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五四青年节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男神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在不同时代的青春话语里,“男神”的形象各不相同。放眼今天,“花美男”和“小鲜肉”大行其道,而回望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流行的却是像高仓健、郭凯敏、唐国强这些或硬汉或小生的形象,他们几乎满足了那个年代对于“男神”的所有标准。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小编与您一起回顾“男神”30年的变迁。
80年代刚毅形象的男神受青睐
高仓健(资料图)
高仓健:硬汉形象颠覆中国男性审美标准
80年代早期的男神保留了70年代之前中国人被框定的男性审美标准,用外形像革命干部的“高大全”形象迅速占据女性的视野。但这套本土审美很快就将让位于另一套舶来的男性审美标准,如日本男神高仓健。由于日本电影《追捕》在中国大热,仿佛全中国的女人都喜欢上了穿风衣把领子竖起来、脸孔冷峻的男人。据说当年国内有一家服装厂,依照高仓健在影片中的那款风衣生产了十万件,结果半个月时间全部卖光。高仓健的出现对于中国男性的审美标准是颠覆性的,他在银幕上塑造的冷峻的男子汉形象使得中国的影迷把他当成男子汉的象征。
朱时茂(资料图)
朱时茂:浓眉大眼一看就是好人
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本土男神当以朱时茂为典型代表。朱时茂因年公映的电影《牧马人》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yj/2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