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故事传说 >> 复州文苑总100期李银清诗词专辑
《复州文苑》总期‖李银清诗词专辑
作者简介
李银清:号童心斋主,原《湖北诗词》、《汉之南》杂志编辑、武汉诗联散曲研习社第二届理事。诗作发表于《中华诗词》、《诗刊》、《中华辞赋》、《中国诗词》、《长白山诗词》、《诗词月刊》、《昆仑诗词》、《湖北诗词》等几十家省市级以上诗词刊物。作品参加全国性诗赛曾获奖及入围(有证书);诗作由专家点评编入多部诗词专辑。诗.词.赋辑录入仙桃市《西流河地方志》。传略收录入由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六十年诗人大典》大型典籍。参加了武汉汉南诗联学会的组建与《纱帽山诗联》的创刊工作。《诗意中华》一书编委。现为武汉诗联、湖北省诗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刊社子曰诗社社员。
无题
鞠躬山海访鸿儒,不料欣逢逐臭夫。
水月香秋纵清白,泥塘酸雨使模糊。
谠言出自良心举,正气无关好梦扶。
徇俗何求百般醒?夕阳影里倒骑驴。
登八达岭长城感赋
古城关隘望苍山,联想翩翩过贺兰。
千载丝绸西域路,万方禹甸夏时天。
鞍弓汉将射胡马,雉堞烽烟护故园。
道是阋墙成胜迹,神舟天外看龙蜒。
恩施大峡谷
远古飘来一画廊,晚霞邀月共寻芳。
白云踏碎羊肠险,碧水兴吟诗语长。
无缝天书天有缝,有裳玉女玉无裳。
虹湾已劈人间路,好借恩施一炷香。
过乌江画廊
岩洞幽篁雨后霞,千娇百媚饰轻纱。
慈云踏壑恋苗寨,羞月翻山听伯牙。
含笑展姿崖岸景,犹言示坐汉河槎。
缘何草木知仁德?一叶诗心问浪花。
辉煌华夏
——题西安碑林
夏瓦秦砖筑史廊,尧痕禹迹古存香。
经书迁徙居碑碣,青石坐班言汉唐。
六骏不胜三礼重,九州须杜四维荒。
喜看今日开新境,浩荡天风贯世昌。
汉南江滩行
涛吟万里自昆仑,一览烟林惑且惛。
老柳捋须问道德,柔篁晃脑说乾坤。
民风当属民间脉,王气不留王者魂。
巢鸟啾啾皆有梦,梦飞四野醒无痕。
恋春
郊原无际落轻帷,塞北江南绿正肥。
烟树莺莺枝上乐,香街燕燕巷中飞。
何来游子恋红杏?不向梦婆求紫衣。
最苦韶光追逝水,竹丝柳线捆春晖。
题神农溪
神农泉水胜耶溪,夺路南归似吼狮。
云走长滩怯缘险,雁过鹦鹉落因奇。
几番号子贵粗犷,一睹纤夫裸壮姿。
吊脚楼中推古磨,土家饭菜也含诗。
登纱帽山望江夏赤壁
——写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胸有深韬是伟男,万千心事白云谙。
东南海上妖澜起,欲共周瑜酌酒谈。
扶母
深夜萱堂病步拖,脚声犹咽我心磨。
身虽无法替娘痛,愿作杖藜扶母挪。
夜过宜昌
夷陵夜景入眸时,鼎沸心潮动旧思。
此地风光应有我,当年烙下爽英姿。
洗衣池
清水城池不养鱼,无萍无草也无蕖。
莫言天地这方小,去垢涤污渣滓锄。
故地重游——访尖山营部
老东道不遇
漫野秋香来访君,将军把守故营门。
房前还是那塘水,画里难寻这井村。
老柏犹言枝柳事,小溪续唱大山魂。
不禁轻抚当年竹,依旧青青草木纯。
金缕曲·端午节怀想
斑竹斑斑血。更那堪、星辰怅落,洞庭悲咽。有眼皇天云遮面,忍顾山河破缺。忠谏策、何人与说?可恨张仪尝便客,怨怀王、信了谗言帖。亡国痛、屈夫切。汩罗江畔吟骚诀。几彷徨、未酬壮志,略随身绝。壮士激昂歌易水,抛恋春花雪月。留正气、千秋不灭。魂化菖蒲挥利剑,佐雄黄、灸艾驱邪热。端午酒、酹忠烈。
破阵子·沧海桑田曲
狂想天开朗朗,遐思雨细霏霏。捉个螺蛳对海吹,忽长青山千万堆。猿娃食野莓。不懂月圆月缺,到知云喜云悲。浩瀚时空齐梦远,万代愚公与日晖。嫦娥携兔飞!
望海潮·登纱帽山畅想
武陵题壁,渝州觅句,门前景物遗忘?玉带蜿蜒,滩林旖旎,状如琼苑城墙。墙外水汤汤。又绮丝袅袅,垂柳婀篁。霞染兰花,家山梦露也含芳。连番畅想何妨!若山高万丈,筑塔临江。西胜鹳楼,东望钓岛,尽收禹甸华章。名盛世无双。更飞泉崖畔,壁画碑廊。风骨追超七子,历历记沧桑。
鹧鸪天·故乡的年
每每年关思故乡,深情遥望水那方。迎春杨柳摇疏影,剪纸桃花贴绮窗。磨豆腐,扯麻糖。隔山隔水已闻香。更听爆竹连天响,犹我声声喊老娘。
砥砺人生翻作诗
王崇庆(荆州)
我和李银清先生相识多年,但聚也匆匆,别也匆匆。因为他终年打工在外,为生计,不得不漂泊奔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连日子都过得不安定的人,却爱上了世界上最闲适、最优雅、最浪漫的诗词,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也是我们相识相惜的唯一缘由。我喜欢读他的诗词,从他的诗词中,我能感受时代的风云之气,领略作者豁达的心胸,恬淡的情怀。
唐朝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描写当代是银清诗词的首要特点。
雪泥鸿爪录艰辛,轰烈人生壮古今。
扁担麻绳肩道义,瓦刀灰桶筑仁心。
扬帆江海难为水,圆梦荆襄胜却云。
胖子招牌旗一面,重光固业业长春。
《读〈王胖子的故事〉有作》王胖子,王长春也,江苏农民工。七十年代,带领一班老家的泥瓦匠来襄阳闯建筑市场。由于其为人讲诚信,工程讲质量,成为襄阳建筑行业的一面旗帜。作者赞扬王长春的创业史,说他是“轰烈人生壮古今”。特别是“扁担麻绳肩道义,瓦刀灰桶筑仁心”一联,既写出了建筑工匠的特色,又将其特点发扬光大。说泥瓦匠的肩膀不仅挑的是砖、瓦、水泥、石灰,而且扛的是“诚信”与“道义”;瓦刀砌出来的不仅是墙壁、楼板,更重要的是在建筑自己的爱民赤子之心。此诗写农民工,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新事物,它明显地打上了改革开放的印记,它用的是鲜活的群众口语,传递的是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它呼唤的是良好道德与诚信。银清诗词不仅题材新,而且在诗词构思上也不落古人之窠臼。让我们试析《游白鹿洞书院戏作》在语言上的创新。
仰望匡庐白鹿姿,山高总有乱云欺。
一条曲径生文气,五老贤峰饱我饥。
前路犹逢百慕角,后程向往吉尼斯。
奈何变幻炎凉世,幸侣诗书尘外犁。
翻看前人写的七言诗,句式结构常常是两字词组与一字词组成,很少有四字词组与三字词组。作者在这首诗颔联中就采用了“一条曲径”、“五老贤峰”四字词组。本来庐山只有“五老峰”,为了对仗,作者从中添一“贤”字,不仅使之成为四字的固定词组,还增添了感情色彩。这联说白鹿洞书院门前那条路因有历朝文人雅士的往来,也显得文气十足,五老峰的壮美,也让我一饱眼福。在颈联更是采用外来洋名词“百慕角”、“吉尼斯”。“百慕角”,魔鬼地域也,风险地域也,“吉尼斯”,世界奇迹记录也。字面之意是游庐山之山水,言所见所感,实质上对自己坎坷人生的叹息,对未来的平安美好的期盼,大有陆放翁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此诗寓含哲理、流走绚丽、开朗明快。在语言结构上,不禁想起聂绀弩《丁聪画老头上工图》诗中句:“身长丈二吉诃德,骨瘦瘪三南郭綦。”真有惊人的契合之处,足见作者饱满创新之热忱,文笔含蓄之灵气。
乡愁,是一个诗人无法抛舍的情怀。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到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从李白的“低头思故乡”,到李益的“天晴共上望乡楼”,一次次成为动人心灵的叹唱。今日之诗人要写乡愁,要有孙大圣翻出如来佛手掌心的本领,才能写出属于自己那片诗心。作者的诗《归途》表现乡愁,可以说别开生面。起句“重山入望远无涯”,路远矣;承句“车绕悬岩云路爬”,路险矣;第三句“昼夜颠簸黄水吐”,路途之艰辛矣。有前三句层层铺垫、波澜起伏,尾句顺理成章揭示出自己为什么要受这份煎熬与折磨的原因所在:“只缘终点有穷家”。此诗并无惊人之笔,但读后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因为这首诗正是作者在重庆谋生回武汉家时,穿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真实感受。是呀,谁又没有一个家呢?哪怕是一个穷家,也是漂泊天涯游子梦中的港湾。此句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作者的《登刘邦歌风台》是一首咏史诗。清代诗评家袁枚指出,诗贵“翻陈出新”,咏史无新意,如廿一弹词,即押韵之史(《随园诗话》)。说明今人写咏史诗是不能跟着古人的脚印走的。作者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格律诗的创作章法。前两句:“还乡高唱大风歌,天子传奇故事多。”高度概括了刘邦从一个混迹于乱世的小亭长,到开创西汉王朝的传奇一生。以赞扬起笔,其“起”、“承”手法老到。第三句明显转折,“纵使歌台依旧在”,最后呼唤出精彩的尾句“四周不是汉山河”。读这首诗,我们会联想起刘邦艰辛的创业之路,如芒砀山斩蛇起义、鸿门宴遇险、固陵被困等等。建立汉王朝后,他杀韩信、诛彭越、分封刘姓子弟,用尽心机,为的是让汉王朝一代一代传下去。然而,今天还是不是汉家山河呢?《登刘邦歌风台》作了慷慨的回答。此诗翻了刘邦唱《大风歌》之意的案,诗情文相生,饶有新意,大胆评价古人,发前人所未发,二十八字,直抵一篇史话,说出了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
银清先生的诗词之所以写得好,我认为是砥砺人生的成果。古人云:“文要养气,诗要洗心。诗,必先洗涤俗肠而后可以作。”(清·吴雷发《说诗管蒯》)正是人生的风雨,洗涤了他的胸襟,练就了他明辨是非的胆识。有胸襟,方能载其性情智慧,苦心积厚;有胆识,方能明是非定取舍,不随世人脚跟,亦不随古人脚跟矣。银清先生正当盛年,后发力极强。希望他不断开拓进取,精益求精,写出更多更好的诗篇来。
亲爱的朋友:
欢迎你投稿复州文苑,(必须是原创作品,首发优先,如有抄袭,文责自负。)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安排推送。投稿邮箱: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去哪里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