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深圳律师邱旭瑜人生若觉不快事,只因未读苏

发布时间:2024/9/30 12:03:23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40918/z6t0ee1.html

一早在抖音上听意公子讲文学和艺术的故事,她说他最喜欢苏东坡的诗词是《定风波》,这是中国历代文人少有的人生境界,而我则完全不知道有这首词,第一次听说。   

这首词写于年,是苏东坡被贬黄州的日子里,也正是其人生大起大落中最黑暗的时候。   

借风雨行表达自己的豁达,意公子说他是假的,是在抗拒苦难而非接纳苦难。而在我看来则是一种无奈,毕竟一个什么都没有了的人,还面对一群朋友呢。   

在黄州,苏东坡要自己耕田种地,人生到了吃饱饭都成追求的时候,生活的乐趣在于豁达,即使装也必须装出来,何况也不完全是呢。就在写《定风波》前一个月,苏东坡还在自己耕读的地方,为自己建一个房子叫雪堂。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更何况他还是不一般的读书人。把今天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与昨天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意境可以完美衔接,都不需要任何的修饰。   

说明这个时候,苏东坡已经历过了人生至暗时刻,或者说已经站了起来,获得了陪伴其一生的人生境界和豁达,在红尘中怀抱一颗平常心!

随笔:所谓看破红尘,只是难以为人,为君子耳

——读苏东坡《观潮》有感

观潮.苏轼〔宋代〕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苏东坡平生写的最后一首诗,据说是写给他儿子的。首尾两句只字不差,是一种曾经沧海的回头看的清醒和禅意。

伟大如何,渺小如何?苏东坡一生走过的路,到过的地方,比大部分的现代人都多。最后还是感叹卢山烟雨浙江潮不就是到此一游而已,生命终归归于黄土。

再说《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曾经熟读经书、漂洋过海的他,纵使学富五车,在50岁那年还是跳了昆明湖。

生命原本就没有意义,当你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的时候,发现所有所谓的意义都是虚枉,只会让你更加地误入歧途,在苦海中越陷越深。与王国维同时代,且有差不多人生经历的李叔同,看破红尘以空对虚,最终出家成了弘一法师。

这个世界,最终还是那些没有到过卢山烟雨浙江潮的人好,他们没想太多,只是为活着而活着。而生命本来就该如此,如猫如狗,也如狼如虎!

天以人不易察觉的变化,以告诉世人不变的道和德,所以有了《道德经》;圣人以人不能自知的方式,告诉每个人身上不变的是经络,于是有了《黄帝内经》;至于天怎么来的,圣人只知道法自然,而未说其所以然,佛就来告诉人,就有了《金刚经》、《心经》和《坛经》;当然,还有人在人中如何为人,孔子就匆匆忙忙地来《论语》了,通篇都在告诉你君子与小人的关系。

人要走正道,走君子之路,道法自然,不为君子(良相)就为名医,医官相通。无论如何不能做小人,纵使世外桃源,也会有空门。

故所谓看破红尘,只是难以为人,为君子耳。佛门,只是为君子留的最后的归宿地,或借宿之地,让灵魂有一个打坐的地方,为来生与来世作今生今世的准备。

很多人感叹为什么近些年一下子走了那么多名家大德,不为别的,只因新的纪元行将到来,他们需要换一个肉身去拯救来世。我们芸芸众生之辈,还需要承受这新旧交替的大地之德,只需要活着且代代相传就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dxdm/257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