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重建精神生活与中年朋友谈未来

发布时间:2020-8-15 2:46:35   点击数:
白癜风到生活中常见面对的问题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fangfa/27925.shtml

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和诸位朋友就精神生活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讲座之前,请我们大家共同欣赏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曲《命运》。不知听了这首交响曲,大家都有哪些感受?我想说的是,我们大都是四、五十岁左右的人了,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大半生的沧桑岁月,现在回头去看、去想:那扇神秘的命运之门是正在慢慢地关闭还是正在徐徐地打开?人生有所谓的命运吗?大家或都有不同的思索和感悟。我们暂且放下这个有些沉重的问题,谈一些稍微轻松的话题。近些年来,国人对养生的重视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痴迷程度,养生几乎成了一个最热门、最时髦的公众话题。吃到嘴里的,要分红、绿、黑、白、黄,均衡搭配,面面俱到;补进体内的,蛋白质、维生素——A\B\C\D\E,一样不能少;还有运动锻炼、瑜伽、街舞、太极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各种食品营养学、健康讲座应运而生、铺天盖地。我也认同科学养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我更以为,养生莫如养心。术与道永远都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现代科学一再证明,精神层面的愉悦能焕发人的无穷活力,心态的淡静和谐、情绪的平衡稳定、内心的轻松快乐是人强身健体最为重要的根基所在。所以,养生必先养心。我们今天所谈的精神生活实质也就是养心的生活。下面,让我们先从往事谈起吧。

一、往事并不如烟,俱在深情悠思间。

人到中年,奋斗、忙碌了大半生,我们是否都应该认真审视一番自己的所得所失、所感所悟,重新梳理、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生活呢?

想必大家都不会忘记小时候的那些趣事;也不会忘记青春时期的风花雪月;更不会忘记,大半生奋斗的艰辛、欣然。不论,你是硕果累累还是两手空空,你是心有不甘还是壮心不已,亦或感慨万千还是悲情满怀?虽然一切都仿佛历历在目,却再也无法从头再来。不知,你是否已经明白,生命其实只是一个有始有终、从始到终的过程,所有的一切都在既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之中。似水的年华、奔涌的激情、收获的喜悦、痛苦的哀伤,俱随风而来、随风飘散。时光的易逝、岁月的无情、中年的失落,时常都会回荡在我们心田。夜深人安,掩卷静思,总会有不易察觉的丝丝凄凉隐隐约约、缓缓地涌上心头。

不必抱怨命运的吝啬,所有的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与命运毫不相干。哪几步走对了,啥时候做错了,你我比谁都更清楚。虽然每个人可选择的空间和时间都有限,但并没有谁强逼着你这样那样。大家几乎都出生在同一个时代,成长于同一个时期,遇到的问题也都大同小异。某某成功了,或有外力的相助,但大多数情况恐怕不是这样。我们失败了,不是没有雄心壮志,也不是努力不够,而是我们不止一次地错过了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更错过了无数次重新选择的勇气。如果你一定都要把这些归罪于无辜的命运,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透悟人生的真谛。怨天尤人、积怨社会概是逃避自身的无能、回避自身的无力。生命的真知一再告诉我们,凡把成败看做偶然撞大运的结果,无不都是年轻人一厢情愿的幼稚,而不应是我们这些长者应具的智慧。

不必感叹生活的无情。世界始终都是一样的世界,而每个人的生活感受却千差万别。虽有生活方式、内容的差别,深层却还是生活情趣、内涵的差异。所有外在的呈现:无论精彩纷呈还是平淡若水都不能等同于内在的真实感受。你执着追求的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真实的幸福,而你熟视无睹、视若不见的往往就是你的根本所在。认知的有限、价值观的偏差总使你有意无意地偏离生活的正常轨道。世界极其美好,生活何其精彩,而我们却常常只盯着眼前那点非常有限的东西,不是与美好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就是与真知背离甚远、相悖而行;理性素质的自满,感性素质的缺失更使我们难以打开尘封的心灵,始终徘徊在智慧与觉悟的大门之外。岂知,自以为是往往即是最大的愚昧无知,自以为非、自我否定或才是你接近智慧和幸福的最近路径。

曾经的成败或都不乏其价值,但如今看来,却并非那么重要。从充满荣耀的岗位上退下来,慢慢淡出众人的视野;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抖掉身上的尘土;大家不都似重新回到了没有尊卑、没有差别的孩童时代。人生永远都无比真实、更无比真切,外在的强加也好,内在的附加也罢,终究都不是我们能够毕生拥有的。世人的喝彩、唏嘘或都没有你自以为的那般重要,这都是一些太表面化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说得多深刻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讲得多真切呀,我们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呢?而你我纠结的又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呀?乔布斯有句话:在死亡面前,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重新衡量。我觉得,他还是醒悟的太晚了。为什么不能早一点重新衡量呢?其实古之圣贤早就把这些问题说得烂透,这些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东西为何直到今天听起来才像是至理名言。不是乔布斯比我们更无知,而是我们大家都一样的浅薄无知。这些社会共性的问题,由来已久,还将由此更久。时光不但在送走一个个陈旧的时期,而且还将开拓出无数个崭新的时代;不但把童年必然转变为青年、中年、老年,不但把你送上人生的大舞台还将把你赶下人生的大舞台;而且不但把漫长的岁月化为破碎的记忆,把曾经的欢欣、荣耀、奇迹以及苦难、屈辱、平淡一一融进历史,而且必将自简单回归简单、由平等回归平等、从喧嚣进入宁静、从粗放转为浓缩。这就是生命必经、必然的历程,必然的轮回、注定的结局。或有时间的先后,却并无本质的差别。没有人能够回到昨天,就如没有人能够超越未来。天地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而生命却有开场就有收场、有所得就有所失,所得必然大于所失。拥有总是暂时的,失去必是无可挽回的。留下的只是曾经的足迹,而变幻的却是不尽的风尘。由此,我们将逐步进入到今天讨论的重点。

二、生命的起点与终点——平等与自觉。

没有天生的高贵,就如没有天生的低贱一样。上天之所以最公平,就是在生命之初就预设了死亡。生的过程既是必然的绽放过程,也是自然的凋零过程。人有生老病死,就如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所有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存在,无论你有多少梦想,都无法改变生死相依的事实。科学研究、医学发达都想尽可能的延长人的寿命,岂知都是有限的,并无绝对的价值和意义。

平等不但与生俱来,更应与生俱存。任何等级观念都是自欺欺人。人可以卑微,但却不能卑贱。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固然需要一定的修养,而在人之下视己为人却只需要一点骨气。以成败论英雄,虽有其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却也可能就是人生所有不幸的根源。媚俗、阿谀奉承虽是世间的常态,却远非生命的真知。投机取巧、阴谋诡计虽可使你一时得逞,却不会给你以真正的幸福感受。高贵虽是卑微者的向往和追寻,而卑微却永远都是高贵者的墓志铭。平等起初只是一颗稚嫩的童心,最终无一例外的成为相同的结局。

根本而言,从初级形态来看,人世间最重要的是幸福的感受、身心的愉悦;而从较高的层次去看,则就是一个信仰问题。没有为何而生的问题,却有为何而活的问题;没有必须怎样活得问题,却有怎样才能活得更舒心、更幸福也更具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位高权重、万贯家财、名扬四海都无以等同真正的幸福;而身份低微、贫穷如洗、默默无闻也不全是不幸的根源。我们大都是从那个贫穷年代走过来的,究竟是那时的简单生活更为幸福还是现在的繁芜生活更为幸福?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无比留恋童年时光、青春岁月,恐怕不单单只是因为少小无猜,更多的或是因为现在的负累过重。所求过多必为其害、必受其苦。简单有简单的清明,复杂有复杂的苦楚;开放有开放的困惑,坚守有坚守的收获。绝对都是相对的偶然,相对则是绝对的必然。拥有一切的反面就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的内在就是无所不有。正如老子所言:无用安知不是最大的有用。生命只能承载有限的东西,太多了就会消受不起,变成多余的累赘。

平等的理念,其实只是源于儿时的一个简单梦想。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我们儿时在一起玩耍时的开心情景、上学时的亲密关系,那时候,可有高低贵贱之分?可有你死我活之夺?都没有。为何一走进社会,一切都变了味道。日攀夜比、你争我夺,搞得大家都不得安宁。残缺的、乏味的生活就如这支离破碎的、麻木的心灵一样,令人伤感。不知,究竟是思维的迷误,还是世象的蒙蔽?多年生活的历练一再昭示我们,人最不可冒犯的就是尊严,最需要的就是自重和尊重,最渴望的就是自由——自由的生活,自由的世界,自由的天空与自由的大地。

没有人能够想到,儿时的那个简单梦想却成了我们一生的向往和追寻。不知过了多少年,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加富足的生活,这原本很正当,并无什么过错。不曾想,久而久之,儿时的两小无猜、平等友好越发淡薄稀少,变质为一种纯碎的社会关系:以职位论高低,以财富论贵贱。这里面既有对平等的失守,也有对平等的剥夺。

我们都曾无比困惑,都在寻求各自的解脱之道,却一直难得其法。很久以后,当一切沦为习惯,备受煎熬之后,才慢慢试图找回儿时的梦想。几经努力,却只能达成很少的愿望。直到有一天,我们才稍微明白,所有的一切只是因为我们的浅薄。因为儿时的梦想,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原地,而没有伴随着岁月一同生长。我们都有意无意忽略了人生最为根本的东西,而只是过分在意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dxdm/212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