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正义
“庐山”名由,众说纷纭,有传说三:“匡俗求仙”、“老子炼丹”、“匡俗封地”,有观点二:“因山形而名”、“因地籍而名”。传说其实虚幻,观点中,我倾向于后者。
春秋时期,庐山地区的长江北岸,曾有“庐子国”,据《国语.楚语》记载,楚王曾去过庐邑。庐邑之中的大山,即为“庐山”,符合惯常逻辑。
避暑胜地
七月卅一日乘D动车于21:40到达庐山火车站,一下站台就感觉热气扑面、蒸腾难耐,不亚于“火炉”重庆。七弯八拐上得山来,立即感觉凉风习习,神清气爽。即便白天阳光普照,蓝天白云,蝉鸣不断,树荫之下依然不热不闷。
庐山居住区海拔米,山下九江海拔25~30米。按照海拔每升高米,气温下降0.6℃的知识,山上山下温差足有6℃以上。
最神奇之处,在驻足的五夜六天中,从未被蚊、虫叮咬,夜晚灯光之下,也未见飞蛾扑灯的壮观场面,这也许与海拔陡升、山上少有腐水,广植松、柏有关。
庐山开发
是为名山,一直都有诸多文人雅士留墨、留痕,曳光流彩,但都是零星行为。作为避暑胜地的规模开发,其实是在鸦片战争之后。
英国传教士李德立(EdwardSelbyLittle-)年来华,同年登庐山,折服其气候凉爽、植被丰富、空气饮水纯净,他设想把庐山辟为为传教士服务的避暑地和康复区,盖因当时许多在华外国教士和商人,身染结核肺病,回国治疗极为不便。
庐山山势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中部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谷、西谷。李德立为取得牯牛岭土地开发权,与九江官府多年交涉,几经波折,最后于年取得东谷一带土地租借权,租借期年,年租金12千文。
李德立聘请英国工程师对牯牛岭进行规划,将30度以下坡地作为别墅用地,保留原有林地,在道路分隔中,规划出约0.公顷的地块,规定建设一至二栋别墅,建筑密度保持在15%左右。
此规划确定了庐山一直的格局。
年的东谷规划图
牯岭的地块用半高石墙分隔、由小路相连。
李德立针对教会中人,每个地块售价元,吸引大批传教士上山筑屋,前后共有48个基督教会、6个天主教会在庐山建筑别墅。并将“牯牛岭”改为“牯岭”(Kuling),谐音英文Cooling,并打通庐山与九江的通道,令庐山声明远播。
国民政府年定都南京后,每年夏季,蒋介石到庐山避暑,各部委跟班随从办公,逐步演变为“夏都”,达官名士纷至沓来。
-年间,国民政府陆续建成庐山三大公建:图书馆、传习学舍、大礼堂。后因抗战和内战,规划成稿的各部委办公群未能实施。
共和国成立,年庐山会议之后,中央政府在芦林湖畔建设芦林一号别墅,面积平方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年中共庐山会议和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在此生活、工作。现改作庐山博物馆馆舍。
庐林湖
牯岭别墅
牯岭的密林深处,坐落着余幢风格绰约、中西合璧的石造别墅,见证中国近现代政治事件和风云人物的起起伏伏,叙说自己兜兜转转的故事。
这些别墅就地取材,由光绪年间到牯岭求生的湖北大冶石工逐年建造。各国房主带来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但石料的开采、打磨和建筑工艺,都是本地风范。这种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庐山特有的文化。
顶级人物睡过的别墅,成了文物、成了参观殿堂。次一级人物睡过的,修葺成宾馆,一夜数千钱,供人沾染贵气。还有一部分最有特色的,正在进行未见任何施工的保护性维修,只能远观,不能进入。
这栋别墅开价元/晚,每天都有不同的车停在门面,足见生意兴隆。
长年播放《庐山恋》的电影院,前身也是一座教堂,转角的扶墙柱很别致。
礼拜堂每周有四次活动。
美国基督教堂(中三路10号)
住地旁的这座教堂,建于年前后,整个建筑呈拉丁十字布局,每天路过都会被它吸引,那粗犷厚重的毛石墙,像是从地底长出的山岩,充满野趣,仔细观察,却又充满匠心。可惜在“保护性修建”,只能在外转了又转,不得其入。
教堂西立面
教堂东立面
法国天主教堂(香山路13号)
年大冶石工胡天成受教会委托,领头修建了这座精美的建筑。教堂呈长方体,由钟楼、主厅、圣台组成,石砌内、外墙都不加粉饰,显出大冶石工的高超技艺。朝南的出入口立面,典型的中西合璧,下部台阶和大门是中式建筑符号,上部的券拱和柱式则是欧式建筑符号,单调的石墙立面以浮雕装饰,石质的天然和雕刻的纹饰互相映衬,让人瞩目难离。
三大公建
至年,国民政府在庐山火莲院旧址,建造图书馆、传习学舍、大礼堂三大建筑,占地二万平方米。
图书馆(现为“抗战纪念馆”)
为弘扬国粹,一改庐山西洋建筑风格,蒋介石亲自敲定,图书馆采用中式风格。建筑面积平米的图书馆于年8月动工、年7月竣工,这是一座中国宫殿式、三栋两层联立的建筑,一字排开,由侧廊联系,形似整体。正中一栋门前的中式门楼,飞檐翘角,覆盖绿色琉璃瓦。
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图书馆门前,向全世界发表了抗战宣言,余音袅袅,如今犹闻——“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传习学舍(现为“庐山大厦”)
年建成的传习学舍是庐山最高的建筑,最高处六层,全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面积平米。为招待所性质,是“庐山军官训练团”、“国民党中央党校”旧址,抗战后改为“庐山大厦”,现为高级宾馆,对外营业。
大礼堂(现为“庐山会议旧址”)
这栋两层石混建筑,面积近平米,年动工、年竣工,礼堂有个座位和可供0人就餐的餐厅,是传习学舍的配套建筑,主要为学员学习、就餐之用。大礼堂建筑构图十分严谨,气势雄浑,蓝天、白云、绿树掩映之下,格外稳重庄严。
庐山大礼堂自建成之日起,就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诸多事件,时过境迁,任它风云变幻,依然流水青山。
义宁陈氏与庐山
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一门,名士迭出。作为曾国藩得意幕僚,陈宝箴是抚督中倾向维新变法的风云人物,其子陈三立(号散原)进士出身,与谭嗣同等人并称“维新四公子”。变法失败,父子二人革职返乡,“永不叙用”。陈三立是年47岁,后肆力于诗,成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钱钟书曾说,唐以下的大诗人可用一个地理词语来概括:“陵谷山原”,杜少陵、黄山谷、李义山、陈散原是也。
陈三立长子陈衡恪(字师曾),诗书画印兼善多能,是吴昌硕后、齐白石前的书画大家。陈衡恪次子陈封怀,植物学家,庐山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陈三立三子陈寅恪,历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导师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陈寅恪在拟任他为“中共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时,提出“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秉持他在《王观堂先生挽词》中推崇之信念——“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用光”,傲然独立。
义宁(现江西修水)毗邻庐山,陈氏先祖即有结庐庐山之愿。陈三立次子陈隆恪因女儿小从咳嗽难愈,年在庐山租屋疗养,次年与姻家合资购下河南路号德式大坡屋面别墅。年冬,迎养陈三立到庐山。该屋巧占地势,依坡而建,前拥丛石,背靠松林。陈三立命名“松门别墅”。
陈氏后裔一直有将“松门别墅”改建为“陈三立纪念馆”的愿望,但目光所及,封条赫然,破败显见。
年10月、11月陈寅恪、唐筼夫妇相继去世,遗愿骨灰葬在杭州九溪十八涧祖茔或庐山松门别墅附近,因有风景名胜不得新添墓葬的规定,几经波折,于年葬在庐山植物园,盖因庐山植物园直属中科院,不归地方管理、不属风景名胜区,而陈本人亦是学部委员,其侄陈封怀,是庐山植物园创始人,年辞世后,骨灰已墓于植物园“三老墓”。
庐山小景
三宝树——黄龙寺附近的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浓荫蔽日,一为银杏、二为柳杉,形同宝塔。
牯岭街——法国梧桐都是国民政府时期所植
飞来石——庐山因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诸多独特的地貌、奇石。
列宁头
月照松林
空寂的山路——摩肩接踵的游客,被吸引到旅游大巴沿线,曾经的人行步道逐渐荒芜。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