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每个国人心中,都住着一个他苏东坡有趣的灵

发布时间:2025/2/7 12:22:34   点击数: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

提起苏东坡,可以说,是所有国人知识分子的天花板层级,是他之后的文人志士,争相效仿学习的楷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每个文艺青年绝对崇拜的灵魂偶像。

如果说诗仙李白,是每个国人的启蒙导师,那苏轼苏东坡,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国人的精神领袖。所以才有人说,在内心的深处,在世界的尽头,都住着一个他。

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大名头,但其实,他还是个活得透彻、很接地气、超级有趣之人,完美地契合了那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首先,他的身份如何定位,就迷之复杂又十分有趣,大文豪、书法家、美食家、创新的画家,这些称号广为人知自不必说,你可知他还是一个:

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好官、酿酒师、工程师、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瑜伽修行者、佛教徒、政治家、皇帝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段子手.....呵呵,这可是大作家林语堂老爷子给他总结的。

除了这些五花八门有趣的身份,苏东坡还有一个更加响亮、正儿八经的大头衔:宋词“豪放派”的鼻祖。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当然,他还有个限量发行的文坛大V认证称号:“唐宋八大家”。

感觉他们老苏家,那时不但是祖坟在狂冒青烟了,而且还同时冒了三股烟——“一门三父子”,全都大文豪!

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苏东坡?因为,在他的身上,呈现的是文人的理想;他的生活方式,更满足了国人关于幸福、快乐、乐观、幽默、潇洒等所有关于美好的想象。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全能的才子,只能是苏东坡,散文、诗、词,书法、绘画,几乎样样的造诣都是第一梯队;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可爱最有趣的文人,更是首推那个苦中能够作乐、风趣而幽默的大师苏东坡了!

在苏东坡众多经历中,两件事对他于后世的影响最大。一是乌台诗案,二是被贬黄州。

乌台诗案,让被审问的苏东坡,逐字逐句地向主审法官,解释了自己创作的多首诗的典故、含义。他因祸得福,因此成为古今诗人中,免于被他人或后人,胡乱解读自己所写诗作含义的极少数幸运儿,还被史书忠实地记录下来。

而被贬黄州,是他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在这里完成了劳动改造,开始放低身份和视角,来观察普罗大众。他在黄州首次取名为“东坡”,产出了像《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批旷世名篇佳作,还摸索出了东坡肉的做法。

苏东坡一生活动轨迹图

可以说,没有这两个变故,也没有现今地位成就高不可攀的苏东坡了。

苏东坡的有趣,首先体现在他强悍的女人缘。

苏东坡全家福

他一生中的许多重要时刻,都是女人在帮他。他对发妻王弗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千古名篇,对妓女李宜写了“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受寓娘的启发,他写出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爱妾王朝云对他说出了著名的“一肚皮不合时宜”。可以说,女人造就了他,他也造就了女人。

苏东坡与王弗

王弗去世后,苏东坡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作为继室。相比起王弗,苏东坡在诗文中提到她的次数更多一些。比如《后赤壁赋》中有写道: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这里的“妇”就是继妻王闰之,苏轼想去赏月但没酒,回家一问,好在贤妻常备着好酒,以应对不时之需。这个细节,正是体现出了王闰之作为苏东坡的“贤内助”角色,正因有如此懂他的妻子,才会存着美酒,才能成全这篇千古名作。

苏轼与王闰之

好险啊!没有这位王嫂的细心,历史的名文库里,就将损失一个大篇。可以说,之所以苏东坡可以如此洒脱地寻僧会友、谈经论道,这跟他有这位能干的贤内助有很大关系。

在年近40岁的苏东坡被贬到杭州后,在这里又幸运地遇到了他人生最后的红颜知己。某天他和好友在西湖边喝酒畅谈,偶然在助兴的几个歌姬中,看见了一位少女,弹得一手好琵琶,虽然年纪很小,但浑身的气质美貌却掩盖不住。苏轼越看越喜,当时便撩妹诗兴大发,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情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与王朝云

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入选了各大教材,是学子们的必背古诗。而诗中的“西子”,正是这位美少女,名叫王朝云,先是被苏轼收为侍女,后来成为他的爱妾。

对于苏轼来说,他与俩正妻王弗和王闰之,更多的是亲情与责任,但对王朝云,就是心动与爱情了。苏轼遭贬岭南,所有姬妾遣散,唯朝云执意相随,她陪伴了他在岭南最难熬的一段岁月,不幸染疫病逝,年仅34岁。

而被贬黄州,让苏东坡的有趣开始完全迸发。

黄州,一定是苏轼呆的最爽的地方了,你看看他在这儿都过得什么神仙日子:闲来无事邀请好基友游游赤壁,回来随手写篇游记,就被千古传诵;呆在家里喝酒,也不忘发明发明新的菜式,每天起来早读,还能顺手撩个妹。

虽然穷的叮当响,依然努力把家徒四壁也活出小资情调,炖炖东坡肉,熬熬东坡羹(其实就是个菜汤),而且这东坡羹,还是下面煮汤上面蒸饭,只为省点柴火。实在揭不开锅了,咋办?带领全家扛起锄头开垦荒地种菜去!

对于苏东坡来说,什么边角料,都可以做成美食,更牛的是他都能给你吃出玉盘珍羞的感觉来。那时的黄州,猪肉是“价贱如粪土”——对比现今飞涨的猪肉价,只能羡慕嫉妒恨。也就是说,那时的有钱人都不吃这玩意,整个宋代其实都流行吃羊,所以羊肉巨贵。

苏东坡此时穷的一批,只吃得起猪肉,但他不会忘了生活的有趣,于是和妻妾们反复研制,发明出一道前无古人炸裂苍穹的菜——东坡肉。

后来被贬岭南惠州,有一样水果,就再也没能逃出东坡先生的美食魔爪——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好想问他一句,苏老,您狂恰那么多荔枝,不怕上火吗?还是因为听不懂广东话,误把粤语“一啖荔枝三把火”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呢?

最神奇的是他被贬海南,还能在荒凉的穷乡僻壤间发现了绝世美味——生蚝!这老哥在吃到了久违的美味后,激动得立马给还在老家的儿子写了封家书——信里除了大肆形容生蚝如何如何人间美味之外,在信的结尾,还煞有介事郑重地交代儿子:千万保密!别让你身边那些北方人知道!否则他们肯定都要争着被贬来海南,跟我抢这美味!

苏老夫子让儿子保密,自己也严格遵守——纵观他的诗词,提到了许多美味,诸如荔枝,芦蒿,猪肉,菜汤,茶饼,河豚,羊肉......独独从不写生蚝,什么叫有趣的灵魂,这就是有趣的灵魂!

苏轼,还是个极其有趣的段子手,写段子造段子的高手。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是苏轼送给老友,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先的调侃之作。当时八十岁的张先,纳了个十八岁的小妾。苏轼知道后就写此诗调侃。“梨花”指的是白发丈夫,“海棠”指红妆新娘。一个“压”字,无限内涵啊,想想就脸红。在苏轼笔下,原来“老牛吃嫩草”,竟也能表达得如此文艺又清新脱俗,就问你服不服?

苏轼平生喜欢佛学,与高僧佛印等出世之人相交甚深。一天傍晚,苏轼与佛印两人在江边游玩饮酒,突然苏轼手指远方,原来河上有一只大黄狗在啃骨头,苏东坡说:佛印你看,狗啃河上(和尚)骨啊。佛印反应很快,当然不肯吃亏,当即把手中写有苏轼诗的扇子扔入水中,说:嗯,那你看这边,正:水流东坡诗(尸)呢!

苏轼的有趣,当然也深深地嵌入了他的文章诗词的文采之中。

话说当年刚出道的苏轼参加大宋高考,下笔如有神,他在考试文章中,引经据典写了一段上古唐尧时期的史例,甚至临时瞎编了尧和皋陶的对话,这对话虽杜撰的,但完美贴合了论点,将整篇文章推向论辩的高潮,形成了点睛之笔。这娃胆子可真够大,重大的国考都敢胡编乱造,丝毫不慌。

当时的阅卷官,大儒大诗人梅尧臣,读完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对他杜撰的那段对话,完全没有质疑,甚至觉得有些羞愧,这究竟出自哪部古书?他自认博览群书,居然没读过!之后几乎成其心病,让他久久不能释怀。

事情过去很久之后的某次,梅大大终于遇上了小苏哥,再也忍将不住,劈头就问那段话的来历,苏小哥依旧不慌:“嘿嘿,我瞎掰滴!不过,我想圣人应该会那么说吧......”梅尧臣:.....我顶你个肺......我信你个鬼......

苏轼的词,在风格上,虽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两人都是站在词之顶峰的旷世奇才,但二人的风格,却是如此的迥异。对比一下两人的词就知道了: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辛弃疾《鹧鸪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比起辛稼轩的疾风劲草,那种极富侠者风范的气息,苏轼的豪放,其实更多了一丝“悟”与“达”的感觉,颇有一种刚中带柔的意味,实在是有趣之极。换言之,苏轼诗词中的趣,更多地是体现出了他活得透彻。

而苏轼的诗,不同于李白的诗那般俊逸绝伦,赋予每个字句以仙气。苏诗,正如他有趣的灵魂,在于他主动寻求接近平凡的途径,却又总能从平凡中超脱出来。来看两人关于庐山的诗对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

前者读起来,就能感觉仙气飘飘,荡气回肠,实在是无愧于诗仙的名号。而后者,是苏轼去世前的绝笔之作,读完并没有大限将至的那种悲怆,反而还是能读出苏轼的“悟”与“达”,是一种看透了生命本质的淡然自若,是一种刻印在灵魂深处的“有趣”。

李白看到的庐山瀑布,是天际的银河,庐山的美景,是李白笔下的仙境。苏轼看了一辈子山水,发觉哪儿有什么劳什子的银河与仙境,烟雨就是烟雨,浪潮便是浪潮,最多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或者“寂寞沙洲冷”而已。

老舍说:“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有趣的人,活得惬意,过得潇洒。常怀一颗欢喜心,能把自己活成最好的样子。

苏东坡,是一个有旷达胸怀的人,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生命清雅恬适,他的生活别有风趣,无论是做官做事,吟诗作画,亦或是一日三餐,日常烟火,他都留给我们“心灵的快乐”。都说有趣的灵魂能治好精神内耗,东坡先生到底怎么有趣,究竟多有趣?这本身就是个值得深入发掘的有趣话题,永远值得我们去细品,细细地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jbxx/262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