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国内文学常识过一遍

发布时间:2017-3-12 12:32:07   点击数:

国内文学常识过一遍

一、先秦文学

(一)上古神话

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二)先秦散文

1.儒家经典

(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

(1)《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2)“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3.诸子百家散文

(1)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3)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4)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5)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6)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7)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8)《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9)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三)先秦诗歌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表现思想感情,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语句漫长流利,灵活多变,有停顿、延伸,委婉而多情致。

屈原(约前~前),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生活在战国中后期。其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怀沙》、《哀郢》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离骚》。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屈原开创的楚辞,文采华美,感情丰富,同《诗经》一起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两汉文学

汉代是中国的封建盛世,汉初统治者以黄老思想治国,思想活跃,文化呈多元综合形态,文学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文体上看,汉代文学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分骚赋、大赋和小赋。汉代散文主要有论说散文和史传散文。前者是由先秦诸子发展来的,以汉初最发达,后者主要是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发展来的,出现了《史记》《汉书》这样的巨著,尤其是《史记》,开创了史传文学的先河。

(一)两汉散文

1.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2.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总结了我国古代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历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32~92)。《汉书》记载西汉年间的历史,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年)起,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止,全书共篇,分卷。

(二)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病妇行》《东门行》《陌上桑》《上邪》《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直至今日仍魅力无穷。《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建安诗歌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从公元年至年。建安诗歌是指以这一时期为中心的汉末魏初的诗歌,建安诗人主要是曹操、曹植、曹丕父子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文士。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简练刚健的特点,文风慷慨悲凉,被誉为“建安风骨”。建安诗人成就突出的是曹操、曹植。建安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大量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为五言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开始了五言古诗蓬勃发展的时代。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玚(yáng)、刘桢。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二)田园诗与山水诗

1.田园诗

(1)陶渊明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他40岁时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天.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参加农业劳动,接触劳动人民,他的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他开创的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2)陶渊明代表作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

2.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东晋诗人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三)南北朝民歌

现存南朝民歌大都是情歌,其内容基本健康,多反映了青年男女之间坚贞爱情。南朝民歌的主要特点是:形式短小,大多数为五言四句,大量运用双关隐语,语言清新自然,采用对歌形式。

北朝民歌包括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作,反映社会生活广泛,同南朝民歌迥异其趣,主要特点是:语言质朴无华,粗狂率直,不用隐语;风格刚健豪放;五言四句,七言四句以及七言古体与杂言都用。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四)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展期)

1.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2.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四、唐代文学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形式基本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从诗的音律角度划分,唐代诗歌形成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比较少见,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因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一)唐诗

1.“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继承和发扬了陶渊明、谢灵运开创的山水田园风格,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是其代表作。

(1)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2)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4.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名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5.中晚唐著名诗人——“小李杜”

杜牧(~约),今陕西西安人,晚唐的诗人代表。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词采清丽,风调俊朗,对后世影响很大。

李商隐(~),今河南沁阳人,唐代后期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现存李商隐诗多首。“无题诗”是李商隐的创造,诗多以爱情为题材,缠绵绮丽,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其他作品

(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其一》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杜甫《蜀相》

(9)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1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唐代散文与传奇小说

1.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2.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捕蛇者说》。

3.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著有《刘梦得文集》,名篇《陋室铭》。

4.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现存的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太平广记》一书里。

五、宋代文学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宋词在整个宋代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情,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一代文学之盛。按照词的内容,宋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两大类,也有不少词人兼具豪放婉约特点。

(一)宋词和宋诗

1.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2.以秦观、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

3.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陆游一生作品丰富,今存诗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

(二)宋代散文

1.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韩愈(~),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的《师说》、《原毁》、《讳辩》、《争臣论》、《论佛骨表》等作品,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文字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

柳宗元(~),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有寄托。

柳宗元《贞符》、《封建论》、《时令论》、《断刑论》、《天说》、《捕蛇者说》等一系列哲学论文,语言辛辣,嬉笑怒骂,笔无藏锋,痛快淋漓。

欧阳修(7~),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欧阳修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苏洵(9~),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苏辙(~),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北宋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著有《栾城集》。

王安石(~),今抚州东乡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曾巩(~),今江西人,北宋文学家。曾巩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

2.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三)宋人话本

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著名话本有《大宋宣和遗事》(内有水浒故事)、《三国志平话》(后演进为《三国演义》)。

六、元代文学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因为杂剧的成就远超散曲。元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曲有着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各种社会弊端。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但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仍有较大的灵活性。

(一)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号已斋叟,名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

2.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

3.白朴,名作有《墙头马上》;

4.马致远,名作有《汉宫秋》。

(二)十大悲剧(主要是前六部)

1.关汉卿的《窦娥冤》;2.纪君祥的《赵氏孤儿》;3.白朴的《梧桐雨》;4.马致远的《汉宫秋》;5.洪升的《长生殿》;6.孔尚任的《桃花扇》;7.冯梦龙的《精忠魂》;8.孟称舜的《娇红记》;9.李玉的《精忠谱》;10.方成培的《雷峰塔》。

(三)王实甫和他的《西厢记》

王实甫,字德信,《西厢记》的主题是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幸福。

七、明清文学

(一)明清小说

1.明代的章回小说和“四大奇书”。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金瓶梅》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该书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现实。

2.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薜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作者曹雪芹,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

3.此外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代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字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行记》、曾朴的《孽海花》被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二)明清诗文

1.明代。刘基字伯温,著有《诚意伯集》;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学士文集》;徐宏祖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张溥,字天如,著有《七录斋集》。

2.清代。顾炎武,著有《日知录》;方苞,著《方望溪全集》,是桐城派始祖;姚鼐,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轩诗文集》;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八、中国近现代文学

(一)中国近代文学

1.鲁迅原名周树人。著有小说《呐喊》(内有《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故乡》、《社戏》、《孔乙己》等名篇)《彷徨》(内有《祝福》、《伤逝》等名篇)《故事新编》、《朝花夕拾》(内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名篇)、《野草》等。

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他的“农村三部曲”是《春蚕》、《秋收》、《残冬》。

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运用群众口语,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话剧剧本《茶馆》以独特而又精巧的戏剧结构,“小说式”的人物刻画,鲜明而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表现出巨大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话剧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老舍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同时,老舍也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5.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其代表作为诗集《女神》,后期写了剧本《屈原》、《虎符》、《高渐离》等。

6.曹禺的《雷雨》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还写过《北京人》、《日出》、《王昭君》等名篇。年曹禺的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成熟的标志。

7.此外,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沦》,夏衍的《包身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冰心的《寄小读者》、《小桔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中国当代文学

1.中国当代小说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白洋淀纪事》、《荷花淀》,杨沫的《青春之歌》,柳青《创业史》,古华的《芙蓉镇》都是名家名作。

当代崛起的小说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王蒙、路遥、柯云路、张杭杭、王安忆、贾平凹等。

2.当代诗歌散文戏剧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吴伯萧的《北极星》,杨朔的《茶花赋》,秦牧的《花城》,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碧野的《阳光灿烂照天山》,舒婷的《致橡树》。

(三)“茅盾文学奖”及其获奖名单

1.“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个人名字命名设立的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年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此奖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茅盾文学奖自年举办至今,共九届,39名作家的36部作品获奖。

2.“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1)第一届(年,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冬天里的春天》李图文,《芙蓉镇》古华,《将军吟》莫应丰,《东方》魏巍,《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2)第二届(年,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凖,《沉重的翅膀》张洁,《钟鼓楼》刘心武

(3)第三届(年,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路遥,《少年天子》凌力,《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第二个太阳》刘白羽,《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二部:《浴血罗霄》萧克,《金瓯缺》徐兴业

(4)第四届(年,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王火,《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白门柳》(一二部)刘斯奋,《骚动之秋》刘玉民

(5)第五届(年,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张平,《尘埃落定》阿来(藏),《长恨歌》王安忆,《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6)第六届(年,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熊召政,《无字》张洁,《东藏记》宗璞,《英雄时代》柳建伟,《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7)第七届(年,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贾平凹,《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暗算》麦家,《湖光山色》周大新

(8)第八届(年,五部长篇小说)

《你在高原》张炜,《天行者》刘醒龙,《蛙》莫言,《推拿》毕飞宇,《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9)第九届(年,五部长篇小说)

《春尽江南》格非、《这边风景》王蒙、《繁花》金宇澄、《生命册》李佩甫、《黄雀记》苏童。

3.部分获奖作者简介

(1)姚雪垠(~),河南邓州市人。30年代即开始发表小说,其代表作《李自成》共5卷,多万字。这部历史小说巨著,从崇祯十一年写起,全面地反映明末李自成起义由困厄转到兴盛,复由胜利走向失败这一历史悲剧的发展过程。《李自成》的出现.填补了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空白。

(2)李凖(zhǔn)(~),蒙古族,河南孟津人。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短篇小说集《李双双小传》《车轮的辙印》,电影文学剧本《李双双》《老兵新传》《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

李凖年发表的《黄河东流去》是以年日本侵略军进人中原,溃退南逃的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淹没河南、江苏、安徽3省44县,0多万人遭灾的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了黄泛区人民从年到年经历的深重灾难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3)张洁(~),女,原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祖母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等。

张洁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纪录,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4)路遥(~),陕西清涧县人。年发表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年发表的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轰动全国。

年完成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共三卷,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平凡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抗争意识,它深情







































北京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jbxx/161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