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广日集团垃圾腐败窝案始末

发布时间:2021-1-25 5:20:23   点击数: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凯风

如觉文章太长,可只看蓝色字体和最后总结

这是一篇字的报告,讲的是广州垃圾处理腐败窝案。从年广州垃圾焚烧事件至今,已有7年时间,垃圾处理的腐败链条方才逐渐浮出水面。借由此事,我们可从中窥见腐败的症结。

近日,广日集团垃圾腐败窝案开审。一年之前,年4月20日,广州市纪委通报,广州广日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黄升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据悉,从当年1月起,广日集团先后有原总经理潘胜燊、副总经理白文、林峰和胡梓实4名卸任或在任高管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

随着广日集团“塌方式腐败”的暴露,围绕其中的垃圾处理腐败链条逐渐浮出水面。时任广州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在今年3月与广州地区新闻媒体的座谈会上曾透露,广日集团案与污泥处理、焚化炉、焚烧厂建设等污染物处理有关,相关涉案人员在围标串标中标中获得好处。

除了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之外,更令人困惑的是,一家以电梯为主业的企业如何介入垃圾处理业务并获得广州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的?在这其中,相关政府部门和部分官员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面对官商勾结、信息公开受阻和公权力严重失范的嫌疑,媒体和公众人士都做出了哪些努力?面对持续不断的舆论质疑,政府部门和企业又做了何种回应?这其中的是非得失,值得所有公共决策警示与反省。

1番禺垃圾焚烧风波:广日集团与环卫部门的利益瓜葛

广日集团第一次为公众所瞩目,是在年番禺垃圾焚烧风波中。

番禺大石街会江村拟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引发华南板块业主质疑。面对几乎已板上钉钉的焚烧厂项目,业主们起初最大的担忧在于垃圾焚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首当其冲的正是二噁英的威胁,加上已经运作多年的李坑垃圾焚烧厂致癌疑团未解,极具现代公民意识的华南板块业主迅速联合起来,通过发放传单、上访、散步等公开表达诉求。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媒体发现,取得番禺垃圾焚烧厂运营资格的,并非有着成熟垃圾处理经验的企业,而是一家以电梯为主业的电器企业——广日(电梯)集团。且按照该集团所发布的公告,未来广州所有的垃圾焚烧项目都将由这一公司所垄断。据当时媒体报道,广州市政府与著名的电梯生产商广州日立集团签订了一份25年的特许经营权合同,许诺为每吨垃圾支付元补贴给广日集团。仅此一项,广日集团在未来25年中就能从广州市政府得到多亿元补贴。

直到此刻,公众才发现,垃圾焚烧原来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如果说一开始业主抗议集中于垃圾焚烧厂会否产生有毒污染物、技术是否靠谱、政府监管是否有效,那么随后利益瓜葛转而成为焦点所在,关于垃圾焚烧产业利益链条的追问和挖掘,一直持续了数年之久。

一边是业主对垃圾焚烧处理模式的质疑,一边是政府部门信誓旦旦的安全保证,技术层面的争论与博弈陷入僵局。按照现在常见的舆论“次生灾害”的发生学,追寻垃圾焚烧处理背后的利益内幕反而更有立竿见影之效。

正是在这种考虑之下,更多的信息被网络挖掘出来。广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原市环卫局局长吕志毅被指与垃圾焚烧利益集团存在密切关联,其弟吕志平是垃圾焚烧特许经营方广日集团部门负责人,其大学刚毕业的儿子则为垃圾焚烧投资商的广州环投公司部门经理。吕志毅对此直斥“胡说八道”。然而话音未落,又有市民报料称广日集团“借”车给原广州市市容环卫局领导使用,吕志毅回应是“我不知道”。

网友紧追不舍,随后有网友在广日集团下属网站发现吕志平的名字,但不久网页便遭删除,此举被网友讥讽为“此地无银三百两,广日吕某不曾有”。而对于借车疑云,时任广州市环卫局副局长徐建韵承认,雅阁和本田轿车的确由广日集团提供,原因是“由于该局车辆紧张,车不够用,广日集团便借这辆车给局里使用”。广州市城管委随后表示,两辆车已归还。

作为垃圾处理的主管部门,不仅相关领导亲属与垃圾焚烧企业之间有利益关联,其所负责的部门也与相关企业存在利益“互动”,垃圾焚烧工程是否存在腐败则就令人浮想联翩。然而,直到广日集团“塌方式腐败窝案”暴露的今天,这一问题依旧没有答案。当初吕志毅面对质疑时先后表示“我不知道”“到时再说”,没想一语成谶,答案依旧是“不知道”,“到时再说”直到现在还没有说。

反倒是在事件中一直躲闪和沉默的广日集团,其原总经理潘胜燊年首度对媒体“敞开心扉”,承认吕志毅弟弟曾在广日集团任职。

值得一提的是,潘胜燊在年遭查。

2广日集团特许经营权的由来:神秘的39号文

年,番禺垃圾焚烧风波在政府表示尊重民意的妥协下暂时风消云散。但获得广州25年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的广日集团却被舆论一直紧追不放,除了借车所引发的利益输送嫌疑之外,广日集团是如何获得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权尤其令人瞩目。

对于一家以生产电梯闻名的国有企业,广日集团的前身是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应该说,在年以前,广日集团的主要业务都存在于电梯制造领域。年,广日集团宣布进入环保产业,首先触及的是环保专用车市场;年,广日集团与瑞典Envac公司签约组建真空管道垃圾处理企业,并于年中标金沙洲真空管道垃圾收集项目,然而投资近3亿元的该项目在年正式运营后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年10月,广日集团斥资9.6亿元与与丹麦VOLUND(伟伦)公司签署了城市生活废弃物焚烧发电技术授权协议。让一家电梯制造企业展开在垃圾焚烧业务的巨大冒险的,并非来自于对经营管理经验和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而是多个政府部门的公开支持。

年,广州市国资委向广州市政府递交《关于支持广州广日集团发展环卫装备产业的请示》,文件建议广州加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设,并”将广州市年前规划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交由广日集团按市场化方式经营”。广州市环卫局在同年递交报告,“建议指定我市的一家国有企业承担所有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和运营任务”。

无论公开还是隐晦,在当时,广州垃圾焚烧业务都已成为广日集团的禁脔。年10月,广州出台39号文(《印发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广日集团正式获得垃圾特许经营权。

“39号文”,在广州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词。这一赋予包括广日集团在内的几大投融资集团特许经营权的文件,自出台之后一直秘而不宣,处处可见广日集团等企业援引该文件作为市政项目立项的依据,但无论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zn/222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