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我家住匡山,逍遥似神仙悦阅读

发布时间:2016-12-1 2:39:25   点击数:

大别山余脉南麓有处地名叫匡山,说起庐山众人皆知,匡庐之说,匡山在北、庐山在南。故有匡山在江北广济,庐山在江南九江之说。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与匡山有一段情结,就在于吴承恩当年住在蕲州府,曾任蕲州荊王府里“纪善”。明朝设蕲州府,辖蕲春、黄梅、广济三县。匡山南部归广济,东黄梅,西镶蕲春。吴承恩一生兴趣于山水之间,颇受苏东坡的影响,在梦西游记时竟然说是借用了匡山附近一些地理和人文景观。匡山又名太平,牵附有横岗山。横岗山有玉皇殿,祖爷殿,又名真武殿。方圆十几里有猴王庙,桃树岭,女儿城,娘娘殿。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到了南天门就与祖爷殿相望。这座山是道家与释家共源之地。

传说有个古匡国,古匡国比夜郎国还要小。夜郎自大,古匡国自大就自大于说自己是太平家园,还说自己拥有百家园。鲍照读书台,通天河,碧波潭,仙人桥,凌云渡,道人墓,藏密洞(水帘洞)。白马寺,观音寨,龙门冲,乌龟石、八卦顶,灵山小西天等。传说太平桥是石猴出世之地。释家禅宗四祖道信是梅川人。古匡国人说他家中有一尖二尖,大话一尖二尖高,高到云端近了天。说站在一尖上伸手能摸到天。

把这些地名和人文景观全被吴承恩写在白纸黑字上,虽说文字语言中有点方土味,就因为有了方土味才大行天下,成为四大名著。就因为用了太多的方言才能证明吴承恩在匡山接了地气。不得不叫人佩服吴承恩思路的广阔,将那点人文景观全都用在西游记上。连清代评论家金圣叹也得为之叹了一辈子。

唐玄宗取广济寺广济佛法普度众生之意,赐了个广济县。匡山在古蕲州府东边,匡山有仙人坝,有金竹岭。仙人坝蓄满了水叫仙人坝水库。

林可儿说自家住在匡山百家园,当年吴承恩三进匡山,认识林家祖先。想想匡山多有名气。六月瓜果飘香,六月天气炎热,只要到了匡山你就知道匡山有多清凉。老家百家园果树成林,庄稼种在梯田里。林可儿在匡山出生,然后是在城镇里长大的女孩子。她有山民的纯朴,也有城里女孩子一样活泼。

二十四景金竹岭,桃酥红透似妃子。炎热匡山凉帐下,糯米酿酒农家香。四季得意不同景,雁过齐天影倒潭。银河割断情丝线,万里长江敢说长。《美娇娘》。我把现炒现卖的打油诗卖给了林可儿。

林可儿看完了笑问:“谁在长江边长大?”“还有哪个嘛!”“是你!”“当然!”“哪美娇娘呢?”“还有哪个嘛!”林可儿微笑时两只酒窝可以盛得下一罇美酒。“我可再次告诉你,我家住在匡山,我是大山的女儿,大山的女儿你知道吗?在白云中生,在白云中长,每天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山上野生食物,山芋头,山胡葱,山地耳,野生蘑菇。春来满山红杜鹃花,秋天满山红枫叶,详细地址在百家园。”

仙人坝鱼头味道鲜美,林可儿在我耳边说过多次。此地有好山、好水;山中有好色、好客;待客人有好吃、好礼;怎能不为之心动?仙人坝水库盛产大头鱼,吃天然水中微生物长大的大头鱼,个头大的能长到一百八十斤一条。从仙人坝水库里捕捞上来的大头鱼就像一头河豚,取下一尾大鱼头的鱼头就有一百多斤,只好切成块卖,一条鱼尾巴也有二十几斤。

肥美的大鱼头炖匡山土产手掌形山药端上了餐桌,糯米酒斟满杯,金黄色的琥珀光。顷刻间满房子香味直冲鼻子,就想即刻到嘴。

陈美玲笑说:“你觉得没有白来吧?”我没来得及回她话,筷子里夹着亮晶晶如水晶冻儿一样的鱼脑肉,这块鱼脑肉就像传说中的琼脂一样温透,夹在筷子上尤似匡山野生天麻无风在颤动。全是蛋白质的鱼头脑上肉入口即化,真舍不得一口吃下。本想细细品尝,可惜味蕾神经系统早已按捺不住,大叫等之不得了。

吞下鱼脑,喉咙在回味,该回她话。“当然没有白来,一来吃了仙人坝大鱼头;二来看了大匡山里美媚;三来看了二十四景和金竹岭;四来仿佛看到了吴承恩当年为什么要三上匡山,然后住在匡山不走;五来看太平里百家园。”

“觉得有收获吗?”“有,收获不少!”

林可儿害羞地说:“收获应该在里头。”我看着林可儿,“应该是啊!”看着林可儿脸全红了,如金竹岭大红桃。“本来就是!没感觉到吗?”“我想感觉到了!”我再看林可儿时,适才发现太阳离匡山近了,太阳下的黑是一种健康。真有一股叫人难以抵抗的力量,它很性感,很美。大地是母亲,母亲乳汁很甘甜,乳汁可以消除饥饿感。

林可儿说:“匡山百家园的房子是我家老房子,听爹说有几百年了。我家新房子建在梅川集镇边儿上,说是搞新农村统一建的。天黑前,我带你去新农村我家新房子。我先带你去养虾塘,我三叔包了一亩多养虾池。”

想象不到大山里人借用了山泉水,蓄水池里养了河虾。青色河虾两只前鳌,鳌张开来可以夹住在水底下快速游动的小鱼。河虾比起对虾、基围虾更有特色,味道更加鲜美。想到鲜红色的大个头,河虾端上桌子,剥去红红的外壳,吃白如珍珠一样的虾肉。河虾鲜美的味道,河虾肉好吃。养河虾人的辛苦就看他在河边建的简陋茅草小屋,这就是当地人在河边养虾居住的地方。

来到匡山四下张望,感慨身在匡山才知道了什么是原生态,这里有枫树林,有竹海,有杉树林。一阵过山风儿吹来,听到原始生态里的松涛怒吼声。此情此景使我联想起南海边的陈美玲,她家住在大海边,家门前有滩涂,大海无垠望不到边的连天碧波,这里四下是山连着山,望不到边的全是山。还有海边人养对虾,养虾池十几亩一块,是一个接连一个,形成一片养虾基地。大海边的养虾池对比起匡山小河边蓄水的养虾池真是天壤之别。所以世上事不可以一概而论,什么叫大猫和小老鼠你该懂了。

林可儿说:“实际上懂得养河虾的人要比种水稻来要赚钱多了!”她三叔家中总共有二亩多养虾池在当地算是最大户了。林可儿三叔知道我来了,早已从虾池里挑选好了一塑料盆大河虾,说是用来招待我的。

有人说发展经济,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山泉水养河虾不会污染环境,看来自然环境与眼前的小屋并无关联,我倒觉得杉树下有茅草屋子是一种和谐的美,如红花开在绿叶下。有人建议养河虾池也可以建造得如游泳池一样美,只要把绿化跟上,路面硬化。

匡山老百姓过去的小屋子大多数是用石头加土砖坯建成的,屋子低矮,伸手摸得够屋檐。屋上青瓦片能避风雨。矮屋短墙头四处可见,旧社会生活在匡山的山民只有这么个条件。如今生活好了,多数人家住上了小楼房。

匡山有看不完的风景,二十四景也无法一一来描写,只应了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交了黄昏,已见四处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我们约定晚餐在梅川吃,黄昏到了林可儿的新家。表妹胡英笑吟吟的,她应该早已站在门前恭候我们到来。胡英笑时脸红得如树上大红桃,她笑的样子很甜,见过她一次的人绝对会记住她一辈子。她一张可爱的娃娃脸,让人感觉心情太好了。

新农村成就了集镇,众人无不感叹一句:“新农村好!”怎能想象得到这片小平原在几十年前还是山丘。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如今变成了万亩良田。此地竟成了一处大集镇,集镇看来还真的不小,有数千户人家。实际上这些村子与集镇全都相连了,之间的距离很近,成了城乡结合部。

咱家是镇里人,咱家又是农民,咱家所以把房屋大都建在马路两边。房子尾巴连着一片稻田,墙角头插进水田里与水稻同林。想必住在这屋子里的人,只要从屋子里探出脑袋就看到禾苗的长势,伸张一下手臂就能触摸到稻穗子。把饭桌搬在稻见边吃饭,一边看着青睐睐的稻禾闻着阵阵稻谷风儿香气,可以增添食欲。成熟的果子吊到楼台上,桃子个头大,红艳得叫人直流口水。十八岁的大姑娘和桃子一样,嬉闹在桃树枝头上不得不叫人浮想联翩。看到水稻垂钓,如此亲近了稻穗子,过不了三五天就要开镰收割。

到了梅川适才知道梅川人热情好客;梅川人会做出很多很好吃的,全都是本土风味;梅川人打从很小就学会了种梅川甘蔗和梅川西瓜。梅川人与德国合资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线生产黑啤酒,畅销全世界。梅川的男人自吹顶着天,梅川女儿在地下干活;天在上,世世代代压着地。这里有十里乡风不相同,五里习俗不一样的说法。

梅川人待客有讲究,六月炎热天杀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用老母鸡炖汤来招待贵客,砂锅炖老母鸡别具一格。山溪水清澈得如玻璃,用山溪水煮黑老母鸡肉算是一道最有品质的农家菜。砂锅炖好的老母鸡端上桌放在桌子正中间,旁边有一竹盆粽子。鲜汤盛到白瓷碗里,上面漂着一层金黄色鸡油成圆圈状,必有两三块鸡肉,喝一口汤,吃一块鸡肉……我很感谢梅川主人用了这种方式热情地接待了我。

梅川粽子用匡山一种叫阔叶“寮竹”叶子包裹。在梅川吃粽子不只是端午节才有的专利,一年四季,六月炎天照样吃粽子。华夏儿女无论身在何处,哪坊,哪村,哪寨,哪旮旯里,或者生活在大洋彼岸的都会记得吃粽子。有说是为了纪念朱元璋将江南老百姓往西南迁徙,煮粽子有便于在行进路途中饮食。粽子也叫行军粮。将大米、豆子、鱼肉等用棕叶包裹蒸煮熟,能保持一个月不变质。

林可儿会包粽子,胡英说她包的粽子大小一致。她一定要我品尝桌上那些是她包的粽子,如果客人不吃她包的粽子,她就会不高兴。

桌子上有了鸡汤种粽子不算,林可儿和胡英把丰盛的晚餐陆续端出了厨房,摆了满满的一桌山珍。山里人靠山吃山,所以餐桌上野味特别丰富,河虾、石头蟹、石条鱼、铁螺,野猪肉红烧苦竹笋,野兔肉红烧金针菇,野鸡炖石耳,外加几个野生素菜,马兰芽,九公菜,山胡葱(石葱)炒鸭蛋。

林可儿的一双明眸告诉我,这一桌子上的东西你可以放心地吃,这些所谓野生动物都是山民喂养的,是在围栏圈里养大的……水煮河虾壳桔红,剥去虾壳就剩下亮晶晶的虾肉。这一桌子山珍摆在眼前,我张开大口拣桌上最好的吃,只担心吃不下。

油炸石头蟹又脆又香其鲜美的味道终生难忘。这些色美味道香的食物,只有河流小溪中才有。不知梅川大厨用了什么配料,做出了的如此美味的一道道叫人终生难忘的美食。吃得痛快,吃得开心,吃得淋漓尽致。林可儿说:“这些石头蟹是我三叔下午刚从溪流里捕捉回来的。”

梅川九十到百岁的老人不少,多数还会讲一些西游记里的故事,铁扇公主,牛魔王抢亲,太上老君八卦炉炼仙丹,玄武显灵,等等。

我喜欢匡山,我想夜宿匡山,感受匡山六月,山下如火炉山上凉风习习。所以我要感谢胡英的殷勤招待。告辞胡英,我在夜幕下赶到匡山。虽说行走山路,但是路况好走起来很方便。我想住在古匡国,感受当年古匡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百家园。

身在百家国,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夜色下的匡山的形象如动物园里的奇兽,想象吴承恩夜宿百家园的感受颇多相通。山风伴人而拂,山风看人而柔,山风待人如此和美,山风把暑气全消。山风如匡山女儿一样,柔情似水。看到如星星闪烁着的灯火,原来匡山夜色下的农家竟然有如此美境。

我一只脚踏在农家院子里,另一只脚踩在山野里,心情是另一般滋味。林可儿紧紧伴随在身旁,我听到她急促的呼吸声。我抬头仰望天空,只因离天近了,星星灿烂,看到横岗山上玄武殿和玉皇殿里闪烁的灯火,竟然与天上群星连成片。

突然一片云飘过玄武殿,应是仙人驾云下凡。

匡山上清凉与山下热浪袭击是冰火两重天,习习凉风扑面,悟出什么叫沐浴山风。正逢稻谷金穗倒挂,风儿吹起匡山梯田稻谷浪儿“沙沙”作响,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这是我从来也没有过的感受。

太阳从匡山一尖冉冉升起,仿佛觉得太阳疲惫不堪的样子。当年吴承恩是不是和我看到的是同一样感觉。太阳在西海里沐浴了整整一夜,看来是被瑶池美人吹拉弹唱过,又在海龙王家喝了不少琼浆玉液。西海龙王三女儿长得好看天下人都知道。说玉帝有七仙女,瑶池有九仙女,海龙王的三女儿与中国四大美人,并谓仙界与人间五大系美女。

太阳终于缓过神来,突然红了一片天,整片山林尽染。站在仙人桥看层层叠叠的匡山,那无边无际的,无法去度量的……

林可儿家屋前屋后种了果树,硕果累累挂满枝头,水果品种多得有好几种,有一种叫不出名。成熟了的水果压在枝头上,桃树、李子,石榴,梨树我都认得。压弯树枝的红桃成熟了,正好来在摘桃子的季节。一种叫水蜜桃的桃子笑破了口。

居住在匡山上农民房前宽敞,院子宽大。院子里多种有乔木、果树,果树春天开花又结果子,既闻了花香又摘了果子,夏天又乘了阴凉。林可儿家进出三间,明瓦青砖。客厅有中堂,堂上供奉列祖列宗,八仙桌子四围整齐地摆着红漆凳子。

老奶奶从菜园地里摘回了她亲手栽种的菜果,正坐在低椅子上掐青豆角。太阳光穿过树叶照在老奶奶身上,看到老奶奶阡陌一样的脸,她那硬朗的身体。匡山老人长寿,八九十岁的老人不少。我憨厚地向她致以微笑,不由得叫人想到勤劳与长寿是一对姐妹,吃自己种下的有机蔬菜水果不生病身体健康。一想到城里老人个个病怏怏的样子,我就感到心痛。假如这些城市老人生活在山清水秀之地,不也能不为每天去见医生而烦忧?

几个小孩见到客人感到有些稀奇。小孩被山风吹,太阳晒得黝黑的脸蛋带着顽皮的笑容。他们上学时喜欢赤脚走路,脚掌在地上相互搓磨有一层厚茧。也有可能刚从水溪小河里摸鱼捉虾回来,身上散发着腥味。

吴承恩当年住在百家园,是不是有了和我一样想法?往上看,峦头突兀透青霄,四眼观,壑下深沉不见底。东海有仙山势镇汪洋,威宁琼海……

朝霞映红了匡山;霞光披在农家院墙上;霞色衬托在山野庄稼地里。看满山遍野顿时变得金灿灿。炊烟袅袅升起,缠绵在树枝上如团团棉花。炊烟与野雾混在一起,如半透明的白纱披在快要出嫁的少女身上。

一阵山风吹拂着一片梯田,还有那一片金色稻穗。稻穗随晨风起伏,犹如少女婀娜迷人的身姿。仿佛整个山野都在起舞,尤如一群妙龄的女子在跳舞。转眼间不再像跳舞,而像杨贵妃醉酒时左顾右盼的样子,变成了用水粉画出来的画儿。

山风带来了一股浓烈的荷香味直朝我扑来。于是,我信步闲游走在林可儿的家园。抬头四望,古老的梯田一层连接一层,层层叠加到山顶。看到在不远处有一片荷塘,闻到浓烈的雅香来原于此处。

我数着步子,正好走了一百五十五步。离荷塘还有十几步,有一条三尺多宽的小溪流挡住了去路。清澈见底的小溪流,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小鱼小虾在清水中游来游去。小溪你休想挡我去路!我纵身一跃跳了过去。

荷香源头到了,一片加起来约有连片数亩之地的荷花朵朵盛开。我长长地呼吸了一下这里的空气,感慨这里空气新鲜,还另有天地,是谁在这里种下了一片荷。

清晨,是一天中最美妙的时光;清晨,当看到的四处都绿色,如半透明的翡翠时的心情简直好极了。荷花见到晨曦中的阳光朵朵爆炸性地裂开,展示出她那娇嗔的花瓣,一片一片粉嘟嘟的围着心房。荷吐出雅致之香,细细品之,尤觉浓烈。

爱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更喜映日荷花满目怒放。得意之时莫张狂,天送凉风习习爽。像今天这种心情这一生中难得有几回。有花独芳,惟缺美人乎。林可儿若是在一旁该当何等美景。此地人雅致,院前种果池塘养荷真是别样。

荷叶清一色的翠。躲在荷叶下的花苞还是尖尖的,含苞待放;粉红色的荷花如少女脸庞,绿色荷叶似少女连衣裙。少女撑着绿伞,不,是一群荷花仙子向我跑来,胸怀再博再宽也只抱得了一个。

匡山有此境,农家有此景,取两个字“美妙”。我方知江郎才尽,简直无法用诗句来形容。只好重复一句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它是从污泥里长出来的,亭亭玉立在水中央。当她还是粉红色苞蕾时,蜻蜓已站在上面。

热爱大自然的人很多,只有热爱大自然的人才会有奇思妙想。吴承恩一样热爱大自然,当年匡山自然原生态一定比如今的好了许多。

只要盯着荷花看,你就会看到荷花仙子亭亭玉立在水中央。她含羞的样子,吹一口风把纤纤的荷杆变成少女玉腿,把朵朵荷花变成少女脸庞,在你眼前眨巴着眼睛。当你转个身她就躲藏在一片荷叶底下,然而她又羞怯的悄然露出了半边烫红地脸。

自古都道红花配绿叶,红花是阿妹,绿叶是阿哥。能为花朵朵儿撑起绿色伞伞儿的必是阿哥哥。阿哥哥撑起伞儿为的就是那张娇媚又粉红色的脸儿。出污泥而不染,看多了如痴似醉,痴迷忘返。因为在花丛中看多了你一眼,再看最后一眼,千万莫成了恋花君子,愿不愿意终生陪伴在她的花褶裙下。

吴承恩见到一群荷花仙子在水中翩翩起舞,他说这是瑶池,瑶池生了九仙女。瑶池九仙女惹得众生贪欲之火喷涌而出。有心跳的熊怪、有露出獠牙的山狼精、瞪着大眼的牛魔王、走不动路的猪八戒等等。

吴承思哈哈大笑,写了神仙几十回,写了唐僧一百零八难。还是人间日子好,人间欢乐多,人间才有红花配绿叶。哥哥是一把好雨伞,既可遮阳又可挡雨,一定要呵护好你的小妹妹啊!美丽动人的小阿妹,你要仔细看好了。

是谁把荷叶中的雨水聚集在叶脉正中间?又是谁把水珠变得如同珍珠一样?是风儿让水珠子在荷叶心窝中间来回打滚。又是谁不让水珠与荷叶黏在一起?于是水珠变得晶莹剔透起来,在阳光下生出五彩缤纷来。

吴承恩摘下腰间玉佩,扔进荷塘。古人道,有君子风度的男人,一要佩戴美玉,二则酷爱荷,三要养兰。古人把荷种在自家院子前,种在沙缸里、大盘子里,还有种在碗子里。种在碗子里的荷,古人取了好听的名字,叫“碗莲”。

苏东坡乃文豪加大诗人,他喜种碗莲不亚于吃红烧肉(后人称之东坡肉)。苏东坡赤壁怀古成千古绝唱,遥感当年赤壁大战周郎火烧曹操百万大兵。吴承恩也喜赤壁,曾两度去过赤壁,也种有“碗莲”。看来,古人之法一并效之。

不知什么时候林可儿在身后,我看了她一眼。沁人肺腑的荷花香,你愿意跟着香透的风儿四处流浪吗?若真的这么做了,看这人生也活得潇洒。过往君子,敢问一声,六月去过匡山,看过匡山新环境吗?工作再忙,也该小憩一会,多看一眼,多望一望。哼几首荷花诗赋,停车坐下来,爱匡山六月荷花别样红。

我会醉的,不是因为喝了一大碗陈放了十八年林可儿家中糯米酒。我会醉意连连,不因为我抢尽了这里的风头,只因吴承恩早我在五百年之前四上匡山,已名誉天下,才有了脍炙人口的《西游记》。读书人才有书可读,讲故事的人才有故事可讲。开山伐祖,我想我也会有。眼前的这片田野若被我一番打造……

我无意间轻轻地触碰了一下那粉嫩的脸儿,不知那个叫吕洞宾的仙人,他当年是在何种情况下又如何戏弄了何仙姑。本想学习古人,做一次世外神仙。

我双手捧起清水滴在荷叶上,神奇出现了,池里清水即刻变成珍珠,它在叶脉分明的荷叶上来回滚动。珍珠透出五彩光芒。耶!荷叶竟然有了点石成珠的法力。珠子在荷叶上荡漾,滑溜溜的样子好滑稽。一不小心,满荷叶里的珍珠滑到池塘里。

一长串的珠子往下滑落,在清净的池塘水面上溅起了不小水花。水花惊动了在池底下游弋的小鱼儿,几滴水珠引起荷叶底下的世界惊变。池面顿时泛起点点粼光。突然间,我也变成了一个淘气的小男孩。

我的心随了它,我的情纠结在这里,周边有什么响动我也听不到。在这个时候,就连一株小草我也感到它有灵气,有诗情画意。难怪吴承恩笔下生出了那么多的神仙和妖精,荷花成了仙子,树也成精了。田野里协调得再好,安逸祥和得再好看也不稳定。然而大自然将一切安排在情理之中又恰到好处。能有那种美才叫人生永远难忘,还要铭刻在心。

突然,一条比五尺还要长的水蛇从荷叶池塘这头游向池塘的另外一头,水蛇嘴里叼着一只青蛙。青蛙在蛇口里挣扎,青蛙在不停蹬腿。黑蛇精,你来得太是时候了,你欺负小青蛙你太可恶了。然而世界在竞争,争得你死我活,弱肉强食谁也改变不了。看是很祥和又安逸的水下世界里也会生出这么多是非来。

我想学孙悟空可惜找不到金箍棒,倒找到了一根手指头粗的青木棍去拯救青蛙。林可儿竟然看出了我的心思,“你别管它好了,黑蛇会咬人的。”看来林可儿怕蛇,我也胆怯了,伸出来的一只手马上缩了回去。我当不了孙悟空,她却做了一回唐僧。

我突然有了这种想法,打算采一朵荷花送给林可儿,想了好久就是下不了狠手。花开当摘你快摘,莫待无花空折枝。想了想终于下定了决心,我要摘了……我又犹豫好久就是下不了手,好不容易下了狠心,轻轻地碰了一下荷花,这手犹如触电一样被反弹了回来。这时我成了唐僧念阿弥陀佛心中犹豫不决。从污泥中茁壮而出的,含苞欲放的,维妙维肖的,就是一张少女的脸。你也忍心下得了狠手。

我不摘了,亲近一下,闻一下该可以吧?看来也只能如此,尽可能把它挪到鼻子尖下贴到脸,身体尽量离它更近一点。一是不能伤害了它的纤纤细腰肢,二是不能伤害了它粉红嘟嘟的脸。我的双脚无形中沾上了雨水,细心亲临现场,再慢慢地光顾,深刻地体会了才有了感情上的纠结。这种纠结也就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我将永远无法再浪漫下去,简直是无穷尽地一直在回味,那种感觉叫人永远也抹不去。一个处子在清晨里,在芬芳之香中,叫人陶醉了。这一刻永远是个秘密,将埋藏在心里。

意识上我已经强迫了,花朵闭上眼睛。

当看到水田下有很多田螺,我想从水中捉起几十只愚笨得可笑的田螺。田螺长得像蜗牛,背着一个沉重的外壳。水中田螺个头肥硕,想必中午用它作午餐好了。炒、煎、炸,加上调味品一定很美味好吃,已经想到无穷尽处了。

我捡起大个头田螺还没分出公母。突然,看似像个村姑朝我而至,还没等我开口她的双手已经落在我的手上……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一定是田螺变成的姑娘来了。田螺姑娘有很多故事在民间流传。她一直盯着我,她也许在想,这个人真有意思,连这个也吃。你看他还站在水田间赖皮不走。他是从哪里来的大笨人,你看他愚笨的样子,他还站在池塘边呆呆的,脚下全湿透了也不知道。

她用责备的眼光看着林可儿,话是问我的,“你是外乡客吗?”“是的!”想不到她一口普通话,“这是福寿螺,不可以吃的。”林可儿对我讲过匡山女孩子从来不主动开口和别人说话。原来她不是田螺变化的,她是一位婶嫂娘子。

我问:“怎么不可以吃吗?”

婶嫂娘子微笑时露出整齐又洁白的牙齿,“嘿,不能吃就不能吃。”“我想田螺有这么大的个头,里头肉一定很多,怎么不能吃?”“你是外地人,你不懂!”我说:“你刚才叫它福寿螺,吃了福寿螺不就是添福加寿吗?”我睁大双眼望着她。婶嫂娘子皮肤白皙,是个长得很丰腴美丽的女人,甜甜的嘴角向上翘着。我接着说:“我看到农贸市场上有田螺肉出售。”

婶嫂娘子笑了笑说:“我说不能吃,就是不能吃,匡山福寿螺就是不能吃。”她把“福寿螺”三个字说得很重。再看她时,她的一双眼睛也就眯成了一条直线。从她眼睛里透着风情万种。她眼珠很明亮,看样子她不想再多说话了。她回眸笑了一次就悄然走了。我想她要去山野养猴子。

吴承恩写到虾兵蟹将、乌龟军师、田螺元帅时,必会想到田螺元帅有壳子保护,敌人来了我就把身体缩进螺蛳壳里,敌人走了我就把身体从螺蛳壳里钻出来。绝对不可这么认为匡山人有穷讲究。实际上匡山人带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匡山地方风俗不得去破坏,要入乡随俗不可造次。虽说田野里到处爬满田螺,然而一切生灵都有它的来历。

我对林可儿说,亲,爱护大自然,保护原生态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

感谢“武穴旅游”提供的图片,部分图片源于葱葱乱草,武穴论坛!

作者简介

饶武男,从事影视传媒工作,有多篇文章在报刊发表,出版长篇小说《石头开花》。现居深圳。









































娌绘姣掔殑濂芥柟娉昻bsp娌荤枟娣嬬梾鎴愰兘闈?
杩欎釜鎮h呰閫忔瀽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gscs/137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