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地形地貌 >> 瀚琳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推介丨北京伯瀚20
古代书画精品预览
何绍基(-)张迁碑册书 册 水墨纸本
鉴藏印:天籁簃藏、曾藏茶陵谭氏天随阁中、茶陵谭光鉴藏书画记、瓶斋所藏。
说 明:1、谭泽闿、谭光递藏。
2、谭泽闿(-),湖南茶陵人。近代书法家。字祖同,号瓶斋,室名天随阁,谭延闿之弟。善书法,工行楷,师法翁同龢、何绍基、钱沣,上溯颜真卿。气格雄伟壮健,力度刚强,善榜书。
3、谭光(-),湖南茶陵人,幼年由伯父谭延駇、谭泽闿抚养。谭泽闿为民国时期收藏何绍基书法最富且精者,谭光受其影响,亦精鉴藏。
27.5×41cm×48约1平尺/幅
RMB:-
髡 残(-)雨洗山根图年作立 轴 设色纸本
款 识:雨洗山根白,净如寒夜川。纳纳清雾中,群峰立我前。石撑青翠色,高处侵扉烟。独有清溪外,渔人得已先。翳翳幽禽鸟,铿铿闻落泉。巧朴不自陈,一色藏其巅。欲托苍松根,长此对云眼。癸卯立冬后二日写于天龙古院,石溪残道人。
钤 印:石溪
收藏印:文伯鉴赏、芰舲珍藏金石书画之记、辛镜塘
来 源:原纽约佳士得拍品。
说 明:髡残(-),本姓刘,出家为僧后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好游名山大川,后寓南京牛首山幽栖寺,与程正揆交往密切。擅画山水,师法王蒙,喜用干笔皴擦,淡墨渲染,间以淡赭作底,布置繁复,苍浑茂密,意境幽深。善书法,能诗。存世作品有《层岩叠壑图》、《卧游图》、《苍翠凌天图》等。
著 录:《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P,徐邦达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30cm约2.9平尺
RMB:-
祁 序(传)(北宋,生卒年限不详)放牧图立 轴 设色纸本
收藏印:缉熙殿宝、钱氏、暗然堂图书记、滇东萧寿民珍藏书画、古滇萧寿民藏、寿民堂生真赏、昭通萧氏榴花馆藏印、郭氏北山、恒嶂、蔡氏珍藏
说 明:1、本作品曾于年第一次出现时,画面有完整的“祁序”本款。后因故被涂抹处理掉。
2、本帧画作的画轴为完好无损的康熙年间青花质地磁轴,品相完美又成一对,极其难得,在磁器此类器件中亦为精品。
3、萧寿民,云南人,昭通萧氏榴花馆为其斋名,曾著有《中国古画集》。
4、潘士藻(-)字去华,号雪松,江西婺源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历官御史,广东布政司,南京吏部主事,斋名暗然堂。
出 版:《中国古画集》No.9,昭通萧氏榴花馆发行,年。
著 录:《佩文斋书画谱》第九十六卷·历代鉴藏画二,第二十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96×55cm约4.8平尺
RMB:-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承载着几千年来华夏文明发展的烙印,体现了各时代的人文风貌和世间美境,是举世瞩目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特别是发展到两宋时期,宫廷设立翰林图画院,汇集了一批绘画能手,并在民间择优进院,依照皇帝的诏命为王朝政治及美化宫苑需要进行创作。此举大大激发了文人雅士们的绘画激情,对书画技艺更是精益求精,绘画风格呈现丰富多样,艺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被后世誉为“鼎盛期”,在画史上树立了经典范本的地位。尤至南宋,此时期的画家对生活和事物的洞察力极为细致,创作意念也更富随意性,绘画风格呈现丰富多样性,以描绘社会各阶层人民的风俗画作品时有出现。今天,我们共同探研解读的就是风俗画杰作:传北宋画家祁序所作《牧牛图》。
祁序北宋江南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公元11世纪。工山水、人物、花竹、翎毛,尤善画牛,有戴嵩遗风。工画花竹翎毛,兼长水牛及猫。《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画迹有《倒影牛图》、《渡水乳牛图》、《夹竹桃图》、《四皓弈棋图》、《长江渔乐图》、《潇湘逢故人图》、《写生鸡冠花图》、《斗牛图》、《牧牛图》等44件。
《牧牛图》描绘古树下,溪涧旁,一牧童半卧岩石之上,回首观望水牛溪边低首之戏,皆神态生动,富有情趣,显示出作者娴熟的笔墨技法和准确的造型能力。左半部绘一棵粗壮的高树,树根裸露于地面,但给人入地极深的感觉。具有宋人李唐刻画粗简的遗风,树干以粗线条勾勒轮廓,润墨皴擦,显现出苍健之态、虬曲之美;树叶用笔俊逸细腻的点叶法表现,中锋行笔,线条圆润工整,展现出树木丰润华滋之美。与河边浅滩相对,画家将牧牛童的闲逸水牛倔强倨傲瞬间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物象比例略有夸张,牧童与参天的古松,身躯庞大的水牛与小桥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强化、烘托出人、牛之间戏剧性冲突的情节和效果。画中坡岸、岩石具有较强的结实质感,笔墨技法总体风格体现为粗重浑厚,刚健酣畅的特点,山势以大斧劈皴画法为主,展现了石体坚凝厚重的质感。岩石的勾斫笔力坚劲,皴后加大块水墨渲染,形成石体峻厚的形态,这种表现质感的皴法在南宋四家的绘画里都是有迹可循的,表现别具匠心,以曲折弯转的墨线勾边,再以淡墨晕染坡面,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调,也为全幅增添了万物复苏的春之气息。作者将悠闲惬意的牛与风和日丽的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画面中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很好的体现出江南水乡的地域特征。本幅图轴以现实生活为蓝本,描绘牧童放牛的生活中一副逸趣横生的画面,使观者忍俊不禁。
本幅图轴有宋理宗缉熙殿宝、元朝郭痹、明朝钱氏,闇然堂旧藏到近代香港古画大收藏家萧寿民收藏印,并出版于年出版《古画集》中,此画见著录《佩文斋》书画谱卷九十六历代鉴藏画二第七页!
龚 贤(-)楼阁清晖立 轴 设色纸本
款 识:中峰转苍翠,楼阁抱晴晖,树古鸾凤集,云深钟磬微,石潭虽暂到,瀑水不停飞,我欲携琴卷,仙家静可依。半亩龚贤。
钤 印:龚贤之印、半千
收藏印:缘蕉山馆、碧琅琳山馆珍藏
说 明:1、此《楼阁清晖图》与《龚贤精品集》39的《仙山楼台图》等作品属同一时期的作品。(美国王南屏藏,见对比图1、对比图2)。
2、《楼阁清晖图》的“龚贤之印”、“半千”两个印章,为龚贤这个时期作品的常用印。上述的《仙山楼台图》,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的《山水册》十八开(见《龚贤精品集》36,其用印皆与本作相同(见对比图3)。
3、绿蕉山舘为陶琯印鉴。陶琯(-)字梅石,号梅若,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工画梅石,学金农,又精篆刻,性高洁,终岁杜门不与外事。著绿蕉山舘集。其在世距龚贤离世多年,藏品当为可信。
4、香港黄仲芳收藏。黄氏藏品,其品味和规格之高,业界早有定论。
出 版:《中国绘画总合图录》卷二S13-,东京大学出版会,年。
著 录:1、《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龚贤》P,萧平等编。吉林美术出版社,年5月。
2、《海外所在中国绘画目录——东南亚欧洲篇》。
×62cm约10.8平尺
RMB:1-0
蒋 溥(-)李白诗意册镜 心 设色纸本
款 识:臣蒋溥恭画。
钤 印:臣溥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
说 明:蒋溥(-),蒋廷锡长子,字质甫,号恒轩,江苏常熟人,清朝大臣,画家,善花卉,深得家传。雍正八年二甲第一名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性情宽厚而警敏,任职后,精心奉职,勤于政事,是乾隆时期的重臣,亦是蒋派花鸟画艺术的重要代表。
著 录:1、《钦定石渠宝笈续编》《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六十九P-,北京出版社,年版。
2、《历代著录画目》P,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15.7×11.7cm×18约0.2平尺/幅
RMB:1000-
蒋溥画《唐李白杜甫诗意》二册,原为清宫旧藏。上册为蒋溥画《李白诗意图》二十开,下册为蒋溥画《杜甫诗意图》二十开,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卷四。该册为诗意图上册《李白诗意图》,现仅存十八开。
第一开:“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语出李白《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图绘南京一带自然风光,友人即将游东吴,李白荡舟相送的情景。远处赤城在霞光下掩映,近处柳条数枝,一派田园诗意。白门之柳的画法犹为老道,大不盈尺,然意趣盎然。上钤“乾隆御览之宝”、“口口(石渠)宝笈”、“口口(乾隆)定鉴”、“口口(宝笈)重编”四印。
第二开:“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语出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寓意是友人要去会稽山,会看到会稽山千岩清泉洒落,万壑绿树萦回的样子。图绘崇山峻岭下,数间村舍,青绿设色,淡雅自然。远处山外有山,近处高峰突兀,远近结合,相得益彰。
第三开:“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语出李白的《襄阳曲四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这里的“白铜鞮”是指汉水在襄阳段的堤坝。这是襄阳娱乐的地方。江城被绿水环抱。画家根据诗意画出在月圆花好的夜晚,人们在江水边的长堤上载歌载舞,热闹不凡,生动传情的场景。江水此起彼伏、一望无际。尤其那一轮明月,普照大地,气氛祥和。
第四开:“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语出李白《饯校书叔云》。意思是饮着美酒,欣赏春花,登上晴山,聆听鸟鸣。图绘群山之中,一处平台,李白与友人席地而坐,饮酒赏花的场景。山间春花烂漫,一童子担水,一童子侍立桌旁,不远处飞流直下,诗情画意,神仙中人。寓意人间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
第五开:“塔影标海月,楼势出江烟”,语出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图绘江天一色,孤岛矗立江中,宝塔高耸,岛上数间庙宇,均临江而建,李白与友人溪桥对语,江水绵绵,远处归帆,归心似箭,明月高悬,映入天际。设色淡雅,石青敷色,更显高塔凌云之态。
第六开:“横琴倚高松,把酒问远山”,语出李白《春日独酌之一》,画家要描写作者“思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横琴倚高松,把酒问远山。”的场景。图绘高士抚琴,一人独酌。周围高山林立,溪水长流。古松数本,参差身后。山石皴法干练,古松挺拔。如同王维竹里馆中“弹琴复长啸”的意境。
第七开:缺。
第八开:“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语出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这段诗描写了李白送友人到四川的情景,四川山路崎岖,景色险峻,然风景极佳。画面在山路十八弯中有行人骑驴缓行,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山崖峭壁迎面而来。
第九开:“且就洞庭余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语出李白《游洞庭湖五首之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画面描写了洞庭湖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
第十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语出李白《赠卢司户》,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借问卢耽鹤,西飞几岁还。画面绘秋山茅屋中,高士倚窗,远处一客携杖迎面而来,山林青青,树木开始凋敝,正有秋意袭来,友人即将远行的眷恋。
第十一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语出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是李白名篇,图中描绘小舟孤帆远去,友人远行,通过遥远处只见帆头,可知孟浩然已经走远,近处黄鹤楼上二友对谈,绵绵远山,一望无际,近处老松三棵,远近对比,映入空际。
第十二开:“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语出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画面描绘山路环绕,三人骑驴,远近分明。江风飘飘而起,海树一派萧飒秋色,在楼上欣赏优美的月夜,挂上帆席移动轻舟,美丽的月亮追随碧山回转,水波浩荡与青天合流。
第十三开:“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语出李白《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画面绘白雪皑皑,山林之中茅亭会客的场景。画面透露虽是雪夜,但朋友间饮酒作乐,寒意全无。同时唱歌抒怀,加之以山林野趣,实在是人生大乐事。
第十四开:“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语出李白《题宛溪馆》,“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图绘宛溪馆秋天景色,画家将宛溪馆与秋山翠竹色彩上产生区别,更突显出翠竹秋声。月色、白沙、翠竹、村舍完美结合,区区小小册页,能见大世界。
第十五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语出李白《望天门山》,天门山是张家界的盛景,张家界以奇山险滩为主,画面以两岸青山,江水涡旋,一舟远行,远处红日一轮,将张家界的险峻和优美的景色表现一览无余。水中巨石施以石绿,红日、青山色彩鲜明,突出画面的灵动之感。
第十六开:“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语出李白《山中问答》,画面绘山间桃花朵朵,一客乘船游湖,寓意桃花随着流水深深地远去,这碧山之中别有一种境界,不是凡俗的人间所能比拟的。天空朵朵祥云寓意“非人间”。
第十七开:“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语出李白《早发白帝城》,画面绘一舟行于万山之间,诗人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此幅未画猿猴之形,但通过画面似乎可以听到万猿猴齐鸣之声。
第十八开:缺。
第十九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语出李白《望庐山瀑布》,画面前方绘高耸的山川,二人对面而立,远望庐山之瀑布,通过画面可以看到飞流直下之态。庐山山峦叠嶂,以山间运动的瀑布将景色衬托灵动。
第二十开:“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语出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秋山宜落日,秀水出寒烟。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前。画面分两段构图,上边部分山村舍,树木萧瑟,红叶菲菲。中间为湖区,一客垂钓,下方又一村舍。右下角落款:“臣蒋溥恭画”,钤印“臣溥”。
八大山人(6-)猫石图立 轴 水墨纸本
款 识:八大山人。
钤 印:八大山人(两次)。
鉴藏印:怀民鉴定之印、仲文、惠孝同鉴赏章、杨春华印
说 明:1、周怀民、秦仲文、惠孝同、杨春华递藏。
2、民国裱。
96.5×47cm约4.1平尺
RMB:-(2)
八大山人(6-)溪芦野鸭图立 轴 水墨纸本
题 识:1、王孙画笔不求工,芦荻萧萧夕照中。今日铜驼荆棘里,寄声饥雁漫号风,丁已人日安吉吴昌硕。荆下脱棘字缶记于禅璧轩中。
2、石城西府旧王孙,迹有丹青慧业存,莫讶题名偏惜墨,世间哭关夲无痕,瓜田逢史画徴录谓八大山人题款连书类笑之哭之意,盖有在此憕无款字故云山人作画尝著一印迹退红色谛审即八大山人四字相属为篆文也,画中往往有是印记而无题款。孤云心事讬冥鸿,烟水倉寒故国空。满地荒波秋已老,只应伴汝落芦中。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故所写虽简率而有奇致盖所谓逸气真放者是幅写芦雁一飞一棲笔意纵恣不落垣蹊令人对之增故国滄波之感爱题二绝句以志淒异,游兆之年大梁月,鹤道人郑文焯记。
钤 印:八大山人、高密
说 明:郑文焯、吴昌硕题跋。
.5×45cm约6.1平尺
RMB:-
董其昌(-)行书贾岛《题隐者居》立 轴 水墨纸本
释 文:虽有柴门长不关,片云高木共身闲。犹嫌住久人知处,见欲移居更上山。
题 识:董其昌。
钤印:太史氏、董玄宰印、玄赏斋。
鉴藏印:荷屋鉴赏(参阅《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P)、容膝轩审定书画金石印(参阅《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P、《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P)、休阳汪承言諴梅亭氏鉴藏。
说明:1、本作品为吴荣光、陆恢、汪承言旧藏。“荷屋鉴赏”为吴荣光鉴藏印。吴荣光(-),清代诗人、书法家、藏书家。号荷屋,南海人,官至湖南巡抚。吴荣光为岭南名宿,历史上著名的鉴藏家、金石学家,经其鉴藏的书画大多真且精。在书画鉴藏界,但凡有吴荣光鉴藏印者,往往可以作为判定书画真伪的一个重要佐证。“容膝轩审定书画金石印”为陆恢鉴藏印。陆恢(-),清末民初著名画家。
2、本作品为朵云轩年秋季拍卖会LOT释出。
出 版:《中国古代书画目录》P,南方出版社,年。
×52cm约6.9平尺
RMB:-(2)
董其昌(-)行书节录唐代储光羲《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题 识:阳春三月时,道旁柳堪把。上枝覆官阁,下枝通平马。董其昌。
钤 印:宗伯之印、玄宰氏、玄赏斋
题 跋:明董思翁墨宝。此帧笔法流畅,神彩飘逸应是其晚年之作,真迹无疑。博陵后学庚春拜观并题于羊城之暮趣堂。
钤 印:苏、庚春
说 明:苏庚春题边跋。苏庚春(-),字更谆,号元清,河北深县人。曾师从韩慎先习书画鉴定,当时与刘九庵、王大山、李孟东并誉为琉璃厂书画鉴定四家。年调广东省博物馆工作。年调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从事书画鉴定,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年调广东省文管会任文物出口鉴定组长,年起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年被聘为首都博物馆中润文物鉴定中心文物鉴定委员,曾任广东省文物鉴定组组长。
×53cm约9.6平尺
RMB:-
梁 巘(-)行书册页(五开十页)年作册 页 水墨纸本
款 识:乾隆四十五年三月下浣,临赵吴兴诗帖数则于断砚山房。梁巘。
钤 印:臣巘私印、闻山氏
说 明:梁巘(-),字闻山、文山,号松斋,又号断砚斋主人;祖居亳州十九里镇,后居住在亳州城里夏候巷街(现夏候小学西跨院),殁后埋葬在十九里集南一里半杜庄村后。其在书法上的成就远大于政治,他与乾隆年间五位(张照、王澍、刘墉、王文治、梁同书)重要书家齐名,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之一。
24×27cm×5约0.6平尺/幅
RMB:-10
王文治(-)书札手卷手 卷 水墨纸本
款 识:1、馆愚弟文治顿首。2、奉恳务为垂照。文治又启。
钤 印:王氏禹卿(5次)
鉴藏印:亨寿家藏书画印、雪北香南馆、鹤宾鉴赏章、铁岭杨亨寿珍
藏书画印、亨寿鉴藏书画记
题 签:王梦楼信札。王垿题端。
钤 印:爵生
引 首:梦楼先生尺牍卷。庚子兵燹后鹤宾二兄购得先生致芗泉手书八幅,于法梧门祭酒家潢制成卷,属识其端。时光绪壬寅五月,适有大梁之役,倚装作此即求哂正,莱阳王垿。
钤 印:垿印、梦松
题 跋:庚午立冬后一日题于雪北香南馆,鹤宾杨亨寿。时年七十又二。
钤 印:蕤园诗画、杨亨寿印
说 明:1、王垿题引首。王垿(-3),字爵生,山东莱阳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2、杨亨寿旧藏并题跋。杨亨寿,清末民初藏书家,堂号绥福堂。重编手钞四卷《梧门诗话》。
3、文物商店旧藏。
引首:31.5×cm约3.2平尺
本幅:22×13cm×8约0.3平尺/幅
题跋:35×25cm约0.8平尺
RMB:-
赵孟(-2)双骏图立 轴 设色纸本
款 识:大德六年九月廿三日,子昂画。
钤 印:赵氏子昂
66×39.5cm约2.3平尺
无底价
钱维城(-)林晓风
镜 片 水墨纸本
款 识:碧山白石映秋空,从竹林透晓风应是江南木初脱,溪声流入乱云中。甲申二月剪烛戏墨并题,茶山城。
钤 印:山清音、臣城、染瀚、紫介山房
收藏印:白旦珍藏
说 明:欧洲回流。
61×35cm约1.9平尺
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