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每个人,都在寻找心中最美的风景
一直一来,都觉得“徐霞客”的名字很美。后来想想,也许是因为“霞客”和“侠客”谐音吧。
通常,作为“侠客”的人,都喜欢旅行,喜欢仗剑走天涯,喜欢“朝碧海而暮苍梧”,喜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
比如,像陈家洛,他闯荡于西疆塞北,不过是为了寻找心中的“喀丝丽”;
比如,像令狐冲,他纵横于五岳三山,不过是为了寻找心中的自由与洒脱;
比如,像张无忌,他带着杨不悔一路西行,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山,不过是为了完成心中的一份责任;
比如,像袁承志,他带着温青青一路南下,到海外去做化外之民,不过是为了寻找自己理想的乐园;
比如,像郭靖,从大漠草原,来到江南烟雨,再辗辗转转,东去桃花岛,西征花剌子模,北上华山,南下洞庭,最后定居在襄阳城,不过是为了寻找心中“侠之大者”的真义……
侠客眼中的风景其实,不仅是侠客,在寻找心中最美的风景。世上多少人,都在寻找着内心最美的风景。
比如像李白,他从西域来到四川,沿长江,到荆楚大地,临洞庭,结苍梧,北上长安,而后浮游四方,登华山,至金陵,度牛渚矶,乘酒捉月,一生走遍神州,为的是寻找心中的明明之月;
比如像曾巩,“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不仅是为了生计奔波,更是为了寻找那条成为文章大家的道路;
比如苏东坡,纵情的不仅是名山高川,可以登庐山,观赤壁,游石钟山,而且也可以游松风亭,放鹤亭,承天寺等小景,所谓:“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林”,“何处不是可歇处”,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辗辗转转,寻找的是心中那份豁达与从容。
李白·人生几何,明明如月当然,不仅是文人骚客在用尽一生,来寻找心中最美的风景。
历史上,一些名将们,也用尽了一生,来寻找心中最美的风景。
比如,像赵云,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心中的“仁政”。
赵云出身于河北常山郡,常山先后属于刘虞、袁绍的地盘。袁绍在官渡之战之前,可以说是河北最大的势力,而且他还是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所以当时很多河北豪杰名士都归附于他,可是赵云却不愿意依附袁绍,而是选择北上,投靠公孙瓒。
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别人都选择投奔袁绍,你为什么能迷途知返,前来投靠我。
赵云回答说:“现在天下大乱,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们常山人商量,决定要追随能够实施仁政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们要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
可是公孙瓒所在的幽州之地,明显没有赵云心中最美的风景,因为公孙瓒是一个“记过忘善,多所贼害”的人物,他割据一方,只是为了自己,并不是施行仁政的英雄。
于是,借着为兄奔丧的理由,赵云离开了公孙瓒。
赵云·寻找心中的“仁政图片后来,刘备投靠袁绍,赵云在邺城和刘备再次相遇,感知刘备是一位仁义的英雄,从此,赵云的一生,便随着刘备一起,为了心中“实施仁政”的盛世而奋争。
所以,当赵云来到荆州的时候,他于长坂坡上,百万军中七进七出,单骑救主,长江浪中,截江夺斗。两扶幼主,是赵云寄希望着这个襁褓之中的阿斗,可以继承刘备的志向,一起开拓一片施行仁政的未来;
所以,当赵云来到江南之境的时候,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赵范要把貌美的嫂子樊氏嫁给赵云的时候,赵云推脱掉了,因为这样做,可以让赵云心无挂碍,不会违背“仁政”的初衷;
所以,当赵云跟着诸葛亮西入益州之后,面对刘备要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极力劝谏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也是赵云心中的仁政所在。
苏东坡·何处不是可歇处三国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比如刘备的理想,是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像曹操,一开始想要做个天下知名的名士,后来是“汉征西将军”,再后来,是“吾为周文王”;至于刘表、刘焉、袁绍这些人,只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底盘可以大一些,更大一些;
不管怎么说,这些理想,想的都是自己;
崇高一些的,有像荀彧、诸葛亮,他们心中的理想,是匡扶汉室,北定中原。虽然这样的理想很高大,可是最终服务的,还是汉室朝廷,还是刘家的一家之人。
三国之中,能够像赵云这样,把施行仁政,把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人生当做理想的,可能凤毛麟角了。
诸葛亮·鞠躬尽瘁所以,当关羽再三红着脸去找曹操讨要秦宜禄漂亮老婆杜夫人的时候,赵云想的是推却了赵范美丽的寡嫂;当关二哥一心想要和马超一较高下,叫嚷着不屑和黄忠这样的老兵为伍的时候,赵云,却从没有去计较后面来的马超、黄忠排名在自己之前;当跟随刘备奔波一生,终于在益州有了底盘,想着怎么样求取富贵的时候,赵云想的却是怎么样为益州的百姓们多争取一些实事;当街亭兵败,诸葛亮想着把赵云军中保全的物资赏赐给将士的时候,赵云想的却是入冬以后,将士们寒冬衣单,想着用这些物资为将士们御寒。
仁政所在,是赵云心中最美的风景;而赵云,却成了我心中三国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