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历史文化 >> 游记登含鄱台眺望五老峰
第二日的庐山行程很简单,含鄱口--五老峰--三叠泉-出庐山,但凡是走过这条线的,会知道当中的受虐指数有多高,五老峰一峰又一峰,通往三叠泉高高下下数不尽的虐人台阶,在经过这场7个小时的暴虐后,当中一位擅长长跑的老帅哥腿直接虐瘸了我嘛,养成了习惯,到哪里都是护膝+登山障,想走这条线的蜂,学我没错!
庐山二线景点是庐山自然风光的代表。
含鄱口犁头尖30--60分钟即可。
五老峰--三叠泉-出庐山如果全程徒步,大约需要6小时左右。
不得不说很遗憾,越来越有劲的小雨和雾占了主场,所以没有日出,也看不到鄱阳湖。
但雨中的庐山也会铭记于我们心中,惦念着日后再来相会。
含鄱口海拔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登含鄱台眺望五老峰,以蓝天为背景,五老峰呈现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头像剪影,犹如伟人朝天安卧,因此五老峰今又称伟人峰。
犁头尖正对含鄱口,尖口互忘,很是有情
含鄱口大門对着犁头尖(上图),从犁头尖上俯览含鄱口,望五老峰(下图)。
含鄱岭西,汉阳、五老两峰如两角相对,而犁头尖山正界其中,这座由第四纪冰川刻切的角峰,如一快锋利的犁头,在苍天间耕耘。
上图取自蜂友,人家运气怎么那么好,在犁头尖上就看到那么清晰的鄱阳湖
登含鄱台眺望五老峰,呈现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头像剪影,犹如伟人朝天安卧,因此五老峰今又称伟人峰。
我们去的这天差点因为天气原因而放弃登山,听说五老峰里发生过因雷电天气而致人伤亡的事件。
我们最终选择了挑战。
但因为雾气太大,所以景致并不如意,好在喜欢登山的人,只要登上了山就开心以下文字基本是我从各篇网文摘来的,又借了些图,争取能叫自己和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登峰门第一峰,待晴峰(约台阶)第一峰第二峰,观日峰(5分钟路程)第二峰第三峰,险峰(10分钟路程)(我们到达三逢大约用了1个小时)第三峰和第四峰是相连,天地壮观峰第四峰第五峰,目无障碍峰(25分钟)游览五老峰可由一峰第四峰原路返回,乘车可抵达二线用餐地方——庐山育种场。
或从五峰小路下至三叠泉起点(二线用餐地方——庐山育种场)现在我们到了,峰下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块,是一派怪石景象。
那边似乎是石块叠成的桥,叫“仙人桥”抬头朝前看,有一个亭子巍然耸立,那是的标志。
建这个亭子的初衷并不是为游人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而是在云雾浓重的时候,让游人在这里等待,等到云开雾散,雨停,太阳出来,好一睹庐山的真面目。
所以这个亭子名叫“待晴亭”。
在这亭子的山谷中有一个天然洞穴,是由冈峦风化而成,称“五老洞”。
洞口处有一巨型卧石,上面刻有“五老洞”、“万古云霄”等字样削壁千丈,下临深壑,深不可测,是的特点,以险称奇。
在悬岩绝壁上有一棵古松,称为“五老松”,也称“庐山松”离此有一段较长的路,通常有不少游客走到这里就掉头下山。
对五老峰的游程而言,大约仅仅走了一半。
第四峰是五峰中最高的山峰,全庐山居第二,海拔米,仅次于大汉阳峰。
纵目远眺,但见湖光烟水,微茫映带,市镇田畴,江河交错。
黎明前至此,天公作美就能看到日出时朝霞喷彩的壮美景观;黄昏可见落日抹烟,残阳如血。
第四峰上,朝四下观望,都是下山路。
远处有一个小亭子,是的位置。
看似不远,但得走半小时左右。
第五峰之巅,可观波光粼粼的鄱阳湖上帆船点点;近处有狮子、金印、石船、凌云、旗杆五小峰并立,似静犹动,构成“云腾水飞山亦动,天上人间一望中”的画卷在哪里可以观赏到“五老”的尊荣呢?建议到庐山南麓海会寺去看。
海会寺背倚五老峰,面临鄱阳湖,寺名取地势如“百川汇海”之意。
这个寺庙是明代一位西域和尚建造的,寺内珍藏着普超法师用自己的指血书写的《华严经》。
年,蒋介石在寺旁创办了“庐山军官训练团”
对联:峰从天外立,人向画中行。
上图回望4峰,下图雾中看5峰。
下面几图都是我从网友处借来:
“待晴亭”
在悬岩绝壁上有一棵古松,称为“五老松”,也称“庐山松”
天地壮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