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这些语文考过的古诗词,数学地理政治老

发布时间:2020-8-10 19:32:58   点击数: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706972.html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考点:

1.该诗的作者是____,他是我国____朝伟大的_____诗人。

2.诗中所描述的瀑布在_____山上。该山位于我国的____省。

3.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A.米/秒,B.米/秒,C.米/秒,D.0米/秒

4.对这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说明了什么?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考点:

1.从这首七律的题目和内容可以看出它记述的是____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占领南京的时间是年____月___日

 A.淮海 4月21日   B.渡江 4月21日

 C.渡江 4月23日   D.淮海 4月23日

2.诗句“百万雄师过大江”是说我人民解放军强渡____,该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

 A.长江 唐古拉山脉   B.黄河 巴颜喀拉山

 C.长江 巴颜喀拉山   D.黄河 唐古拉山脉

3.诗中引用西楚霸王当年本来可以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却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的典故,告诫人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B.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时能起决定作用

 C.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适量的积累已经达到某种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

4.这首七律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

5.“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的寓意是_________。

6.诗中所涉及的著名城市在历史上曾称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历史上曾建都于此的政权。

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包含了哪些哲理?

8.诗中涉及的城市,今天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试分析该城市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考点:

1.诗中的“远征”指的是____。

2.导致这次“远征”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___。

3.中国工农红军的远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_______。

4.中国工农红军的远征历尽了千难万险,既要战胜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逾越前进途中的"万水千山"。列出其中著名的高山大川。

5.金沙江、大渡河地势险要,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6.岷山位于秦岭以南,为什么会出现“千里雪”的景观?

7.这首诗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考点:

1.诗的作者___,是我国____代的伟大诗人。

2.作者是在黄河____游的一个地方登高远望的。

3.前两句道出两个方位名词是____、___。

4.“白日依山尽”是地球____的结果。

5.“黄河入海流”指黄河注入___海,其发源于____,是我国第____长河。

6.最后两句揭示了______的生活哲理。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考点:

1.“一桥飞架南北”是指当时正在兴建中的____,时值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第____个五年计划正在执行当中。该桥的建成连接了____、___两条铁路,使得北京到广州的铁路运输变得畅通无阻。

2.“万里长江”全长_______千米,为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长度居第_______位。毛泽东同志所畅游的江段位于长江_______游的_______(城市)地区。该城市位于长江与_______交汇处,为_______省的省会。

3.毛泽东同志笔下的“高峡”指的是举世闻名的___,它自上而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4.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如今已经和正在变为现实,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并发挥巨大效益,更大规模的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当中。

5.试分析“高峡”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

6.“高峡出平湖”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_______。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季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考点:

1.唐_______,宋_______,元_______,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绚丽瑰宝。

2.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上,从地质构造来讲,庐山是_______,北边的长江是_______。

3.前两句诗说明了_______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4.试用哲学有关原理分析前两句诗。

压轴题

南宋李清照曾经叹息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祗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考点:

1.两种材料反映的相同历史事件是____,题中的“乌江”在今_______省境内。

2.“项王”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天之亡我”,表明他_______。

3.“项王”失败的真正原因是______。

4.假若项王渡过了乌江,他会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吗?

5.李清照发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感叹的真实思想是__。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zn/212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