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秋风萧瑟里却有露天电影的温暖记忆

发布时间:2024/7/7 16:47:58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入秋后我们小区的物业公司为了丰富业主的文化生活,每个周六晚上都会在小区中心花园里放露天电影,最近卖座的电影都在小区放过。能在自家门口看露天电影,我很激动,总想拉着女儿一起去看,女儿却不屑地说:“我要玩网游、逛网店,哪有时间看露天电影?真想看那些电影就去电影院,环境好又舒服,何必去看露天的。”女儿的话让我无言,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童年,她是无法理解我们这一代人对露天电影的感情。

我童年时父亲是钢厂的工人,我家住在钢厂职工宿舍里。宿舍是前苏联援建的红砖房,墙体厚实但通风差。钢厂领导每个周六晚上请放映队来为职工和家属放一场露天电影,大家边看电影边聊天,其乐融融。

那时电视机没普及,能看一场露天电影对我来说如过节般快乐。星期六下午放学后,我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拿上馒头,搬着椅子到露天电影放映点去占位置,免得来晚了没有好地方。

晚上六点,放映员才肩挑手提着各种放映设备来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也没有闲着,纷纷上前帮忙挂幕布、搬机器。等到放映员打开放映机调试,一束亮光打到了幕布上,孩子们兴奋不已,对着镜头做小狗、鸽子、母鸡等各种形状的手势,幕布上马上影影绰绰地呈现出相应的手影。露天电影故事片开始前都会有“加演”,加演是放科普片或者法制片,大人们在银幕前摇着蒲扇闲聊,孩子们吃着冰棍、雪糕,相互打闹着,故事片一旦开始,放映场上几百人顿时鸦雀无声,人们两眼紧盯着银幕,生怕漏过一个镜头。露天电影的音响效果不大好,声音放大了有杂音,放小了放映点靠后的人听不清,后来厂领导请了一位技术员改造了音箱,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那个年代片子少,《平原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这些老电影我们都看了不止一遍,我们也在露天满怀激动地看了《小花》、《庐山恋》、《牧马人》等“新片”,那是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记忆,唐国强、刘晓庆、陈冲、张瑜、朱时茂都是我的偶像,一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特别有感染力,我不记得在心中吟唱过多少次了。

  数不尽的故事在露天电影院上映,善良的人们随着它痴痴地笑,悲切地哭。现在的影院极尽奢华,但永远没有露天电影院里有人情味儿,当你被剧情感染泪水滂沱时,总会有人递过手绢去温暖你的心,但你被剧情逗得捧腹大笑时,总会有一个声音比你笑得更肆无忌惮。

童年时光是在对露天电影的企盼中慢慢流逝的,看了《列宁在》,我记住了瓦西里的话“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我也和瓦西里一样憧憬着“面包会有的”,可是有了“面包”后,电视机也有了,录像机也有了,影碟机也有了,大多数人却与露天电影渐行渐远了,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秋风萧瑟的秋夜,能够看一场也算精彩的露天电影,还有什么事能比这更惬意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dlhj/253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