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庐山恋张瑜唐国强王馥荔观众喜欢什
在昨天“浅谈电影《巴山夜雨》之选角”一文发布后,有读者朋友就内容展开了详细回复,他的观点颇有意思。他认为电影《巴山夜雨》固然是部好片,但在当时观众心中的受欢迎程度却并非最高(百花奖得票数甚至远不如《七品芝麻官》)。而他也具体举了《天云山传奇》的例子证明了谢晋的这部片在电影行业以及观众、评论界都取得了很高的认同。
正好80年的片子我印象深刻的也有不少,这里就顺着这届百花奖谈谈我对当年一些热门电影的看法。什么样的电影和表演容易被观众喜爱?
而从当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名列前茅的影片和表演不难看出他们都具有以下特点。
先说演员,男演员得票在10万张以上的有7人(8个表演,达式常一人占两个),分别是达式常《燕归来》、达式常《他们在相爱》、于洋《戴手铐的旅客》、唐国强、李仁堂、石维坚、郭凯敏、郭允泰。女演员得票在10万张以上的有2人,张瑜的《庐山恋》以万高居榜首,《红牡丹》的姜黎黎、《巴山夜雨》的张瑜次之。
比起金鸡奖,百花奖是由观众投票,手头有《大众电影》的观众都有投票资格。而观众的选择往往感性得多,很多时候电影的整体质量与艺术成就都不在考量范围内,更多是很直观的喜欢与否决定了结果。
这些最受观众喜爱的演员,他们首先有着靓丽潇洒的外貌,即便当时不再年轻的万山大叔充满正气的同时又渐具亲和力,也颇受观众喜爱。唐国强、郭凯敏等年轻演员更是榜单上的常客(唐国强几部重点片都在百花奖取得不小成绩)。
而他们的外形气质直观给人正能量。
张瑜在《庐山恋》中的周筠热情奔放、像一缕清风沁人心脾,而达式常在《他们在相爱》中的陈战温文尔雅、像一抹阳光温暖人心。这些简单直观的,却也最打动人。前一年的李仁堂和《小花》里的陈冲也并非复杂的角色,他们也是靠着平易近人的气质、具有辨识度的形象收获了观众的喜爱。
姜黎黎气质温婉有着典型的东方式面容,也使得她不仅凭借《红牡丹》收获颇高人气,也使得她成了那几年长影厂的当红女演员。
当年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除了获奖的《庐山恋》、《天云山传奇》、《七品芝麻官》外,依次是《戴手铐的旅客》、《与魔鬼打交道的人》、《樱》、《红牡丹》、《法庭内外》、《元帅之死》、《巴山夜雨》、《燕归来》。
透过这份名单,可以看得出,《巴山夜雨》的观众票数虽然不如《天云山传奇》,但依然有着可观的数据。而究其原因,恐怕也是显而易见的。
《庐山恋》、《天云山传奇》、《七品芝麻官》的夺魁可以看得出观众的偏爱类型。而在任何时候,轻松愉快富有观赏性的、充满戏剧性故事性的东西都是最有市场的。《庐山恋》中的大好河山、俊男靓女的姣好面容,《七品芝麻官》里牛得草接地气式的幽默感没有观赏门槛也让观众了无压力。《天云山传奇》的成功也印证了“谢晋模式”开启了新时代市场,就像你未必记得故事的细节,但你肯定忘不了“雪地摇篮”的那个片段。
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冯晴岚、罗群那般相濡以沫,但正因为这样这种理想化的呈现反而更使人感到震撼。电影除了满足观众对美的追求外,还是一种让观众可以体验各种不曾经历过的人生况味的媒介,这也就不难理解观众对这类故事的偏爱。(遗憾的是王馥荔没有取得百花奖,而观众缘颇高的王馥荔之后用《咱们的牛百岁》、《日出》两度夺得百花奖最佳女配)
而名列前五的《戴手铐的旅客》和《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也是带有特定背景的故事,前两者是新时期惊险样式影片的代表,而主创于洋、林岚在之前便有此类佳作(《英雄虎胆》、《跟踪追击》)。此类电影仍旧是以故事性吸引观众。《樱》、《红牡丹》则是典型的传奇故事配上精美插曲和美丽主演的模式。
最后的《巴山夜雨》、《燕归来》都是制作精致、创作态度严谨的佳作(前者获得5项金鸡奖,后者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但排名却并不靠前,或许是此类严肃题材很多观众并不喜欢。而像《第十个弹孔》、《残雪》之类的受众面就更窄(《第十个弹孔》就使人觉得异常压抑)。
更多精彩~
看到64岁李秀明,才知道什么叫美貌智慧并存,刘晓庆甘愿为她做配
八十年代的演员高英、李秀明、吴海燕、张力维她们的近况如何
史兰芽,12个美丽瞬间,极富魅力的女星,永远难以抹去的记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