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文化在我们以前,人生已被重复了数千

发布时间:2017-3-12 12:43:49   点击数:

颐阳昇,一个原生态时尚养生圈

在我们以前,“人生”已被重复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般倏现倏灭。大家一面明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一面又置若罔闻,毫不怀疑的热心做人。

——丰子恺

丰子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丰子恺先生不仅漫画惟妙惟肖,书法更重人间情味,散文诗词也隽永疏朗别具一格,而作为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俗世弟子,除了参禅念佛,对于养生也有很多有趣的趣闻。

劫难与达观

丰子恺一生中遭受了两次大劫难。第一次日寇侵略,他离乡背井,过着流浪生活。第二次“文革”,丰子恺被抄家隔离,关入“牛棚”,挂牌游斗。但豁达乐观的丰子恺,很快适应了环境,他自寻慰乐,自我解脱,把“牛棚”看作参禅之地,把批斗看成演戏。

吃素与吃蟹

丰子恺从小受家庭影响,生活简朴,粗茶淡饭,且有食素习惯。丰子恺戒荤,还劝人们爱惜生灵,戒除残杀,但唯独喜欢吃螃蟹。每每故友知己相聚,就开怀饮酒剥蟹,忆旧畅叙。他自谓“欲尽食如此横行的东西”。

勤奋与旅游

丰子恺喜爱旅游,庐山胜景、姑苏园林、烟雨扬州、古都南京等,都曾去过。年4月,年已63岁的丰老,兴致勃勃攀登黄山,爬上了最险峻的天都峰。那天,他谢绝了为他雇的轿子,徒步登山。丰子恺的一生,用明朝画家董其昌所说“画家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一点不为过。旅游,不仅使他开阔了视野,使之“耳目一新”,同时又锻炼了这位艺术家的身体。他曾填了一首《浣溪沙》:“饮酒看书四十秋,功名富贵不需求,粗茶淡饭岁悠悠。”这便是丰子恺的生活与为人。

经典语录

天地间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大人们)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斲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丰子恺《儿女》

教养孩子,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丰子恺《告母性》

人生之有赖于美的慰藉,艺术的滋养,是很多的。人生中无论何事,第一必须有“趣味”,然后能欢喜地从事,这趣味就是艺术的。我不相信世间会有全无趣味的器械似的人。劳动者歇在阴凉的绿荫下面的时候,口中也要不期地唱出山歌;农夫背了锄头回家的时候,对于庄严灿烂的夕阳不免要驻足回头。

——丰子恺《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

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年纪愈小,其所见的世界愈大。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

“人生如梦!”不要把这句话当作文学上的装饰的丽句!这是当头的棒喝!古人所道破,我们所痛感而承认的……我们一面在热心地做梦中的事,一面又知道这是虚幻的梦。我们有梦中的假我,又有本来的“真我”。我们毅然起身,披衣下床,真我的正念凝集于心头的时候,梦中的妄念立刻被置之一笑,谁还留恋或计较呢?

同梦的朋友们!我们都有“真我”的,不要忘记了这个“真我”,而沉酣于虚幻的梦中!我们要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而常常找寻这个“真我”的所在。

——丰子恺《晨梦》

天地万物,没有一件逃得出荣枯,盛衰,生灭,有无之理。过去的历史昭然地证明着这一点,无须我们再说。古来无数的诗人千遍一律地为伤春惜花费词,这种效颦也觉得可厌。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死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

——丰子恺《秋》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丰子恺《手指》

人体的美的姿态,必是出于自然的。换言之,凡美的姿态,都是从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态,即舒服的时候的姿态。这一点屡次引起我非常的铭感。无论贫贱之人,丑陋之人,劳动者,黄包车夫,只要是顺其自然的天性而动,都是美的姿态的所有者,都可以礼赞。

——丰子恺《自然》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

——丰子恺《家》

人生好比乘车,有的早上早下,有的迟上迟下,有的早上迟下,有的迟上早下。上了车纷争坐位,下了车各自回家。

——丰子恺《车厢社会》

趣味,在我是生活上一种重要的养料,其重要几近于面包。别人都在为了获得面包而牺牲趣味,或者为了堆积法币而抑制趣味。我现在幸而没有走上这两种行径,还可省下半只面包来换得一点趣味。

——丰子恺《家》

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

——丰子恺《秋》

不抗争而活是羞耻的,不抗争而死是怯弱的;抗争而活是光荣的,抗争而死也是甘心的。

——丰子恺《肉腿》

人们谈话议论的座中,与其听他们的言辞的意义,不如看他们的颜面的变化,兴味好得多,且在实际上,也可以更深切地了解各人的心理。因为感情的复杂深刻的部分,往往为理义的言说所不能表出,而在“造形的”脸色上历历地披露着。不但如此,尽有口上说“是”而脸上明明表出“非”的怪事。聪明的对手也能不听其言辞而但窥其脸色,正确地会得其心理。

——丰子恺《颜面》

信佛为求人生幸福,我绝不反对。但是,只求自己一人一家的幸福而不顾他人,我瞧他不起。得了些小便宜就津津乐道,引为佛佑;(抗战期中,靠念佛而得平安逃难者,时有所闻)受了些小损失就怨天尤人,叹“佛无灵”,真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真是信佛,应该理解佛陀四大皆空之义,而屏除私利;应该体会佛陀的物我一体,广大慈悲之心,而护爱群生。至少,也应知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道。爱物并非爱惜物的本身,乃是爱人的一种基本练习。

——丰子恺《佛无灵》

我觉得在人的心理上,预想往往比实行快乐。西人有“胜利的悲哀”之说,我想模仿他们,说“实行的悲哀”。由预想进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但在人心的深处,奇妙地存在着这种悲哀……世事如同风景一样,世事之乐不在于实行而在于希望,犹似风景之美不在其中而在其外。身入其中,不但美即消失,还要生受苍蝇、毛虫、啰唣,与肉麻的不快。世间苦的根本就在于此。

——丰子恺《实行的悲哀》

护生者,护心也(去除残忍心,长养慈悲心,然后拿此心来待人处世)--这是护生的主要目的。详言之:护生是护自己的心,并不是护动植物。再详言之,残杀动植物这种举动,足以养成人的残忍心,此心扩充起来,亦可以移用于动物,乃至同类的人。故护生实在是为人生,不是为动植物……只要不觉得残忍,不伤慈悲,我们护生的主要目的便已达到了。

——丰子恺《护生画集序言》

闭门造车,是指说不符合门外的轨道的大小,造了不能在门外的轨道上运行的车。行车一定要在已成的轨道上吗?这已成的轨道确是引导我们走正路的吗?有了车不能造轨道的吗?在这“闭门造车”一句话里,分明表示着人们的依赖、因袭,和创造力多么薄弱。

不造则已,如果要造车,一定非闭门造不可。如果依照已成的轨道而造,所造出的车子和以前已有的车子一样,就在已成的轨道上随波逐流地去了。即使已有的车子是好的,已成的轨道是正的,造车的效力也不过加多了车,不是造车的进步。何况已有的车子或者不好,已成的轨道或者不正呢。

——丰子恺《山水间的生活》

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妇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时候都不外乎是一种广义的友谊。所以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

——丰子恺《儿女》

颐阳昇

一个原生态时尚养生圈

来自大自然的颐养之道

在忙碌快捷的生活中返璞归真

以生命滋养生命

让你健康美下去!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jbxx/161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