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旅游游记 >> 欢迎赞赏优秀参赛作品洛阳四月
洛阳四月
西安欧亚学院田媛
对于这次的旅行我是茫然的,就连目的何处也是出发前一晚才定下的。坐在火车上看外面大片大片的麦田掠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既没有憧憬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也没有考虑到了洛阳该如何安排,而是想着,这个时候的平遥应该会很热闹吧。
下午三点多火车到站。我就跟去西安或者重庆火车站一样,步伐轻快,身心也相当轻松。洛阳的日头正盛,我背着背包拿着手机做导航依然走了不少弯路,坐公交到老集站下车,为了找青旅来来回回在天桥上转了三遍,天桥下发传单的人也往我手头塞了好几次。好在后面的行程都很顺利,落脚之后老板也帮我顺了一下后面两天的安排。
洛阳的老街离我住的地方不算远,直接步行就可以了。出门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天也凉快下来,腾空了背包之后更轻松。中州路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法桐,人行道边又是瘦瘦高高的洋槐,路过中学的围墙边盛开着粉色的月季花,风声微动,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神清气爽的呢?
从丽景门进去就是老街。每一座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街,正如南锣鼓巷之于北京,回民街之于西安,磁器口之于重庆,看上去大同小异,却又在细处见差异。洛阳是一座古城,百余位帝王在此建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但单靠我这点眼力见还是不行的。老街两旁的商贩多是卖一些洛阳特产,什么牡丹饼、牡丹花脯,还有牡丹扇、火烧画,不过最让我惊奇的是洛阳铲。对于洛阳铲这样的盗墓神器肯定是不会这样正大光明的流入街头的,真正的洛阳铲到底什么样,我们这种正常人应该是不会知道了。但就对于盗墓活动而言,不管是盗墓笔记还是鬼吹灯毕竟都是小说,迎合读者口味而已,真正的盗墓贼应该是相当野蛮暴力的。另外一个让我惊奇的现象是,在老街的商贩似乎个个都有神技,不管是男女老少,在他面前铺开一张纸,或者一件体恤衫,不用多长时间,他就能用毛笔粘上颜料给上边画出一朵朵摇曳生姿的牡丹花来。除了以牡丹为加工原料的各种小吃,以牡丹为创作元素的各种玩物,洛阳的瓷器也是久负盛名。唐三彩流淌着盛唐的生活气息,汝瓷也是河洛传世名品。在洛阳,以瓷器为主题的博物馆有好些个,而牡丹瓷在现在依然很受欢迎。洛阳十字街,是个纯美食的地方。两边大红的灯笼排排垂下,街上的烧烤烟熏撩人,火热的颜色加上火热的温度,想不开胃都难。除了各式各样的烧烤,还有许多吃食,比如洛阳流水席、竹筒饭、炒酸奶、铁板酱年糕、大连鱿鱼、爆炒小龙虾等等,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也不如其他城市贵。我就在这条街上流连到近晚上九点,往外走到丽景门,又坐在护城河边听流浪歌手唱半天歌。回去的路上看见胡歌美汁源的广告牌,傻乎乎的给他拍了张照片,发痴半晌才舍得挪步。然后又去了隋唐遗址公园的广场上给则天女皇的天堂明堂拍了几张照片,等着绿灯亮起又变红,如此几次才穿过马路,坦坦荡荡的回了正途。在这样的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忐忑、刺激,却又无比自由自在的度过了第一天,心情好不畅快。去龙门石窟非常绕,先是公交车,然后摆渡车,最后还要步行三公里走过龙门桥才见着它的庐山真面目。在龙门桥边有个白园码头,我在那里歇了歇脚,周围杨絮纷飞,飘落到土里就像蒙上的一层白雪。再走就是龙门桥了,它横跨伊河,全长三百多米,“龙门”二字还是陈毅元帅的亲笔。龙门桥分别连接着九门山和香山,也叫东山和西山,九门山上便是龙门石窟了,香山上主要是香山寺和白居易的墓园。白居易曾说“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所以龙门山色在很早以前就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多少年过去了,伊阙不再叫伊阙,但伊河仍然在桥下静静的流淌着,春风微动,波光粼粼。站在桥上,满眼望去皆是湖光山色,飞鸟在头顶嬉闹盘旋,那应该就是沙鸥了;而西山的树木郁郁葱葱,那绿色就像被油浸染过似的,浓郁又清新。而这样的山色之美却全被东山的石窟之美盖过去了,游客们大都是乘坐电瓶观光车从龙门桥劲驰而去,全然不会停下来欣赏这途经之美。我站在桥上感受清风拂面的温柔,再望向东山的如织游人,心里更觉幸运。等我走到东山石窟脚下时突然下起了阵雨,不禁让人好笑,前一刻才在朋友圈里感叹惠风和畅,下一瞬却又大雨倾盆。没法子,后面的路都得罩上雨衣走,因为这雨时停时下的,能让你措手不及。石窟这边的人实在是多,上下的石阶又不宽,再加上下雨湿滑,所以每走一步路都是小心翼翼手扶栏杆。许多时候左右都是老人,他们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不一样,我相信在他们心里是有一种信仰存在的,而我不过是看看景致,感受氛围。这里的石窟始建于北魏,后来经过唐朝及之后的几百年修建才形成现在这种规模。十万造像,大大小小,在经历漫长岁月洗礼后留下的遗址足以让人感慨。看着现存的佛像,可以从它们的嘴唇薄厚以及服饰的左右开襟来分辨大概是哪个朝代所凿,或者看着大半佛像被盗贼削首后的惨状徒生喟叹,但是当我来到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脚下时,内心却不能免俗。相传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通高17.14米,单是一只耳朵就有1.9米,比一般男子还高出一截。我本是一个不信神佛的人,但当我举目凝视大佛时,内心却感到瞬间的冲击与震撼,那种震撼让人无法言说,似乎只能用一声简单的“哇”来表达。我原以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可以恒量的,而当我与佛像那慈祥智慧的目光对视时,浮躁的心似乎得到恬然的平静,而佛就是一种永恒。被誉为洛阳八大景的“马寺钟声”,说的就是白马寺。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庙,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这跟一些人臆测的关于白龙马西去取经归来“落户”此处,故而叫白马寺的想法大相径庭。白马寺的山门像一座牌坊,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三个大字的青石题刻,据说这是东汉时期的遗物,为寺内最早的古迹。山门两侧分别立有一匹白马,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从山门进去之后,一股香烛味儿扑面而来,可见这里香火之旺。我看见香客们手持一炷香,站在中轴线上,对着大雄宝殿拜三拜,然后又朝着东西方向拜三拜,而我会讪讪的躲过那个方向。一名老妇人跪在殿外的蒲团上,两手合掌于胸前,而后掌心朝下,以头抵于两掌间的蒲团上。动作之柔和,让看的人也心生宁静。整个白马寺的环境非常清幽,苍松古柏处处皆是,在人少的后院里有一大片翠竹,高高的生长的,遮住了原有的窗户。红墙黛瓦,加上春生的绿叶,更加古声古色。有时候会有一两个僧人从这个院子走到另一个院子,步履轻快,目不斜视,僧服衣角被风轻轻带起。看他们穿过如织的人流,就像是穿过芸芸众生。在寺里的一些院落的外墙上张贴着僧人们平时的生活纪录照片,在芒种,他们会与附近的村民同耕同种,在闲余之时也会帮村民修建房屋。这样的生活看起来与俗世似远非远,而就在一个院子的门口,就挂着木匾,上面写着“念佛堂”,下面又单挂了块木块,请勿打扰。相信即便是没有这块标示,像我们这样的俗人也是不会去打扰的,门里门外,仿佛就是两个世界。在白马寺进门的左侧是异域风情的泰国寺庙和印度庙,是泰国和印度政府捐赠修建的。整个建筑群与白马寺毗邻,却风格迥异,金碧辉煌的外观与白马寺的古朴形成一种强烈反差。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印度风格佛殿,球顶圆弧,穹顶代表着古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而建筑主体高大如山,外边是环形合围而成,雕刻非常精美,外观颜色不如其他寺庙的夺目,但气质更佳吸引人,里面主要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坐像。除了中外寺庙,里面还有狄仁杰的坟冢,墓前的石碑已经淡去,但是“狄公仁杰之墓”几个字还清晰可见。一代贤臣葬于此处,也是为白马寺增色不少。
三天的时光走的太快,纵然像我这样有流浪情结的人也总归是要回到原处的。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单曲循环一首歌,它唱道:风是穿山过水拂面而来花是零落成泥常开不败雪是日出消融檐上落白月是咫尺天涯千秋万载在来洛阳之前,我的心里烦躁难定。很多时候都是如此,在焦躁消极的时候,即便是有人拿刀架到脖子上,我也不会后退半分,这时候我会觉得死了或许比活着更好;但有的时候,即使是看到一只苍蝇沾水落到台边也不忍心将其打死,这时候我会觉得生命这样美好,对一只小生命而言更是不易。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癫狂的人,思想与行为之间似乎毫无因果。离开原本的生活让我感到轻松快乐,脚步是自由的,呼吸是自由的,思想也是自由的。我走过的城市不少,洛阳无疑是一个最让人心安的地方,时间、空气、温度似乎都恰到好处,这座牡丹花城,不老不死,不伤不灭,还像那诗中走出的女子,施施然,千年万载,一如从前。其实去一个地方,那就不要只看见目的地,因为最后能让你印象深刻的往往不是那种人人趋之若鹜的“大众情人”,而是只有你一个人欣赏的故事,就像是凤凰歌手的歌声,平遥青旅的那只叫阿布的猫,还有四月洛阳龙门桥上的风。有人说,最美的风景不在路上,而在心里,但在我看来,最美的风景就是在路上,看见别人看不见的美丽,用心去呼吸身边的空气,用脚去丈量周遭的土地,只有如此,美景才会常驻心头。愿你我都能如愿遇到那股暖流,柔软这颗几近寸草不生的心。
欢迎支持,欢迎赞赏!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