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公道的茶山水有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这里孕育了最古老的茶树,也造就了茶叶品种的繁多。『人生活到老,香茗知多少』,认识一叶茶,从最初开始。
一、市面上常见的七大茶类是指什么?
所谓七大茶类,就是人们常说的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和花茶。前六种属于基本茶类,而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类。
七大茶类二、我国十大名茶是哪些?
1、西湖龙井
2、洞庭碧螺春
3、庐山云雾
4、君山银针
5、六安瓜片
6、黄山毛峰
7、祁门红茶
8、信阳毛尖
9、安溪铁观音
10、武夷岩茶
西湖龙井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碧螺春2、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克有5.8万-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庐山云雾3、庐山云雾,产自中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茶芽肥绿润多毫,条索紧凑秀丽,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通常用六绝来形容庐山云雾茶,即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凛持久,醇厚味甘。云雾茶风味独特,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
君山银针4、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六安瓜片5、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黄山毛峰6、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祁门红茶7、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切成0.6-0.8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信阳毛尖8、信阳毛尖,产于信阳市浉河区。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2一2.5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嫩、新鲜、回甜,水色清澈,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安溪铁观音9、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叶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武夷岩茶10、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晴蜒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8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
三、我国的四大茶区是在哪里?
根据茶叶的生态环境、茶树的种类及品种结构等特性,中国共分为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四、什么是乔木茶?
乔木茶是指树干高大的茶树所产的茶叶。乔木茶的茶树能长到几米到几十米,采茶人可以直接站在它的树干上采茶。
乔木茶的茶树多分布在云南省的一些茶区,其中很多是野生老茶树,树干粗壮,多人拉手才能环抱住。另有半乔木型茶树,其介于乔木与灌木之间。如云南的大叶茶就是半乔木型茶,福鼎大白茶也属于半乔木型茶。
五、什么是灌木茶?
灌木茶是相对于乔木茶而言的。灌木茶的茶树比较矮小,分枝稠密,没有明显主干。灌木茶适合人工大面积种植,是我国栽培最广的茶树类型之一。江南茶区是我国灌木茶的主产区。
六、什么是古树茶?
古树茶通常是指从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上采摘的茶。这种茶树仅分布在云南省的少数几个茶区。真正的古树每年的产量都十分有限,因此价格比较昂贵。相较于其他茶,古树茶的特点是更加耐泡、口感更醇厚。
七、什么是高山茶?
高山茶通常是指产至海拔米以上的山区的茶。
高海拔地区的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叶进行光合作用。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高山茶芽叶肥壮,节间长,颜色绿,茸毛多。
八、什么是平地茶?
平地茶是指产自平地或低海拔地区的茶叶。平地茶是相对于高山茶而言的。平地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成品平地茶的特点是索较细瘦,身骨较轻,香气较低,滋味和淡。
九、什么是台地茶?
台地茶是指产自现代茶园的茶叶。因为密植和过多的人工增产干预,台地茶的滋味淡薄,品质上较老树茶稍逊。
十、春茶、夏茶和秋茶指什么?
春茶、夏茶、秋茶是根据采摘时期和季节命名的。通常把3-4月采制的茶叶称为“春茶”,5-7月采制的茶叶称为“夏茶”,8-10月采制的茶叶称为“秋茶”。
十一、不同季节的茶叶有何不同?
茶叶按采摘季节一般分为春茶、夏茶、秋茶。
春季生长的鲜叶,叶多呈浓绿色,肥大而柔软。其品质特点有三:一是滋味浓;二是香气高;三是农残少。
夏茶的品质不如春茶,特别是绿茶尤为明显。因为夏季气温高,芽叶生长快,鲜叶内部分有效成分的含量相对较低,香气比春茶低,滋味比春茶淡。再则夏季日照强烈,多芬类含量较高,形成苦涩味。第三,夏茶的纤维含量高,叶肉薄,叶质粗而硬。夏季红茶则因多芬类含量高,有利于发酵,品质甚佳。秋茶品质介于春夏季之间。因生长期比春茶短鲜叶内有效成分的积累相对要少,所以,香气,滋味较逊色。叶肉与叶质的夏茶相似,条索也显粗壮。如遇高温少雨,茶树水分平衡失调,往往出线芽头短小。
十二、什么是“三前摘翠”?
“三前摘翠”是指春分前、清明前、谷雨前采摘的茶叶。这三个时间段采摘的茶芽是最嫩的,茶叶的品质最佳,因此叫做“三前摘翠”
十三、“明前茶”、“雨前茶”分别是指什么?
“明前茶”是对江南茶区清明节前采摘、制作的春茶的称呼“雨前茶”是指江南茶区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主要是针对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言,而对于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的茶叶不存在“明前茶”“雨前茶”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