幕上五句有名的古诗。
我刚读了两句,孩子们一起跟着读起来了,顿时,教室里琅琅童音盖过了我的声音。
师:这五句古诗都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课前已经布置大家查阅资料了,你选择了哪一句,通过什么方式查阅的?
万能的度娘是首选,其次有翻阅书籍,少数派是求助于家长。总结一下研究方法吧,有助于他们以后去查找资料。
师:你查阅到了哪些资料呢?
一时间,课堂热闹起来。都是些急性子的孩子,都急于和别人分享。有的说这句诗的作者是谁,有的说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有的说这句诗来自哪一首古诗,有的说诗人为什么要写作这首诗……
师:你看,通过查阅,我们就能在老师不教的情况下,自己学懂古诗句,都好呀。我们不但自己要弄懂这句古诗,还要让别人也懂得这句古诗,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写一个研究报告。别人读了你的研究报告,也就学会了这句诗。今天,我们就来一次独特的体验,练写——
生:诗句研究小报告。
师:该怎么写呢?别急,请看一位叫屈美生的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篇例文。
指名读。
师:这篇例文,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作者、出处、意思、道理、影响。原来,把查阅到的资料这么依次写下来,就可以了。难吗?
师:再来看一篇例文。
指名读。
师:和前一篇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各抒己见,相同点找的很快:都写了作者、出处、意思、道理、影响。
不同之处,经过点拨,孩子们也明白了:1、题目不同。2、内容不完全相同,第二篇还写了创作这首词的背景。3、第二篇分了小节。
进一步启发:1、题目不一定要和书上例文一样,还可以把“研究”改成“探究”,甚至还可以有别的题目。2、内容可以丰富一些,比如再写一些诗句的赏析,自己的体会等。3、分小节更加清楚。只用一小节,感觉眼花缭乱。
我做了一个调查,全班同学一致认为要分小节。那怎么分的小节,大家的意见是一个内容一个小节。我说,过细会导致小节过多,这样也不可取。
师:再来看看这一篇呢。
指名读。
师:读了这一篇,你们喜欢吗?
孩子们都表示不喜欢。
师:你们的感觉真灵敏。这篇有什么问题吗?
接下来,就找茬了。找到了这些:
读读改后的研究报告。
师:这么一改,觉得舒服了吗?你们会犯这样的错误吗?那好,接下来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孩子们打开资料本和作文本,开始了古诗句研究小报告的写作。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