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景区 >> 东西方戏剧大师的握手庐山图书馆珍贵馆
《文化江西》画报第四期内容选登
庐山图书馆
庐山图书馆馆藏的汤显祖《玉茗堂集》二十九卷,为明天启元年()刻本,集凡诗十三卷,文十卷,尺牍六卷。正如朱廷海在序言里所说,是“非无根据之学者,然终非有光匹也”之作,载入《江西省庐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为国内知名善本之一。《莎士比亚全集》藏有百余部外文原版,均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伦敦、纽约、波士顿等地出版。两位大师的作品堪称为世界戏曲史上的巅峰之作,他们“相会”于庐山,在庐山图书馆的“握手”,可以说是一种机缘巧合,更是东西方戏剧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必然因果,充满着喜剧般的色彩。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历史上,造访过这座文化名山的读书之人如过江之鲫。陶渊明、慧远、陆修静、李白、白居易、黄庭坚、欧阳修、周敦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徐霞客、陈三立……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名字伴随着一处处书屋、草堂散落山间。他们或筑禅房、或建草堂、或修静室深居;或著书立说、或以书养晦、或行教修身。钟灵毓秀的庐山被文化浸润得通体书香,甚是可惜的是,时代的变幻将之散落于历史的烟云,庐山期待着图书馆时代的到来。
这个时代终于来了,来的是那样的悠闲自得、毫无顾忌。年中国新文化运动举大纛者之一的胡适来到山中,他面对喧闹的山景大声感慨道:“牯岭,代表着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胡适《庐山游记》),一语点破山中玄机。年的牯岭图书馆(庐山图书馆前身)是庐山牯岭普普通通的一座别墅,建筑形制上简约而不夸张。中式窗棂、庐山特有的镔铁瓦与西方建筑格局巧妙地结合独具风韵,门额上深深錾刻下的那行“kulingLibrary”透出缕缕文化的豪气。与它斜对门的是美国教堂,乱石叠砌的外墙,加之庐山青石板瓦构成的哥特式建筑,东西方文明的交汇融合在这里得到完美的体现。相对而望的它们,已是“欲辨已忘言”。仿佛伴随着长冲河不息的潺潺流水,演绎着一曲管风琴与钢琴的混声合唱……
目前庐山图书馆藏最早的西方古籍是:年由伦敦出版的插图童话本的《仲夏夜之梦》。莎翁以强烈的幻想、诗意的抒情和机敏的对白,描绘出别样的人文情怀和浪漫气息。简洁的装帧,明快而不失艳丽。插图以写实的手法加之油画艺术的表现,浪漫中又透出几分谐趣,唯美主义色彩悄然溢出。年由美国波士顿吉恩兄弟出版公司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则以凝重的装帧见长,羊皮封面高贵典雅,铜板雕刻印刷插页表现出人物的惟妙惟肖。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征服了欧洲,同样也得到东方亚细亚的溢美。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出版的莎翁文集是以《沙氏乐府本事(附汉文释义)》的书名结集,完全以东方化的形象展示于读者面前,并与其他版本一起成为庐山图书馆馆藏中不可多得的外文精品藏书。
我们随意翻开一本庐山图书馆收藏的《莎士比亚全集》,扉页上那湖蓝色的藏书章,在光阴的沉积下虽光鲜不再,然而“kulingLibrary”的字样仍很清晰。文化是属于民族的,更是属于全人类的。西方文明虽以“不光彩”的手段进入庐山,千古文化名山用她那大度、海涵的胸襟,吸纳了异域文明的果实,将钟灵毓秀的庐山演绎得博大精深。年8月4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以及驻美国大使的李道豫先生,当他踏进庐山图书馆外文书库时,面对着那一排排《莎士比亚全集》,惊讶地说道:“你们藏有如此多的版本全集,保存得这么好,是目前在国外都不多见的。”一库普普通通的藏书,让这位多年生活在海外的外交家发出感叹,是极为少见的。
在时间的长河里,文化精灵不时地打开着人们追寻真善美的心窗。年8月5日,在山中流光溢彩的季节里,在熊式辉、张治中主持下,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庐山图书馆在长冲河畔落成。她的建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庐山没有现代图书馆的窘况。在现存庐山图书馆的史料里,我们读到了这样的文字:“庐山藏书,由来旧矣。如太白草堂、李氏山房之属,皆前乘所夸耀,其祥不可得而闻。”“俾游览之暇,开卷可亲。陵谷易迁,弦歌不缀。斯则佃渔六学,网罗百家,将以造福人群,增辉灵境。”(《江西省政府分函全国为庐山图书馆征书启》民国二十五年夏)。同时成立了以宋美龄为首的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捐赠委员会,并由她亲自担纲组建了“庐山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呼吁向庐山图书馆赠书,为庐山图书馆发展筹谋。
随后,捐赠者如薪火相传、旷日相续。在捐赠名单里我们看到了蔡元培、陈布雷、罗家伦、熊式辉等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真草隶篆、铁划银钩的古籍善本、时代佳作相继入藏名山。此后,经历八年外侮的庐山图书馆惨遭劫掠。年夏,蒋介石在主持“庐山夏令营”开幕式后视察庐山图书馆,并写下了一段话:“图书馆应从速组织,其应增加人员与经费,望作最少限度之计划,呈报。又,古书中所缺之书亦应从速,觅取同版之本,准备抄补为要”。如是,在《庐山图书馆三十五年度工作报告》附录中,我们看到了汤显祖《玉茗堂集》以及《玉茗堂还魂记》(清晖阁原本)、《牡丹亭曲谱》等古籍善本书目入藏的记录。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捐赠者留下的姓名,也许是被这位东方戏剧大师的光辉所淹没了。正如当年汤显祖所言:“家园日月晚,庐岳烟云繁。出山苦不易,入山良复难。”(汤显祖《送范之卿郎中奏满便游匡山》),经历了三年里的失去与回归,汤显祖与他的《玉茗堂集》就这样再次走进了大山,实现了“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的先贤之愿。
年5月,八一军旗飘扬在牯岭湛蓝的天空下。在山各国学校图书室、牯岭图书馆以及教会所藏的图书相继入藏庐山图书馆。近在咫尺却似相隔万里的两位大师终于“聚首”在庐山图书馆。莎翁鹅毛笔下流淌出悠扬深沉、略带伤感的文字,如同泰晤士河水一样缓慢而绵长,将故事的述说跨越男欢女爱的情仇,沉淀下岁月静好的怀恋与眷恋。汤翁一管毛笔,把悲欢离合的恩怨化作高亢激昂、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如同九曲黄河喧泄而来,将凄美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如诗如画,展现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悠远与苍凉。
岁月的长廊里,最持久的不是热烈而是清淡,不是张扬而是静寂。在沉寂中东、西方两位大师的精神安详地对视着,相似的灵魂激烈地共鸣着。俗话说:君子喊不来小人,因为二者不会有共鸣。一个人,通过共鸣,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己,又通过不鸣,最后留住知己。两位大师正是超乎时空的阻隔,在精神上异于寻常的共鸣,实现了在庐山图书馆的“握手”,这应该是一种天赐的成全吧。?
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武汉白癜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