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历史文化 >> 湘源文选名山32君山景观文化特色浅谈
陈湘源岳阳历史文化研究文选书影
君山景观文化特色浅谈
君山远眺
元代历任七朝的集贤院大学士许有壬《君山》诗云:“水环千里萃万景,天下奇观唯君山。”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君山“怀抱着一大堆秘密”。基于此,君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文化特色,可以用一个“奇”字概括,且从小巧神奇、古雅幽奇、秀美新奇、趣味珍奇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小巧神奇。方干说它“原是昆仑山顶石,海风飘落洞庭湖”,是罕世奇珍,昆冈片玉。刘禹锡说:“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是晶莹剔透的螺蛳一颗。滕子京说:“君山自是小蓬瀛”,是集海外三座仙山之胜的微形仙岛。黄庭坚说:“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则是美人头上的云鬟发髻。今日从飞机上俯瞰,她恰似“心”形,故人们称之为爱情島。君山山体确实很小,小得连地市级地图也难于标示。海拔68.6米,面积0.96平方公里。且不说与三山五岳相比,就是黄山、庐山任捡一个山头,也要比她大得多。但是,这座距岳阳市区13公里水程的小岛,被造化抛掷在浩淼无垠的八百里洞庭湖中,孤影若浮,玲珑纤巧,却砥柱中流,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哲理的启迪,自然就身价百倍。“日月每从波底出,峰峦常在气中浮。人生志节当如此,屹立狂澜几万秋。”就是明代诗人薛瑄的感悟。山体虽小,却有72座山峰,山中景观亦以小称胜。大者亭台庙宇,占地不过亩许;小则一树一竹,也自成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冶性怡情。
陈湘源著《君山说奇》书影
古雅幽奇。它发祥于6亿年前元古界的地壳运动,形成于1.4亿年至万年时的燕山运动。君山是地壳下降出露的残留山,是在燕山运动引起的“洞庭凹陷”,沿垂直裂缝分割和岩体自然重力崩塌而成。山南的断壁巉崖,犹如一部“石书”,展示了它的经历。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便在君山留下生活遗迹。猴子洞出土的石斧,乌龙尾千余平方米原始聚落遗址厚约3米的文化层,君山岩画“星云图”,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的积淀。先秦典籍也记录了先民在君山活动的足迹。《庄子·天运篇》载:“(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后来又于此铸鼎,鼎成,骑龙飞升,“铸鼎台”“飞升亭”纪念着这位中华始祖。忠贞于爱情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追寻南巡的舜帝至此,闻舜帝逝于苍梧,双双攀竹恸哭,投水殉情。血泪染成的“斑竹”“二妃墓”“湘妃祠”向人们诉说着这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秦始皇入湘欲观衡山,阻风君山,迁怒二妃,“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残存的“秦皇火树”,记录着秦皇的暴虐。汉武帝既深恤民艰,亲临君山射蛟,为民除害,又觅得仙酒却被东方朔偷饮,留下一段颇为滑稽的故事,“射蛟台”“酒香亭”可为佐证。“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传入我国不久,君山“崇胜寺”便应运而生。道教,顾祖禹《谈史方舆纪要·岳州》则云:“《道书》以君山为第一福地。”据说吕洞宾就是在“朗吟亭”羽化成仙的。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柳毅传书》家喻户晓,书生柳毅乐于助人,急人危难的品德感人至深,“柳毅井”“传书亭”“洞庭庙”再现了这个动人的传说。宋代,杨幺起义建寨君山,“飞来钟”“点将台”“杨幺寨”皆涌动着历史的风云。五井六台、三十六亭、一十八庙(所谓48庙,纯属误传,对此,我在《君山志》中已作考证),山山有佳景,处处有故事。传说文化多见载于《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经典古籍;真实的历史文化则斑斑可考。君山上现有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难怪有人说,君山游一日,等于读了半部中国历史。余秋雨则说:“君山,静静地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无限。”
秀美新奇。君山山峦蟠结,耸苍吐翠。李白赞曰:“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雍陶称道:“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陈与义誉之:“青眉横玉镜,色照城中楼”等等,都是君山秀美清新的真实写照。《明一统志》说其状如“芙蓉倒地半开”,是一朵荡漾于洞庭湖中的香荷。有人说君山似条戏水乌龙,以自然景观龙口、龙腭山、龙舌山、龙涎井、乌龙尾等,将它塑造得鲜活生动。有人说72峰是蛮荒时代洪水成灾,湖中的72位碧螺仙子为拯救生灵变化而成。还有人泛舟湖上,摄下它的倩影,俨然一位仰泳湖心的凌波仙子。既秀美又新奇,撩人情丝。山中的景致如“云梦观荷”“曲径听涛”“竹映古墓”“响山鸣泉”等,亦皆幽雅神秀。
趣味珍奇。君山的每个景点都有迷人的故事,或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或撩人情思,动人心魄。君山的亭台寺庙,井泉溪桥,涉足成趣;钟鼎碑刻,诗联歌赋,入目奏兴。君山还是天然的生物园,名竹异树,花鸟虫鱼,争奇斗胜。奇竹13种──斑竹枝枝含泪,方竹启示人们“世人贵圆不贵方”,实心水竹告诫人们“人要实心”──种种有妙趣;奇树10种──子母树“母慈子孝”,老配少和谐亲善,半边树身残志坚──棵棵含情趣;酒香花散发着东方朔的幽默,卷旗花摇曳着杨幺起义的精灵,花草佳趣皆感人。更有三绝:金龟、银鱼、银针茶,观之可饱眼福,食之可饱口福,饮之或可延年益寿。有人说君山以自然景观为主,其实,君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彼此相映生辉,难分伯仲。千百年来,深切的人文关怀,将君山的山水竹树、花鸟虫鱼都赋予了深刻的内涵,鲜活的生命。君山景观,可谓“天人合一”。
作者简介
陈湘沅,笔名陈湘源,文博副研究馆员,岳阳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阳市非遗专家库专家。年从艺,工生行兼三花。曾任岳阳巴陵戏剧团团长兼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导戏20多个;主笔撰写《湖南地方剧种志(三)·巴陵戏志》。年从事文物工作后,出版个人专著《岳阳说古》《千古名城岳阳解谜》《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岳阳历史文化论争集》《解读岳阳楼》等11部。参与主编《岳阳历史文化丛书·千年名邑》等多部;参与编撰和审稿《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大辞典》《岳阳市志》等2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多篇,有多篇(部)作品获国家、省、市奖。
年12月18日星期日配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