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地理环境 >> 如何从叶底了解一款茶
◆◆◆◆
新年快乐
HAPPYNEWYEAR
◆◆◆◆
新的一年,小翁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一切顺利,最近年底真的很忙,今天难得有半天时间休息,就来更新一篇文章。
我们总说茶叶品鉴,要从干茶茶形、茶汤汤色、茶的香气等等方面来着手,但还有一方面是非常重要,又最容易被茶友们忽视的,就是观察一款茶的叶底。今天小翁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从叶底了解一款茶。
先来说说茶叶叶底专业术语: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
何为叶底?
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亦称茶渣,即指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步骤: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
茶叶在冲泡之后吸水膨胀,使叶片还原为原有的形状。一款茶从采摘到加工存储的合理与否,都可以在叶底中暴露无遗。茶叶叶底的色泽和软硬,可以反映出鲜叶原料的老嫩,叶底的色泽还与汤色有密切的关系,叶底色泽鲜亮与浑暗,往往和汤色的明亮与浑浊是一致的。
如何从叶底了解一款茶?
一、茶叶老嫩程度
茶叶质量的基本因素就是茶叶嫩度,观察一款茶芽头及嫩叶的含量和总体叶质的老嫩。
在泡茶的时候,我们都会把泡了几泡后的叶底给客人观察,干茶的时候,茶叶没有舒展开,不容易观察芽叶含量,但通过叶底就能很好的辨别一款茶的采摘等级,全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到三叶等等,叶底全部展开,十分平整较为好。
除了靠眼睛观察叶底的老嫩,还得用手。
1、手指揿压叶底柔软有韧性的嫩度好;质硬,放手后松起的表示叶质老。
2、叶脉不隆起平滑如绸缎的为嫩;叶脉隆起触手的为老。3、叶子边缘锯齿平和的为嫩;叶边缘锯齿状明显的为老。4、叶肉厚软的为最佳,代表嫩度好、内含物质丰富,多为高山优质茶原料;柔软但薄的一般,多为台地茶原料;又硬又薄的最差。
二、叶底的匀度整齐度
茶叶匀度是通过观察茶叶的整碎度、净度、老嫩程度、大小、薄厚等等方面。匀度是比较次要的,但也不可忽视。
从“整碎度”来看,匀整的为好,断碎的为次。就是叶底形状越整齐越好,碎叶多且细杂的都只能算次级品。如果是紧压茶类因冲泡而剥碎,或是包装、运送、保存不当,这都只能算是其他因素,不列为生产工序里的评鉴。但在采青或者加工过程中所导致的就列为评鉴里。
“净度”就是看茶叶中的杂物含量,在制作过程中混入的杂物,好的茶叶大都不含杂质或有些含少量杂质。
简单来匀度说一款茶的采摘加工管理有关,匀度不一也表明采茶制茶不谨慎,不认真。
三、叶底色泽
这是较为重要的一点,因为叶底色泽是最直观反映一款茶的原料优劣以及加工技术的成熟与否。想要比较迅速的辨别,可多找几款茶的叶底进行对比。
叶底色泽分辨方法:
1、按各种茶叶底正常色泽的呈色特点分类如下:
嫩黄型:鲜叶柔软,为一芽二叶初展,是高级黄茶典型的叶底色泽,部分绿茶的叶底也呈嫩黄型。如黄茶类中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莫干黄芽;绿茶类中的涌溪火青、碧螺春、黄山特级毛峰等。嫩绿型:鲜叶为一芽一二叶,新鲜,绿茶制法,制工讲究,大多数高级绿茶属此类型。如猴魁、甘露、雨花茶、银峰、庐山云雾、各种毛尖及毛峰等。黄绿型:鲜叶为一芽二三叶,新鲜,绿茶制法,属此类型的茶有珠茶、雨茶、小兰花茶等。翠绿型:鲜叶细嫩,新鲜,绿茶制法,工艺讲究,得法,具杏绿的汤色。如高级龙井、六安瓜片、天山绿茶等。鲜绿型:鲜叶深绿色,蒸青绿茶制法,采用蒸汽热在短时间内迅速彻底地破坏酶活性,工艺讲究,保持近似鲜叶的绿色。高级蒸青绿茶如玉露、高级煎茶、碾茶、沫茶等属此类型。绿亮型:包括绿明,鲜叶绿色,厚实,新鲜,绿茶制法,加工及时合理。此类型的茶有棋枪、松萝、高级烘青等。绿叶红镶边型:鲜叶绿色,有一定成熟度,青茶制法,制工讲究,为青茶的典型叶底色泽,绝大多数青茶属此类型。黄褐型:包括黄暗色,鲜叶较来,绿茶、黄茶或黑茶制法。属该类型的茶有黄大茶、方包及中低级黑毛茶等。棕褐型:鲜叶尚嫩,加工有压造过程。属此类型的茶有芽细、康砖、金尖等。黑褐型:包括暗褐色,鲜叶粗老,制茶中有渥堆或陈醇化过程,在湿热条件下形成有色物质,是干茶色加深,叶底变暗。属该类型的茶有黑砖、茯砖、六堡茶等。红亮型:鲜叶较嫩、新鲜,红茶制法,加工及时合理,干茶具乌黑油润、味醇厚、汤红亮的特点,属优良工夫红茶典型的叶底色泽。红艳型:鲜叶内含物丰富,尤其是多酚类、儿茶素的含量高,红茶制法,加工及时合理,滋味具浓、强、鲜,汤红艳的特点,属红碎茶最优的叶底色泽。
(注:老白茶叶底出现黑褐色,且叶底软烂,无弹性,有可能为“做旧”老白茶)
2、叶底色泽要亮,色泽亮是一种鲜活、润泽、饱满、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好的茶叶色泽一致、光泽油润,明亮鲜活,这样的茶叶就是制造技术良好,通常冲泡次数亦多。如果出现色泽不一、叶底暗淡无光,那么茶叶质量必定不佳。叶底色泽与汤色关系较大。叶底色泽鲜亮,汤色清澈;色泽枯暗,汤色混浊。
从叶底看辨别茶的好坏并非准确无误的做法,只能说是“尽可能”“估计看出”,茶友们要相信好茶自有好茶的样子,叶底观察不容忽视,但之前也是建立在小翁之前说的那些因素之上,不可一味追求其中一项,得从整体出发,全面地观察一款茶的好坏。
茶小翁
每一款白茶都是来自福鼎原产地的原生态高山白茶,我们用心做好每一款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