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南平悲剧丨一个人的抗争

发布时间:2021-7-17 15:19:51   点击数: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642853039411617&wfr=spider&for=pc

微南平

说明:年4月起本   年8月20日,福建南平市建阳区,一个炙热的午后,48岁小学语文女老师李菊香(化名),闯进养父家,掏出刀斧杀害了侄子、侄女、侄媳,连刚满三个月的女婴都不放过。

  今年5月12日,随着枪决的执行,杀害4条生命后,李菊香受到法律最严厉的制裁,付出生命的代价。

  离开养父家29年后,李菊香为何抛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挥起屠刀,弑杀曾经“亲人”?她的心里有一只怎样的恶魔?

  东南快报记者独家获得李菊香在狱中写的六万字自白书,她曾将这个自白回忆录称之为《一个人的抗争》。

  记者对自白书整理后发现,“恶魔”李菊香也曾被“亲人”施暴,身心俱伤;成家后虽幸福,却始终“无法接受这样的一生”,最终报复杀人。

△李菊香(化名)回忆录的一部分

童年各种压力,像小奴隶一样活着吃剩菜,被暴打,缺少关爱

  南平市建阳区黄坑镇的一个偏僻村庄,从李菊香三岁时被送进郑某金家的那一刻起,她的生活轨迹就改变了。

她的自白里充满着一个没有快乐的童年,缺少亲情关爱,只有无休无止的劳作、谩骂、欺侮和伤痛。

  5岁的李菊香慢慢有了记忆。她至今记得,一家五口在大厅吃饭。每次,养母都把剩菜摆在她的面前,好菜摆在哥哥和养父郑某金那边。

她偶尔会去夹好菜吃,立即会被养母用筷子打手、揪大腿。只有吃剩下的蔬菜,养母才会端到她面前,说“把它吃掉”。

  在李菊香的自白里,她写道,她小时候只要有的吃都吃得下,长得也结实,能吃还能睡,整天都有充沛的精力。

小时候,她最怕养母给她梳头和洗头。“十天半个月才梳洗一次,时间长了头发会打结,养母梳不开就用力拔,梳子把头皮都梳痛了。”

  天热的时候,她会用茶壶装满茶送到田里去给家人喝。要下雨了,她会把斗笠和蓑衣送去。

有一次,她看见养父郑某金从田里回来,满脚都是泥巴,立即端来一脚盆水帮养父洗脚。此后,她经常主动给养父端水洗脚。

  一天晚上,她听见几个小孩子在外面嬉闹,吃完晚饭偷偷跑出去玩。后来玩忘记了,回家时发现大门关了,她连续敲了三四次门,也没有人来开。

  那个初秋夜晚,她孤独地趴在门外圆木上睡着了。天亮后养母起来做饭,打开大门才让她进去。从那以后,她晚上不敢轻易出去。

  李菊香八岁去读了一年级,读书特别认真,对老师交代背的课文,很快就能背完。只可惜,她念了一年多就辍学了。

  9岁那年暑假,李菊香回到亲妈家玩了一次。她很想回家,但是家里吃不饱饭。

  不过,有一个情景让她觉得特别温暖。一天晚上,她的拖鞋掉到茅坑下面去了。爸爸并没有骂她,而是把鞋子钩了上来。如果在养父家,肯定要被打的。

  过了20多天,李菊香回到了养父母家。

  “你这个讨饭的,要跟你父母讨饭你就回去,前面有一条河,你为什么不去跳啊?”养父这样骂她。

十岁不到的年龄,她天天挨骂挨打。有一次她的头被打了,过后用手摸了一下,手上都是血。

  李菊香回忆说,村里抱养了三个女孩子,那两个都被父亲看得很重。

  有一次,她到看见那个养女和她的养父打扑克,谁打输了要刮鼻子的。当养父输了时,女孩果真刮了养父三下鼻子。

她当时很震撼,还敢刮养父鼻子啊?她多么希望自己一家人能和睦相处,相互体贴。

捡稻穗、养鸭子、养猪

“劳动压力是从九岁开始的。”李菊香说,那时候她没有读书,捡稻穗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没有捡到两斤到三斤稻谷是不敢回家的。

  要捡两到三斤稻谷,在割稻子的时候会容易一点。偶尔,村民会叫她帮忙,然后给她几斤稻谷。但多数时候,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捡不到足额的稻穗不敢回家。

  冬天结冰,穿鞋子不好下田,她只好打着赤脚,脚冷得通红。别人家的小孩子捡了一会儿就回家了,她不行。

到了十岁,李菊香的工作变成养鸭子。

过完年,养父抓来将近90只鸭子,让她去养。刚抓来的鸭子还嫩,只能关在家里养。

她从早到晚挖蚯蚓给鸭子吃。鸭子越长越大,一个上午挖了一筒罐蚯蚓,几秒钟就被吃没了。

春天经常下大雨,她穿着蓑衣戴着斗笠,从早到晚在外面挖,边挖还要边捡蚯蚓,挖得头晕眼花、腰酸背痛,还要硬着头皮挖。

鸭子长到一定的时候就放到田里去。

  春天经常下雨,禾苗越长越高,李菊香满田赶鸭子,裤子都是湿的。

  六七月天气很热,她也是从早到晚在外面守住鸭子。她最担心的是晚边找不齐鸭子。如果丢失了鸭子,就要挨打,有时还要饿饭。

  第二年,养父又抓了一百只鸭子回来让她养。

这两年,她在养鸭期间没有休息一天。

有一年除夕,杀了一只鸭子吃,养父说“这鸭子的肉真厚实,好香啊!”她听了眼眶立刻红了,喉咙咽不下饭。

12岁那年,李菊香改行喂猪了。

喂四头猪,两只大的,两只小的。养父定了个规定,每天要采一锅猪菜,没喂饱猪要挨骂。

每天采一锅满满的猪菜,对12岁的小孩来说太难了。

附近没有猪菜采,她得去深山里采,深山里的猪菜采完了,她就过桥去对门采。当时桥被洪水冲走了,只好下河。

有一天早上,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大雨。李菊香希望家人说:“马上就要下大雨了,今天你就不要去采。”大家都看着她,没一个人说话。

 她只好硬着头皮走出去,不久就下起倾盆大雨,她全身都溅湿了。

总之,她每天都在采猪菜,下了多少天的雨,她就穿了多少天的湿衣服。

她还包挑一家人喝的水和包洗一家人的衣服。

冬天河水冰冷,她的双手冻得刺骨地痛,回来后也不敢烤火,烤火更痛。

有一年冬天,她煮好猪菜准备去河里洗衣服,想到家里有热水,就想在家里用热水洗第一遍,再去河里荡干净。

没想到,她刚舀好热水放下衣服,养父郑某金就回来了。

“你是不是坐月子呀,不能下冷水?”

听到养父的责备,她马上收拾好衣服,去河里洗了。

抗争努力学习与命运抗争,通过帮助同学获得充实快乐亲妈帮助重获读书机会,却又病缠身

年,李菊香14岁就去小队赚工分了。

不管严寒酷暑,她每天都去,没有休息。那时她也想多赚工分,有了钱就可以像别人家一样,帮家里盖一栋像样的房子。

尽管都是出满月工,李菊香还是感觉没有捡稻穗、养鸭子、养猪那么大的压力,大家在一起劳动有说有笑,也不那么孤独,想死的念头也消失了。

“就在这年的8月,在亲妈的帮助下,我重新获得读书的机会。”李菊香说,当年的9月1日,她到里村的学校读二年级。

她读书认真,语数成绩都在90分以上。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她都在田里劳动,或者去山上砍柴,没有休息过半天。

年9月,她到新历中心小学读书,从二年级跳到四年级。

“粮食是会给你吃的,学费是不会给你的。”一天,哥哥郑某兴突然在了她面前说。

李菊香给亲生父亲写信,让父亲给她一点学费。五年级上学期10元的学费是生父给的,下学期的学费是向姐姐借的。

从五年级开始,李菊香便秘肛门长了痔疮,医院看。

开始只是拉大便时痛,后来拉完大便要痛两三分钟,不停地滴血,最后没日没夜地难受,对身体的伤害很大。

尽管如此,她五年级的成绩依然是第一。

很多同学怕数学应用题,都来问李菊香。她总是耐心地讲解,能帮助同学,这让她感到很充实快乐。

此外,班上有个女同学脚有残疾,靠小凳子走路。下雨天,李菊香一天要背她上几趟厕所。学校放电影,她也会背同学一起去看。她照顾这个女同学两年。

同学和老师认为李菊香成绩好,还乐于助人,都选她当班长。

到了17岁的时候,有一次养父郑某金说:“你也这么大了,要嫁人了。我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如果你留在家里,家里什么东西都是你的,还不好吗?”

为了不激起养父的不满,李菊香就说“我还小,过两年再说”。其实,她在心里想,这个家庭有金山也不稀罕。

年暑假是令她永远难忘的暑假。

这时候,她的肛门已经拖了半年时间没治疗,除了仍在便秘出血外,整天都有坠胀感,想拉大便又拉不出来,想去看又没钱,头还不舒服带有慢性疲劳,这样拖着,还要参加体力劳动,甚至来例假不能休息。

初三结婚:“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

李菊香在自白里,也曾乐观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生路来。

8月30日,眼看就要到初一报名的日子,她通过捞泥鳅偷偷积了9元钱,但学费要18元。

一个大热天,她在田边捞泥鳅,亲妈送来这20元钱,让她感觉真是雪中送炭。

初一,她在班上的考试成绩最好,被选为班长。

与此同时,她称,家里人对她更加残酷了,装米的米桶锁了,每周回校只能拿三四斤米。

有一天,养父交代儿子拿米给她。她劳动回来,看到饭桌上用袋子装了一点米,一称才是两斤米。哥哥只好再拿了一斤多。

“我当时想哭哭不出来,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了,儿子和父亲一样残忍。”李菊香写道,读初中的时候,有10个星期家里没有给她米,她只好向别人要米,有时向姐姐要,也向母亲要。

到了年的10月,李菊香肛门口除了有原来的症状以外,没日没夜地痛。

那时候,她依然是一瓶腌菜吃一个星期,常年吃不到新鲜菜。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李菊香开始失眠,连续几天都睡不着,有时睡三四个小时就很高兴了。失眠后开始耳鸣,听力大大减弱,根本听不清老师讲课,对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

李菊香说,有一次亲妈带来一块三两多重的肉,她没地方煮,就把它整块放在饭盒里蒸,再放一点盐巴,这顿饭成了她读书几年最可口最难忘的一顿饭,饭很香很油又有一点咸。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亲妈买了一块布给她做衣服,比较薄墨绿色的。

家里多年没给她做衣服,有一次,她的裤子因下雨没干,借穿同学的裤子回家,被养父发现了,挨了一顿臭骂。

冬天没一件毛衣,她又借了一件毛衣和一件外套上衣。直到和丈夫订了婚,才把衣服还给人家。

她总是告诫自己,忍耐点,坚持到初中毕业就离开这个家庭。

“有的同学对我说要反抗,但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李菊香说,想想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再熬两年就初中毕业了。

年底,在亲妈的牵线下,李菊香与一个民办老师(后来的丈夫)订婚。

养父为了及时拿到财礼,积极鼓动她尽快结婚。

“16年在养父家过着苦难的日子,把身体给弄坏了,到最后还要被逼迫着嫁人。”

李菊香说,当时她已忍耐到了极限,脑子里闪过同归于尽的念头。但转而又想,人生还有美好的事情,应该珍惜。

在初二下学期和初三上学期,她很少回养父家,一切费用都是丈夫家包了。

年7月份,李菊香的丈夫考上建阳师范。她依然想把初三读毕业,但是这时她意外怀孕了,只好退学。

十月怀胎中,她失眠头痛、胸闷、肛门难受、贫血、厌食、耳鸣。她身体疾病怕对小孩有影响,一直犹豫要不要将小孩生下来。她感觉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李菊香结婚那天,接亲的人把财礼送到养父家,回来后一个人对她说,“箩筐全是空的,你父亲什么也没有给。”

她说,这个家庭做人做事是一脉相承的,他(养父)会拿很多嫁妆那才奇怪呢!

支撑

大黑狗、丈夫……也有美好和温暖,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童年的温暖:大黑狗、姑姑、姐姐、老师

在捡稻穗、养鸭子、养猪四年半的时间里,

当完成不了任务不敢回家的时候,在养父亲逼她结婚拿彩礼的时候……

李菊香脑海时都想到死,也许只有死才可能摆脱这不堪承受的压力。

“我也想象到外面的世界一定很精彩,但当时真的感受不到。”

唯一能让她感受到的就是村里放的露天电影。

李菊香说,她沉浸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为电影中那美丽女主角,还有那英俊果敢的男演员着迷。

李菊香从小就热爱音乐,喜欢唱歌,热爱生活。每当她想死的时候,就想想电影,想想电影中的歌曲,这些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李菊香说,她看过的电影《苦菜花》、《英雄儿女》、《甜蜜的事业》、《庐山恋》等。

《阿诗玛》太好看了,故事中那凄美、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尤其电影中的插曲特别多,很多时候是以说代唱,太好听了。当然,还有那美丽动人的女主角阿诗玛。

其实,在李菊香冰冷的世界,也有温暖的人和事。

李菊香说,她小时候身体很好,很少生病,但是八岁时有一次发烧很厉害,躺在床上几天起不来。

姑姑知道来到房间看她,“这个孩子两三天不会吃,不会起床,病成这个样子还不赶快带去看!”在姑姑的要求下,家里人才把她送到医疗站打了一针,吃点药很快就好了。

在养父家里,姐姐对她也不错。

有一次养父用竹子打她,姐姐把竹子拿走。

姐姐长大要嫁人了,她希望姐姐幸福,又怕姐姐走了没人关心自己。

姐姐订婚那天,她遭到养父当众大声责骂。她当场大哭起来:“以后姐姐出嫁了,我被人打死了都没人知道。”

李菊香生小孩后,班主任吕老师来到她家。

“这届初三毕业生,有一个保送上师范的名额。”以前特别看中她的老师,前后只说了一句话,走之前退给她33元学费,还给了一本毕业纪念册。

李菊香说,在她最困难、最痛苦、被掏空了灵魂的时候,老师给了她理解、宽容与惋惜,没有一点歧视、指责和怨恨。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终身难忘。

李菊香仍记得十二岁的那年,家里养的一只大黑狗,全身毛发都是黑的,油光发亮,对她特别有感情。

一天,两个外地人来买狗,她没有能力挽救大黑狗,很伤心。

当看见他们用绳子套住狗的脖子、准备用斧头敲的时候,她不忍心只好哭着跑开了。当她回来时,大黑狗已经被打死带走了。

丈夫爱她,学生让她充实快乐

年7月,李菊香的丈夫师范毕业,她也在一所小学做代课老师。

在丈夫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她教小学毕业班的数学,学生考得不错,她也得到表扬。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转正而努力,但是身体不行,心有余而力不足。

李菊香说自己兴趣广泛、爱好众多,对于教书保持着持久的热情。她说,面对一群鲜活、纯真、可爱的孩子,虽然有烦琐,有压力,也有累和气的时候,但更多的是快乐和充实。

一个早晨,有一个男孩子顶着风雨骑自行车来上课,裤子全湿了。“你先去换好裤子再来上课。”李菊香看到这情景,想起自己十几岁放鸭子的情景,她知道穿湿裤子的滋味。

“我是一个感知幸福能力很强的人,随时可以感知到幸福和快乐。”李菊香说,她在家搞卫生的时候,虽然身心有病痛,但看着家里弄得干净,心情也愉快。

李菊香有一个爱自己的丈夫。

有一天很冷,丈夫有点感冒,她起来做早饭,先把热水袋热好,然后唱着:“童心是小鸟,羽毛很美丽,飞来飞去飞到你的被窝里。”一边把热水袋放到丈夫被窝。

一天早上,丈夫做好早饭。

她起来一看,说:“这么多好吃的呀!”丈夫说:“那碗蛋炖桂圆是给猫吃的。”

李菊香故意问:“哪只猫呀?”丈夫说:“是一只大母猫。”

有时候丈夫说她没把事情做好,她就会调侃性地说:“你比我大六岁,当然比我懂事了,在这六年里,你多吃了黄坑人民多少袋米?你想过没有?”

听她这么一说,丈夫也心平气和,不做声。

有一天,李菊香与丈夫吵架后跑到福州。她第二天打电话回去,丈夫哭着说:“我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到处找你。”

李菊香也哭了,她说本来想在福州找点事情做,一边看病,但工作不好找,在外面开支很大,只好回去了。“这些都是为了孩子,为了看病,我犯下了错。”

年,李菊香准备坐晚上9点多的车去上海,8点多打电话回去,丈夫不肯她去。

她说:“我们离婚吧,我不想再拖累你了,我离婚什么都不要,工资除了给我生活费和看病以外,剩余的钱交给你留给孩子。”

后来丈夫说,那你先去,看完就回来。

毁灭

“生命失去意义,人就会自动启动自我毁灭的程序”

心理和生理的病痛困住了她

李菊香的痔疮难受的,十天半个月就会发作一次,发作起来不能坐不能站也不好蹲。

她前后到黄坑,邵武,建阳,福州,医院检查治疗,均没有彻底治好。

李菊香想,她的病无外乎两大因素所致,长期吃不到新鲜不健康的食物感染所致,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营养素的缺乏。这么多的症状和长期的精神紧张,超负荷的劳动有直接关系。

年,李菊香曾两次到上海精神健康中心咨询、检查,诊断是情感性抑郁症,习惯性失眠。

开始吃失眠的药有效果,到后面没用。吃抑郁的药,感觉胸闷好一点,疼痛依然如故。这似乎验证了一个人童年长期造成的伤害终身都无法治愈。

尽管疾病缠身,李菊香还是积极生活。

她说,自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就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完整、温暖的家庭,她必须活着。无论孩子将来怎样,作为母亲她都想陪孩子一路走下去。

年12月17日,李菊香离开养父家已经有26年了。

在前10多年里,心理问题比后10多年更严重。

有一次医生对她说,“要多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她认为医生是对的,感觉自己与人交往存在心理生理障碍。

她提着放有刀和斧头的提包,结束了一切

李菊香说,在重重的痛苦、忧虑、愧疚与压力中,她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回顾自己曾经所走过的路。

想到了真心实意地想为这个家(养父家)好,却被这个家毁掉了一切;

想到了在学校读书时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从教以来总想把工作做好而心有余力不足;想到了丈夫为自己为孩子在默默努力而得不到回报,真是难以承受。

“多少年来,为了心中的向往憧憬,我一直在默默地努力,近乎疯狂,最终成为泡影。没有一天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连最正常的生活都没有,这是我的宿命。”

李菊香说,也许有人会问,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为什么要毁灭自己呢?

她认为是理想与现实无法承受的巨大差距所致,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不奇怪,因为你不曾心碎。

有人说过,“如果没有导师的指引,要想成为杰出的人,几率是非常小的。”

李菊香说,她的养父养母,还有他们的儿子也是她的导师,他们用言行教会了她如何虐待人,如何毁灭人,如何摧残人性。

这个时候的李菊香,因为身体疾病以及几十年的积怨,已经无法走出心理的困境。

年8月20日的那个下午,

她提着放有刀和斧头的黑色提包,来到建阳区某小区侄子家,对养父一家,展开了一场血腥杀戮,四人惨死。

彼时,其养父已过世,养父的儿子因犯罪已入狱。

丈夫讲述:

六七年前妻子就谋划杀养父母一家

李菊香年出生,案发前在黄坑某小学当语文代课老师。

年8月20日下午6点左右,在案发后不久,阿牛(化名)曾两次接到妻子李菊香的电话。

“她说自己很难受,对不起我和儿子。”

阿牛说,他当初认为妻子身体不舒服,医院看病,之后妻子才说杀死了侄子和侄女,要他“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妻子因为看病花了很多钱,觉得拖累了这个家。

阿牛表示,妻子19岁嫁给他的时候常说胸闷。

他先后带妻子到上海、福州、南平、建阳等地看病,都没有检查出有什么事,吃了安定药也没有效果。他怀疑妻子有抑郁症。

“老婆30多岁的时候就说要杀养父母。”阿牛说,妻子说她的病都是养父一家人造成的,所以要进行报复,他劝过妻子很多次。

六七年前,他在家做卫生时先后发现有老鼠药、硫酸,他劝妻子不要做傻事,把老鼠药和硫酸扔了。

阿牛说,目前老婆的养父已经去世了,养母住在黄坑新历家。

养父母的儿子叫郑某兴,现在监狱里服刑。郑某兴也生一子一女,儿子结婚刚生了孩子,孩子才三个月。

年7月,他在壁橱里发现一把斧头和一把刀,妻子说要去杀养父母一家人,他把刀斧藏在厨房。几天后,他发现刀斧不见了,妻子说拿到建阳切西瓜用。

东南快报记者从检察机关获悉,案发后公安机关对李菊香作了鉴定,经鉴定她没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作案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李菊香相关经历,出自其回忆录,

不代表本报观点

文中配图均为网络配图,非现实所指

东南快报记者刘清华通讯员徐维莉/文

东南快报新媒体网编/排版DK

“南平微新闻”微媒体矩阵:注目闽北微闻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zn/230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