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历史文化 >> 看懂七八十年代这些图片的,现在都多大了
70、80年代不堪回首,撕心裂肺!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盘点曾经70、80年代泪目的老照片!岁月如歌,满满的回忆!回不去的过去,回不去的少年!挺好挺有意思的老照片,难得收集得这么齐全。流行于七、八十年代,六零、七零后的农村人都知道的。马上花甲之年了,回不去的童年,那时人都憨厚实在,充满着友善和亲情,回不去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了。
酸溜溜,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零食!乡下常见的“酸溜溜”,吃起来酸酸的,80后都吃过.小时候,在农村的小河边或者比较湿润的土地上比较常见酸溜溜的,儿时的一种野味零食。来一波回忆杀!又见酸溜溜,儿时的最爱!
小时候看电影能跑十多里地(且山区、没电筒),过一道河走十几里夜路看电影。几个小伙伴一约就走。想起来真过瘾!只要那个地方有放电影的不管路多远都会四五成群地一起去看电影。那时候的人真的比现在幸福多了!
大家熟悉的片头,在八十年代有很多经典的电影出现在荧屏上,比如当时在我们农村经常会播放的电影有《庐山恋》、《少林寺》、《鹰爪铁布衫》、《武当》等等。
看到图片又想起小时候的样子了,12-3岁坐车座上蹬不了整圈够不着啊,陶腿蹬自行车还送妈妈去亲戚家,有时趁我爸午休大梁上坐一个后车架坐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儿,被大人拦住过一次,说我你才多大呀?陶腿骑车带三人儿比我能多了,从此再也不敢这麽玩儿了,改骑车上下地道了,好在是公车不然得花很多钱修车呀,不是轱辘隆了就是车把歪的搬不动了
看来我老了,学28大杠自行车摔倒过好几次,但还是坚持学会了
那时候天气阴天,农村做饭最难!没有干柴,就在灶坑处燎火做些简单的饭食,
冬天捉迷藏扎进柴禾堆,有时候会有意外惊喜!~一窝鸡蛋,冻得硬邦邦硬!
放学去地里割猪草,也有惊喜~有捉青蛙、捉麻雀、运气好还能碰到刚出洞的小野兔…!
初秋去地里拉(除)瓜秧,可能在草丛里找到遗留的西瓜!用镰刀削着吃!那心情!激动的现在还深有感觉!可惜时光,不会倒流!五十几岁,往事历历在目!尤其是深秋细雨绵绵的时分!有时泪水不自禁地滑落!
在田埂上,用小铲子,瞬间做成了一个灶台,可以用来烤红薯烧苞米。三十多年前的孩子们读书能学很多知识,虽然辛苦,但是实在。现在的孩子们被网络游戏和智能手机毁了,后果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他们虽然快乐,但学的知识不扎实!
这个小鞭最有感觉,七毛钱头、一元钱头,可以拆开一个一个的放,如果一起放,需要一帘一帘地用线接起来,
用马尾系个活套,可好玩了,套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出。花鞭拆开一个一个地放,做一个泥巴同,放里面″澎"的一声,炸的身上许多泥巴。童年好玩,会玩。除夕夜,谁家的小鞭响的时间长,谁家的孩子就很自豪。种拆开放的小鞭要用手捏着后面没有药的尾巴,不响的话可以掰开做“呲花”
最记得就是偷了家里1毛钱去买纸包糖,给了我15个,我问是不是给错了,那么多的不敢回家吃,几个小同学分了吃
童年做过的树哨,满满的回忆,春天来了,风轻轻地吹着,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做哨子用柳树,春天是做树哨最佳的时间,每天放学上学都会做一个在路上玩。
我70年代,小时偷家里鸡旦换冰糕,结果鸡蛋烂裤兜里了。一毛钱两根的是奶油的,冰棍2分一根,山楂味的3分一根。而且不叫雪糕叫冰棍。
我小时候没有那种袋子,就是一块塑料布。天真,纯朴,快乐的童年趣事永远不会回来了,远去了
看到小人书就勾起来我的童年记忆,当年的《霍元甲》《陈真》《霍东阁》《西游记》等等等等,除了看电视剧还是可以看小人书的。小人书我家有三四十本,都是我哥留下来的,可惜前几年搬家被我妈给卖了。回不去的曾经,记忆里的故事。弥足珍贵的童年时光!
暑假,有的地方是用洗衣粉袋套,也有用马尾鬃套的,也有粘的,用蜘蛛网收一起弄成球粘知了翅膀,经常这么干,也有用网是捉蜻蜓。
当年推铁环、打琉子(玻璃球)、打石球、玩纸包、跳皮筋、下四、跳方格、猫捉老鼠、跳绳、斗鸡、拍小象皮球等,花样繁多,真是快乐极了!
当时比较奢侈的,一毛钱一茶碗。每件事都勾起对童年的回忆!看得我热泪盈眶!时光万能倒流!
童年放驴,骑驴,满满的都是童年的记忆。从小到老,仿佛就是昨天的故事。人生苦短啊!
特别是男女孩藏猫猫,我最爱玩,太老了也久远了!想起那时有童心的快乐!
当年的凉鞋,是所有人难忘的记忆,凉鞋特别的爱坏,就会那锯条烧红了烫在坏的地方粘在一起。
本人小时候都玩过。现在老了,鬓秋已到夕阳日。时光好比河流水,一去永远不再回。
想起那个年代所有的事情!那个时候人人平等。只要你是中国出生的人,到一定年龄都会参加工作!大学生工作是国家统一安排的工作。下班后的生活活力就是去看场电影!
真怀念小时候的感觉,无忧无虑的!小时候喝井拔凉水,吃大饼子大楂粥,穿自家做的布底鞋,穿带补丁的衣服。一放假就撒欢玩,躲猫猫,抓青蛙摸鱼,弹杏核,下五虎棋……永远也回不去的童年
车轱辘、骝骝车、跳马、卖冰棍、跳石子、藏马沟、跳皮筋、碰碰腿八十年代,儿时的回忆,美好的时光。现在45多岁至55岁。从西边太阳出来倒流不可,再也回不去的儿童。
春天田野割猪草,夏天光着脚到处跑。没事大河去洗澡,差点小命水上飘。秋天背柴累弯腰,冬天太冷炭火烤。抱凳上学兴致高,放学回家唱童谣。饿了的野外红薯烧,曾被追得到处逃跑。少年心高气傲,欲与天公试比高。
70~80年的童年是难忘的,虽然物资条件比现在差,很多玩具都要自己动手做,但是乐趣一点也不少。有兄弟姐妹相伴,有小朋友在一起,跳皮筋,玩小石子,躲躲藏藏……
还记得当年自己去小卖店或者供销社的记忆吗?满满的回忆,记得暖水瓶是竹子套。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记得这些,永远不会忘的。
这种黄历现在你家还有吗?以前应该是每家都会有的。每天都要一张一张的撕掉。
你们那儿这叫啥,我们叫“捣锤”,我们小的时候经常玩儿,这是仅次于武术的很棒的健身运动。一条腿弯折手提裤管,单腿跳跃前进把对方碰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